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挑战及应用策略
2018-08-27龚永涛
龚永涛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笔者依据课题组近三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归纳出以下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挑战;策略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产物之一,现已逐步走入课堂,并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益。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在教学方面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近三年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笔者着重谈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用策略。
1.初中生物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挑战
1.1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传统课堂中的地位,形成了新的教学方式——“主导和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师,教师从原来的单项知识传输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不能很快实现角色转变,替学生考虑过多,课上不讲不放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的学法指导,措施不够得力,方法不够精准。
翻转课堂也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课上转移到了课下,由教师的细致讲解改变为自己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资料分析等,来建构知识。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活动,学生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资料搜集能力,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知识的内化过程要求学生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自学能力较差,缺少恰当的自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不够良好,加上没有教师的现场管理,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1.2翻转课堂需要有高质量的微课作为支撑,但微课资源缺乏,教师制作能力有限
微课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一段设计合理、时长恰当,讲解精当,富有语言特色(或风趣幽默,或严谨有序)的微课,都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事实上,前些年部分地区初中生物不作为中考科目,不受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在一些学校里生物课程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因此,与初中生物学科有关的优秀软件和微课资源不足,很多工作尚处于开创阶段,任务艰巨。很多老师只会从网上搜集视频,自己很少制作,或者缺乏制作技巧,制作的微课质量一般,很难吸引学生。
1.3翻转课堂需要学校硬件建设到位,有较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学校硬件支持到位,网络环境优良,信息化技术支持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网络不给力、电子书包本身升级换代周期长,教师、学生的信息化运用水平参差不齐,都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2.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策略
信息化应用的翻转课堂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虽然挑战颇多,但是十分有意义。针对以上所列挑战,依据近年来的课题研究及教学实践,制定出以下应用策略。
2.1加强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1.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班级管理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亲自参与小组任务可以了解活动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共同参与的过程也增进了师生情感,参与过程中教师的关怀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使学习更有针对性,还需要发放课前任务单,标明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检测学习效果,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2.1.2改变观念。利用学校集会、班会等时间,讲授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适应初中阶段自主学习的要求。
2.1.3建立学习小组。重视班级学习组织的构建。翻转课堂的很多活动,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和有效的合作。为了避免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发挥小组各成员的合力,应该重视小组成员配置,选择管理能力强、自主性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按照学生表现和成绩,按照一定梯度选择组员。每次小组活动,保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分配任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发挥集体的正向引导作用。
2.1.4优化学习任务,开发生活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初中生物學科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因此,可以将常规的课前观看视频,自学教材的课前任务改为利用生活资源,设计探究活动,认知科学规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这一节课时,要求各组设计实验证明环境中存在细菌和真菌。小组通过阅读教材,请教老师及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制作培养基的方法,并设计实验步骤,在课下利用实验室的材料,培养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课上,小组直接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变抽象为直观,既提升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实践能力。
2.1.5利用平板、智能手机,开创便捷学习方式,将课余时间转变为学习时间。初中生对新兴事物接受度高,而平板、智能手机使用的便捷,交流的轻松也很受学生欢迎。如果利用平板和智能手机中的交流学习软件,就可以改变学习方式,即时交流,便捷学生的学习,也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如安排小组定期在平板的班级空间里分享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思考,其他小组浏览点赞回复,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实现了学生间的即时交流。
2.2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提升微课制作技巧
2.2.1学校定期组织信息化技术培训,让教师掌握微课制作的基本方法,熟练使用录屏软件、手机、PPT配音、视频剪辑等手段录制微课。创设条件,建立微课制作室,帮助教师录制精品微课。
2.2.2微课制作策略
(1)微课应辅以文字说明。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在几分钟之内围绕一个或多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微课播放结束,学生对相关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回顾起来却可能印象模糊,对一些关键语言的回顾更不准确,不利于对概念和相关生理过程的理解。而学生如果想要回顾这些内容,就需要重新播放视频,暂停并记录,会耗费不少时间。如果在发送微课时,同时发送相关的关键内容的文字表述,更便于学生的学习。
(2)化抽象的生命活动为具体形象。初中生物的一些生命活动内容,如“受精”“细胞的分裂、分化”“激素调节”“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等较为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较少,在制作微课时,应该有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和语言描述,在观看微课后,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更容易理解相关的生命过程。
(3)微课内容应注重生活实例,点拨学生易错点,体现概念生成过程。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掌握科学概念,理解相关生命活动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概念课的微课时,要广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容易产生共鸣的、印象深刻的实例,从多个角度阐明概念的内涵。如在学习《呼吸作用》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制作微课时应分别选取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呼吸典型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应展示植物的具体过程来详细阐明,点拨学生的易错点,循序渐进地增进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4)微课不应面面俱到,实验课和小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初中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实验过程和小探究活动有很强的兴趣,在设计微课时,不应代替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活动探究;微课在制作时,应该侧重对于相关原理的介绍,和设计意图的引导。如《种子的结构》,对于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实验,微课应侧重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利用什么工具,观察什么结构,至于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应该由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得到。再如“模拟保护色的生成”,应在微课设计时避开课本上的探究活动,着重引导学生对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认知,以及如何理解自然选择对于物种生存的强大作用力,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开展才能别开生面,让学生印象深刻。
3.学校硬件建设与信息化水平同步提升
3.1学校加强硬件建设,高标准打造网络平台,建立微课制作室,选购先进的微课制作工具,为教师制作微课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3.2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学校信息化专业老师对生物教师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培训信息化产品应用方法、最新的网络应用技术、微课制作方法,拓宽应用手段和领域。
【参考文献】
[1]母进.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教学,2017(5):13-15
[2]严熙.“微课”在课前预习中进行“泛在學习”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5(6):5-6
[3]祝智庭.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2015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CJYC1608135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