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帕金森定律反思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相长问题
2018-08-27王世选
摘 要: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用来解释官场或者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笔者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因此当看到一些知识点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开始联系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发现,我们可以借用帕金森定律视角来反思我们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教学相长问题。
关键词:帕金森定律;初中语文;教学相长;反思
一、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用来解释官场或者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它认为,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一般有三种出路:一是申请退职,将职位留给比自己能干且适合该岗位的人;二是寻找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三是任用两个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员来协助工作。一般情况下,从官员本人的既得利益出发,第一条路是万万不能选择的,因为那会使得自己丧失很多权利;第二条路走起来也是极有风险的,因为那个比自己能干的人很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对手,给自己的地位造成潜在威胁;看来似乎只有第三条路是可以走的。然而,在选择了第三条路,而那两个比自己更加无能的助手随即会上行下效,会为自己寻找更加无无能的两个助手。当以一个大的行政机构为以上第三个选择的背景,我们会发现,它的氛围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二、从帕金森定律看初中语文教学相长的实现可能性论证
(一)受曾经的学习背景和经历影响
从当前从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年龄结构看,我们可以分三批教师。
第一批是以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前加入到初中语文教学队伍中的教师,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中师毕业生,间或有极少数大学毕业生(主要在城市学校),从传统教育教学技能看,无论是三笔字还是知识结构都是相对完整系统的。尤其是他们的汉语文功底基本上都是很不错的。但是,他们中的相当部分教师也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坚定信仰者,而并不会去认同什么教学相长,填鸭式灌输依然是他们的主要教学方式。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他们的知识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补充,方能赶上时代的步伐。而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对他们来说几乎是空白。除非部分教师曾经参加过新课改的相关培训或者主动学习过相关语文知识。
第二批则是在2000年高考扩招以后到大学包分配阶段的大学生。整体上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要比传统的中师生要完备一些,学校也会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他们的短板依然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辅助教学知识体系。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前两批的整体汉语文专业基础和教学技能是过硬的,且总体上对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感比较强。
第三批则是在高考继续扩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和事业单位考试同时开展的阶段加入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队伍的年轻教师队伍。这部分青年教师就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从毕业院校来看,有些是国内知名师范大学毕业,有些是一般师范大学毕业,但是还有部分属于非师范专业,毕业学校也是参差不齐,尤其是部分教师毕业以较低的成绩毕业于某些教学质量堪忧的私立三本院校,他们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而从排名较靠前的大学毕业的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基础知识积累这一块就具有明显优势。
(二)也受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的学习意识影响
上文已经提及,从求学背景或者经历来看,我们不能保证当前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都是“合格”的,即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技能。这些都是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即入门前的“先天条件”。但是无论“先天条件”如何,一旦入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门,所有初中语文教师就算是在同一起跑线了,用帕金森定律来分析的话,就算是“在职位”上的领导了(因为任课教师一般被戏称为课堂40分钟的无冕之王)。尽管课堂只有40分钟,但是也就是这40分钟的时间,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既然有合格或者称职,那自然也有不合格或者不称职,且从自我认识角度讲,这部分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知道自己“不行”者,还有一类是知道自己“不行”也要硬着头皮上者。
根据帕金森定律中的“三种出路”问题,笔者认为这部分教师也需要对“三种出路”作出选择。
第一,“申请退职,将岗位留给更适合的人”,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实来讲,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既然职业为教师,必须要从事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这是生存和饭碗问题,不容商量,除非辞职或者被调换到工勤岗位。
第二,“寻找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从教师的现实利益及“面子问题”来看,可能也会有少数教师会选择它,这部分教师一般都比较年轻,知识结构比较新,但是缺乏教学经验,他们一般都会请求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帮助自己成长,并辅以优秀的班级干部,如课代表来协助自己。等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后,则主要是依靠能干、知识水平高的课代表等来协助。
第三,“任用两个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人员来协助工作”。这种可能性在初中语文教学队伍中也是存在的,据笔者调研和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是不喜欢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于自己的。因为他们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他们的“师道尊严”被挑战,在学生中的威信可能会下降,这对于他们的在学校的长远生存和发展都是潜在威胁,因此他们一般会选择比较乖巧的或者成绩一般的学生来协助自己,并在无意中可能会打压学习更好的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严,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被学生看不起,会适得其反。
三、小结
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渐多元化的社会,也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个体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笔者认为教学相长其实就是最好的成长方式,教师非圣贤,也不是百科全书,因此存在知识结构的缺陷或者不足是正常的,完全不必大惊小怪或者为了估计所谓的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直面问题,秉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情怀,也许反而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帕金森定律的启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2]孙振坤.教学相长,以教促学——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5年11期.
作者簡介:王世选,卓尼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