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的基本思路探究
2018-08-27赵嘉宁
赵嘉宁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中存在很多现实性问题,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需要及时课程考核理念进行更新,促进课程考核形式的完善,对考核结果反馈机制给予高度重视并建立健全针对性的考核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考核方式的发展与改革。文章主要围绕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基本问题、有效提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式的主要途径与基本思路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分析,旨在促进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与更新,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得到可持续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基本思路;主要途径;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问题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国高职院校经历了数十载的探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获取了极大的进展,但同时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及时解决[1]。课程考核方式的陈旧性及其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等因素,是造成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及格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足以及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花工夫,却对考核方式的改革与研究产生了忽视。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课程考核方式存在问题
(一)考核内容结构缺乏高度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课程考核中,很多学校对考察学生的知识型内容给予了强调,主要表现为记忆性成分及基本理论知识比例过大,并且解题技巧及客观性试题所占比例过高,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性技能及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缺乏充足性,课程支撑专业服务力度明显不足[2]。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问题发现及解决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极大抑制,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及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了禁锢作用,这种考核方式所获取的结果会对教学改革放心造成一定的误导,不利于学生成绩进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考核方式缺乏多元化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取规定时间内笔试答题的考核方式,该标准化考核模式主要由学校考核管理相关要求进行规定,有一部分是由教师自主确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笔试答题有益于公平客观判卷及统一组织,从考核形式服务层面上来看,重视应用能力较强及专业技能较强的高职课程,所以采取该单一的考核形式并不妥当、例如,对于专业技术课程而言,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则需要将技术技术知识考核及操作能力考试进行结合,思政类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思辨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可以采取演讲式及调查式进行考核[3]。
二、有效提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式的主要途徑与基本思路
(一)提升课程考核形式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需严格按照课程自身特征,应用多层次、彼此补充以及相互呼应的考核方式,有效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提升整个课程考核的全面性。高职院校选择灵活多样且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核方式,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课程建设特色,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更加符合,能够提高较教、学水平的准确性,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相适应,充分利用高职课程考核导向作用,有效将理论知识研究向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转移,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高职院校需减少考核体系中记忆性知识的考核比重,与课程特征相结合增加小型项目开发、企业实践考核、技术技能大袋、调查报告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二)提高考核管理制度的分类指导性
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朝着分类指导方向发展,加强个性化教学理念及弘扬办学特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因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遵循教学教育规律并制定分类指导的考核管理制度迫在眉睫[4]。该考核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加强分类指导与宏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于课程考核全面体现课程教学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特色及课程的不同,提高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及自由度。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形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对课程考核方式给予了充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及阶段性检验需要通过课程考核实现,课程考核具有鉴定作用、调控作用以及教学作用,是整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组成部分与重要环节。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课程考核方式存在问题、有效提升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式的主要途径与基本思路两方面内容。
参考文献:
[1]夏高彦.信息化时代基于高职学生用户体验的课程考核改革实证研究——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17(23):198-199.
[2]陈桃珍,杨洋,周蔡敏,董娟娟.高职传媒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同类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实证调研[J].职教论坛,2017(33):69-73.
[3]郭春媛,施波,董普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背景下贵州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5):43-46.
[4]罗惠娜,张雨,梁阿莉.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以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2(1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