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2018-08-27马文燕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因为某些原因被教师忽视、同班同学排挤而被动疏离课堂教学中心或因自身原因而主动远离课堂教学活动处于课堂教学边缘的群体和个人。“边缘人”有他们形成的原因。在基础教育改革下,针对课堂中的教育公平而言,寻求“边缘人”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边缘人;“边缘人”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学校课堂应该是给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并且能够让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课堂。然而现实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远离课堂教学、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这就产生了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从实质上讲,“边缘人”现象体现出了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的不公平。《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问题,针对“边缘人”的特点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概念
“边缘人”概念来源于社会学领域,1908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首次提出了“陌生人”的概念,指那些虽然生活在某一个社会之中,却不了解社会的内部机制,在某些程度上处于社会群体之外的人。齐美尔认为,在现代大都市里,每个人都变成了“潜在的流浪者”和“一个没有根基的人”。罗伯特·帕克(R.E.Park)以他的研究思路为基础,于1928年发表了《人类移民与边缘人》(Human Migration and Marginal Man),正式提出“边缘人”的概念。边缘人即是由于移民或通婚,处于两种文化和两种社会的边缘的人,而这两种文化和两个社会从未完全渗透与融合在一起;斯通奎斯特在《边缘人》一书中指出,当一个人“不得不学习两种或多种历史、文化、政治、宗教传统和伦理规则时,他的边缘人格就产生了”。从其多种文化经验出发构造一个新世界的边缘人,往往有理由觉得被抛弃,因为他仅仅是部分同化。边缘人处于多种社会的心理冲突中,这种冲突的强度因个人情况而不同。从“边缘人”一词的词义来分析,一方面“边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解释:一是沿边部分,边缘地区,二是靠近界限的,同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有关系的,既远离中心且横跨两个或多个方面;另一方面,边缘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受社会的影响,也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左右。我国学者范国睿指出“边缘人”一般指那些缺乏促进学业成功的能力和背景的学生,也指那些在学校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
从“边缘人”的概念出发,指出“课堂边缘学生是在课堂学习中,对学习完全放弃或者跟不上并被教师完全忽略的个体或小部分人”,这是从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得出的概念。亓玉慧、李森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因为某些原因被教师忽视、同班同学排挤而被动疏离课堂教学中心或因自身原因而主动远离课堂教学活动处于课堂教学边缘的群体和个人。
二、课堂教学中形成“边缘人”的原因
课堂教学中“边缘人”形成的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等。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导致边缘学生出现的家庭方面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家庭自然結构破坏带来的影响。家庭自然结构破坏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心理必定受到影响,他们的性格孤僻并沉默寡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别人的交流。在课堂上他们保持沉默,长此以往很容易被同伴群体、教师所忽视,从而被边缘化。②家庭教育观念不良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即家长教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会给边缘学生带来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家长的要求过高和家长的行为偏激。前者表现为孩子在学习成绩上长期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后者表现为家长盲目地给孩子乱报培训班,导致孩子迫于压力而学习,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热情;这样都会使孩子在课堂中慢慢地被边缘化。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首先,学校的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用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长处。渐渐地,课堂中的边缘学生忽视了自己的特长和优点,默认自己的“身份”,最后被教师忽视。其次,学生座位安排不合理。教室的设计以及学生座位编排的形式,都会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影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影响整个课堂的氛围,从而对学生的成绩、学习的态度和课堂的参与产生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固有印象。真理、概念、定义等在社会文化过程中被固定下来的,是获得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约定成俗,从而成为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同样,边缘人也有他们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第一印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之后经过长期的观察后发现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恒定的状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就固定了,课堂边缘人就这样产生了。
(三)个人方面的原因
除了家庭、社会和学校外,学生个体方面的因素也是导致其边缘化的主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身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在课堂中,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因一些小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就脱离了课堂的教学活动走向了“边缘”。二是学业成绩差,缺乏自信。学生有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在学业上缺乏自信,他们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因为害怕自己的无知遭到同学的嘲笑而慢慢走向边缘。
三、实现课堂教育公平,促进“边缘化”学生转变的策略
要实现课堂公平,促进“边缘化”学生转变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从家庭方面提出的建议
1.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仅能够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环境里,势必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也会让孩子快速进入“边缘化”。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转化。
2.家长的期望要合理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期望,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的期望过高,会导致孩子由于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而丧失学习的热情;家长的期望过低,会导致孩子由于很容易达到他们的要求而沾沾自喜,从而懈怠学习。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被“边缘化”。所以,家长的期望要合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二)从学校方面提出的建议
1.遵循课堂权利公平原则
由于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构成,课堂权利平等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课堂,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通常是学生服从教师的权威的关系。在现代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不能由于教师个人的喜好而偏爱某些学生(尤其是学优生)、排斥另外一些学生(学困生),针对这种教师本身主观性的不公平对待,就要求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个体不论性别、成绩、家庭背景,都应平等地获得学业成功和充分发展的机会,并公平地享用教育资源。二是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课堂权利。合理分配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权利。在课堂中,教师作为教育者,享有教育教学的权利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及评价等权利;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享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权利以及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学业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二者是平等的权利主体。
2.课堂资源平等原则、课堂机会平等原则
课堂资源平等原则、课堂机会平等原则就是指课堂内的所有资源在平等条件下对每个学生开放,要一视同仁,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公平地获取教学资源、公平的课堂空间利用。公平地获得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将公平意识融入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课堂教学内容问题的提问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本身的公平。他们能够公平地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交流,公平地获取教学资源。公平地实现课堂空间的利用要求我们在课堂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学生对课堂空间的平等占有。为实现空间层面的公平,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进行灵活编排,采用圆形或小组型的编排形式,使学生公平地与教师互动;二是对固定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定期的轮换,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势座位的机会。三是对学生视力、身高等自身的特殊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公平的客堂评价原则
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公平的课堂评价不仅学生获得评价的数量的公平,而且还是学生获得评价的质量的公平。由于课堂时间所限,教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使得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评价的机会是均等的。另外,教师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确保评价的内容是客观公正的;同时也要确保对每位学生的评价内容不能重复,做到评价内容的独特性。教师要用正面的、积极的鼓励和表扬的评价内容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積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4.课堂区别对待原则
学生有个体差异,要在差异共存的课堂中要实现课堂公平,需要教师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并对课堂中的“边缘”群体给予特别照顾。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到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地帮助这些“边缘人”。
(三)从学生自身提出的建议
1.自我转化原则
学生由于家庭、学校和自身等原因而逐渐地被“边缘化”,他们的内心和思想都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家长适当的期望、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积极地影响学生,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使学生朝向积极的方面转变。只有学生内心和思想积极向上,那么在课堂中,他们就不会被“边缘化”了。
2.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建立自信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并不是自己不想参加课堂活动,他们是因为害怕被嘲笑而渐渐地被教师同学所忽视。针对这一现象,“边缘人”应该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向教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边缘人”才不会被忽视,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重拾自信。
参考文献:
[1][法]阿兰·库隆.芝加哥学派[J].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Park,Robert Ezra.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8(5).
[3]余建华,张登国.国外“边缘人”研究略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
[4]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4.
[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孙明梅,苏春景.初中课堂“边缘生”现象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8(6):123-125.
[7]亓玉慧,李森.论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形成过程及应对策略[J].教育科学,2014,(2):32-37.
[8]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张世富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348.
[9]阿伦森.社会心理学[M].第5版.侯玉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0]朱云童.教育公平视角下的课堂公平研究[J].基础教育,2015(5):114.
[11]覃奇颖,杜尚荣.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1):112—116.
作者简介:马文燕,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