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教学构想分析
2018-08-27孙兴容
孙兴容
【摘 要】明清时期处于古代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该时期封建政治、封建经济等都达到顶峰,封建经济模式进入成熟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品经济在明中期和清前期发展极度繁盛,资本主义萌芽应运而生。本文将从分析高中学生思维特征、区别学术历史与学校历史、课标要求、历史学科特色等方面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教学构想进行分析,以助于在结合高中学生汲取历史知识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梳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教学思路,以求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更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教学构想,不断探究,不断尝试,望不断进步。
【关键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历史教学
马克思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特点和趋势,把社会历史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按照这个阶段分析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应是这一过程的必经阶段,若根据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明清应该是古代中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而历史终归不是假设。明清资本主义由于古代中国的种种客观和主观条件,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且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缓慢的萌芽状态,使古代中国未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最终落后世界发展进程,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被“挨打”的局面埋下了伏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深刻分析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有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构建,树立时空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发展特征、线索和规律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学生关于历史学习思维特征
经过初中的通史历史的学习,再加之心智的逐渐成熟,该阶段的学生处在逻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对是非对错有了自己的理性认知,批判性思维方式显著,在历史教学中,老师更多的应引导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知识点处于明清的经济领域一列,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小农经济,封建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确定概念还不明确,而由于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应该说是整个封建国度中的一个新鲜词,何谓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会在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得到大力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学应该引导解决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有一个客观的把握,为之后鸦片战争后的歷史奠定一个初步的基础,对学习世界历史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有一定思维准备,在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中更好的领会社会主义的含义,这样的思维方式在高中学习中是必要的。
二、学术历史与学校历史的取舍
关于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学术界目前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确有其事,认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种则认为出于对资本主义的界定不同,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中后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被算做资本主义萌芽,对于后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认为是外来的即外铄论或移植论。基于这样相反的观点,在学校历史上应如何让它们更好的作用于教学而并不是成为教学的禁区呢?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承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说法的,比较普遍的例子就是手工业中的雇佣关系的出现,而学术界之所以出现相持的观点,更多的则在于有些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应该是大机器生产下在原始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再生产的过程,而在明中后期,根据土地占有状况、租佃关系、农业劳动雇佣性质等可见成熟的地主经济模式下,地主并没有进行资本的积累然后投资继而扩大在生产,还依旧停留在对土地的租佃关系上,因而否定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但“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经历数百年的历史时期,而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它的出现,不必借助于暴力,也不一定以暴风式的所谓原始积累为前提”,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是一个过渡性过程,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趋势,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既是引导,那么这种萌芽形式就可能不是一种具体的真正的资本主义形态。在学校历史中,在阐释主流观点时,更用运用适当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多探索,多思考,多批评,利于学生对该段史实的掌握,对社会发展规律有一个深度思考,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历史学科特色
资本主义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有的经济制度。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个人所有,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要求不同资本对不同资源发挥的各自作用和价值来推动社会发展。鉴别明清资本主义萌芽,需要把雇佣关系与租佃关系一同考察,两者性质不同,雇主和地主的资本是不同的,这一不同,是区别资本主义萌芽于封建地主经济的根本特征。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两者互相制约;两者互相产生。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把握教学的度,很容易把一堂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虽然文政史不分家,但历史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教学,把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即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做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两者发展的异同,加深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同时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影响因素在通过对比后有一定认知。
四、新课标下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明清时期之所以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显著的便是它出现了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据蒋以化《西台漫记》记载以苏州丝织业中“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为典型。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以往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再加之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统一规模集体劳作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一部分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而这一部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被发达的城市化所需要,雇佣关系出现。虽然在中国古代一直都存在地主长工等帮工模式,但概念不同,内涵也变了,地主模式下的佃农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在佃农完成地主家的劳作后,经营自己的土地,之后在自己的土地上收成后还要向地主缴纳地租。在雇佣关系下,被雇佣者在雇佣期间,其劳动范围和劳动成果是完完全全属于雇佣者,雇佣者为被雇佣者的劳动力买单,支付一定雇佣费用,这与封建经济下的地主模式性质是不同的。不可否认,雇佣模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在该模式下,被雇佣者不用被长期束缚,秉着“多劳多得”的方式下,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都相对自由。通过理清农业与手工业及商业的关系,以及阐释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不同,提供手工业生产方式与以往不同的史料,重视学生对历史的解释,梳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脉络,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素养的养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重点强调: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理清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概括,就要从多种维度,解读资本主义萌芽的形态,从多元史料中提取有关信息,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的。
明清时期处于古代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该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它的出现甚迟,比西欧差不多晚了两个世纪;它的发展极慢,在鸦片战争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占微不足道的比重”探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可知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在高中教学中,通过具体分析一重要现象是可以培养学生多种价值维度的,针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知识点,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其发展线索,是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发展概况的掌握,延伸至后来鸦片战争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从萌芽开始就从未断层,让学生树立连贯的时空观。
【参考文献】
[1]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6
[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