APP下载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8-27孙梦纯

报刊荟萃·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

摘 要:啸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不同历史时期,啸乐发展情况不同,魏晋时期是啸乐发展最大的时期。但在如今多元文化的社会,啸乐发展受到传承、观众流失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啸乐,要创造良好演出环境、宣扬啸乐文化、结合创新意识来发展啸乐。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啸乐

一、啸乐发展的历史进程

“啸”,是以吹口哨之态,但又与当今的吹口哨不同,是一种传统艺术,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唐代孙广的《啸旨》记录了十二种啸法:外激、内激、含、藏、散、越、大沈、小沈、疋、叱、五太、五少。2009年6月,“啸乐”被列为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中新乡市的一项,编号24,Ⅲ—21。啸乐文化传承人王明磊现居住于新乡市,2005年新乡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团体“啸台口哨艺术研究会”。

在范子烨《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文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魏晋时期的啸有明确的五音规定,并达到鼎盛。唐宋时代的啸可能有相应的乐谱存在,而渐趋衰微。元明以后,则难以寻觅其踪影。”而“啸”之起源,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周代《诗经》有三首诗歌,记载了当时的“啸”,分别为《召南·江有汜》《王风·中谷有》和《小雅·白华》。所以啸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发展、鼎盛、衰落。

(一)萌芽

在周代,“啸”最开始是女性用于表达抒发自身情感的,流传于民間,而后在先秦时期,传说“啸”与巫术、祭祀有关,在湘楚巫文化中,“啸”是一种巫术。《楚辞·招魂》有句云:“招具该备,永啸呼兮。”汉代多承楚文化,故“啸”的宗教内涵多沿续,“啸”成为一种方术。

(二)发展

两汉时期的啸发展较快,昝亮先生的《啸艺说略》总结之:“两汉时期,“啸”大为发展。”昝亮先生通过举例《拾遗记》中的记载还总结出:“两汉之时,啸艺有所发展,比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啸艺新添了一丝淡薄的名士风度。”

(三)鼎盛

魏晋时期,“啸”达到了鼎盛之时,张应斌在《魏晋六朝的啸——兼论啸与魏晋风度》中说到:“啸在这个时候成为专门的艺术创造活动,它开始成为人们表达内在精神的寄托物。士大夫把魏晋之啸推向历史的高峰。”

(四)衰落

宋元时期,“啸”逐渐开始衰落,张应斌《宋元的啸》称:“啸在唐代以后仍然有所发展。南宋时社会观念对啸持贬斥态度,啸发生转折。之后,啸的主体转入民间。啸在宋元时代呈现出与唐代不同的文化面貌,但宋元的啸仍然有所发展。宋元之啸可以分为雅、俗两个不同的文化层面。”

二、啸乐衰落原因及影响发展因素

(一)历史因素的影响

“啸”乐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程度,以及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刚建立,文化内涵单一,所以“啸”多用于女人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文化系统、法制逐渐建立,贵族及平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加,并且百家争鸣,儒家占据主导地位,“啸”也不同程度的融入宗教色彩;魏晋时期追求精神自由,崇尚自然。赋予“啸”新的文化内涵,成为高雅音乐,所以发展至鼎峰;而唐宋的“啸”是一种延续,与政治因素有关,啸乐被官府禁止。而元明时期,“啸”地位下降,逐渐没落。正是因为这些历史因素,如今的啸乐文化无法进入大众视野,被大众定义为仅仅是吹口哨而已,甚至是“流氓哨”,传承更是难上难。

(二)传承人群的流失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你,网络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青少年被流行音乐、西方乐器、“速食”文化所吸引,传统文化不受重视,啸文化更是很少进入群众视野,无人知道、无人继承。

(三)观众的流失以及表演形式过于单一

观众是所有文化的消费者,现代文化的发展是多元化的,被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现代文化所以吸引,传统文化渐渐被大众所忽视,导致啸乐文化的消失。

传统啸乐演出仅仅是靠口舌技艺,没有融入与其他乐器或者音乐形式,表演形式过于单一,加上传统曲目没有创新,没有进入人民心中,就会慢慢被淘汰。

三、传承啸乐文化的意见与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啸乐

(1)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手机、电脑是大众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建立关于啸乐的微信、微博公众号,让啸乐文化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更加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了解啸乐,不要仅仅停留在是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要从它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宣传。建立相关啸乐网站,利用电视、电影等媒介使民众了解并认知啸乐文化,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使啸乐文化得以传播。

(2)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大众重视啸乐,通过线下宣传方式推广啸乐,在现在中国迅猛发展的时代,文化传承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的视野,所以要发现喜爱啸乐的人士,举办相关交流平台。

(二)创新与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啸乐要长久不衰,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创新,要雅俗共赏。可以将传统曲目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消费观念。可以在曲调和表演形式上加以改变,与古筝、笛子、西洋乐器相结合,大胆创新;但同时也可以去我们的传统戏曲相结合,不丢失我们的高雅之风与传统文化。

在当今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啸乐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传承啸乐的行动当中,逐渐被大众作为一门艺术所喜爱。与此同时,啸乐是一种可以抒发情感,娱乐身心,它的艺术价值必定会为大众带来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文中.“啸”之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艺术评鉴.2017.11.15.

[2]范子烨.论“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30.

[3]赵闪.非遗文化语境下啸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河南省新乡市啸乐为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29.

[4]昝亮.啸艺说略.学术研究.1993.01.31.

[5]张应斌.魏晋六朝的啸——兼论啸与魏晋风度.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2.28.

作者简介:孙梦纯(1996—),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非遗文化”校本课程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