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2018-08-27马菁菁
马菁菁
摘 要:动物词蕴含着悠远的文化和历史,同一动物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从文化内涵基本相同、部分对等、完全不同和语义空缺四方面对英汉动物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比较分析
在交际中,动物词的使用频率高,文化内涵丰富,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动物词蕴含着悠远的文化和历史,被人类赋予了豐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英汉两个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并且呈现出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色彩,因此同一动物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及产生基础
从表面上看,动物词是一个语言问题,是一个词汇问题,但是深究起来,它更是一个文化问题。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任何语言都是依托一定的文化产生的,任何语言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对文化问题的探讨。文化意义是指社会所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也截然不同。
二、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比较
英汉两种语言对动物词汇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语言表述中,可能会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反之,亦然。通过对这些词汇的对比研究,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能够正确理解不同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这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文化内涵基本相同
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世界的语言与文化惊人的相似,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存在共性,因此,英汉语中动物词的意义就表现出了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 英汉语以老鼠比喻胆小(as cowardly as a rat),狐狸比喻狡猾(as cunning as the fox),用鹦鹉表示学舌或机械地重复(you are no better than a parrot when you act the priest),用狼来表示残暴和贪婪(as cruel as a wolf),用蛇来暗指藏有杀机的危险人物(a snake in the grass),天鹅代表优雅(as graceful as a swan),小鹿表示温柔(as timid and tame as deer),蜗牛代表缓慢(as slow as a snail),蜜蜂表示繁忙或勤劳(as busy as a bee),猪表示脏和贪吃(as dirty and greedy as pig),用猴子比喻顽皮淘气(as naughty as a monkey),用公鸡或孔雀比喻骄傲(as proud as a cock or peacock)等。
(二)文化内涵部分对等
除了由于共同的联想而产生相同的文化意义外,有时又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动物名称可以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汉语里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虎虎生威”“虎踞龙盘”“如虎添翼”等。汉语中的“虎威”在英语里却不用tiger(虎),而用lion(狮)来表示。在西方文化中,狮子才是百兽之王,象征着庄严和勇猛;而在中国文化中,老虎则在中华民族的思维中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英汉两种语言中这类词语就是最好的证明。如bold as a lion (如狮子般勇猛),majestic as a lion (如狮子般威风凛凛)。中国的俗语“老虎屁股摸不得”,对应的英语则说Dont beard the lion.(不要挑逗狮子)。lion还引申作“危险”“险地”,如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虎口)。当然,在汉语中,老虎还用来表示凶恶和残酷。相关的词汇也有很多,比如谈虎色变、养虎为患、深入虎穴、苛政猛于虎等。我们发现,在英语中,lion(狮子)也有类似的意义,扮演着一个负面角色,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虎头蛇尾),throw to the lions(送入虎口)等。 此外,动物如马、牛所构成的动物词也展示了明显的文化涵义。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中则说“as strong as horse”。因为中国最早的耕作依靠牛,而在英语文化中早期需要力气的话完全是靠马来完成。因此出现了以上的文化内涵差异。
(三)文化内涵完全不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英汉两种语言词汇中,动物名词虽然互相对应,指称对象一致,但其文化内涵却截然相反,最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莫过于“龙”了。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dragon(龙)是神话传说中一种巨大的蜥蝎,有翅膀,鳞片,能够从嘴中喷火,形象邪恶,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比如,《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现代英语中用dragon比喻人,常有贬义,例如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 (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那么意思就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但是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国人的远古时期的图腾,被赋予呼风唤雨的超自然的能力,是力量和命运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至今日中国人还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更是有很多有关龙的成语,例如: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头蛇尾、龙行虎步等等。就连封建社会的皇帝也要把自己和龙联系起来,穿龙袍,睡龙榻,自称为“真龙天子”。可见,“龙”这种动物所蕴含的文化涵义已经千百年流传下来并深入人心。
再如“猫头鹰”和owl。猫头鹰的习性很特殊,习惯昼伏夜出,我们常用这个比喻喜欢夜里工作而晚睡的人。英语中的“owl”也用来表示做夜工的人、熬夜的人,如he was naturally a night owl(他天生是个夜猫子)。但是在汉文化中,由于猫头鹰叫声凄惨、悲凉,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如“夜猫子进宅没好事”的说法;而在英语中“owl”却表示聪明,如as wise as an owl(想猫头鹰一样聪明)。由此可见,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不是完全相同的。
(四)语义空缺
英汉两个民族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信仰,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种是某些动物词只有在英语中才有文化内涵,比如,Beaver(河狸)在英语文化中是勤奋的代表。这种动物在北美很常见,而且它们每天都很勤奋努力地建房子,不停地工作。所以北美的人们用eager beaver形容那些勤奋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人。而在中国这种动物很少见,所以河狸就只能是个名称,引不起人们的联想。
另一种是某些动物词只有在汉语中才有文化意义。比如:大雁在英语中翻译成“wild goose”,而在汉语文化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所以用“雁”代指思乡、思人。如,杜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在英语中根本没有这层意义。
英汉动物词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体现了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对动物词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更准确的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辞典[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
[2]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2000(5):17.
[3]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4]尹绪彪.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文教史料,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