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 h)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8-08-27李霞
李霞
湖滨中心卫生院,山东滨州 256511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影响较大。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能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了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选取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治疗的68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经MRI、CT证实为脑卒中,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康复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中有女性13例,男性21例,年龄在52~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9±7.16)岁;康复组中有女性15例,男性19例,年龄在53~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56±6.59)岁。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康复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包含心理护理、语言功能护理、肢体功能训练、ADL训练等。心理护理:优于脑部受损严重,患者易出现情感障碍,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失望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测评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心理疏导,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指导,调动其治疗配合积极性;语言功能护理:语言功能训练应越早越好,若患者还不能讲话,可通过以下画片、手势、写字的方式鼓励患者进行意愿表达。对于口语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可通过视觉信号、手势来弥补。每次训练都应由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训练期间应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肢体功能训练:先进性肢体大关节活动,然后活动小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变大,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可完全伸直、屈曲、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力度与训练量应以患者耐受为宜,患者卧床期间,每间隔2 h对患者进行一次体位更换,应用渐进式穴位按摩法对患侧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在20 min左右,每天按摩2次。当患者可离床后,让患者经斜卧位逐渐抬升角度,每间隔2~3 d可增加10°左右[1],直到患者能坐起。训练期间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指导患者可做适量创伤运动,例如:翻身、弯曲质感、桥式运动等,每次训练20 min左右,2次/d。当患者可步行后,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进行行走,并指导患者进行单脚平衡锻炼,每次持续时间为3 min。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升训练强度与训练难度。ADL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洗脸、穿脱衣服、使用餐具、进食等生活自理活动练习,此外还可进行拨算珠、套圈、投球、捡豆子等训练活动,促进患者ADL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记录,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度越重。应用Barthel指数(ADL评分)评价患者治疗与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患者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恢复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能力比较
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评分方面康复组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ADL评分对照组(n=34)康复组(n=34)t值P值17.59±3.50 10.16±2.07 10.654 4 0.000 0 46.09±8.37 69.39±6.39 12.901 8 0.000 0
2.2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有13例(38.24%)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大于II级,11例(32.35%)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大于II级;康复组中有28例(82.35%)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大于II级,31例(91.18%)患者下肢肌力恢复大于II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起病突然,病因复杂,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脑卒中存活患者多存在一定残疾,脑卒中偏瘫患者较多,在发病早期疾病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神经功能重建[2],达到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目的。
中医将脑卒中归为“中风”,认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病因,阻滞经络是引发偏瘫的根本[3],因此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非常必要。早期康复护理是指患者生命体征平稳0~24 h实施康复护理干预[4],若患者生命体征还未平稳便进行干预,易再次引发脑卒中,过晚护理又会错过最佳护理时机[5]。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严重,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对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是一项系统、漫长的任务,为了提高临床治疗配合积极性,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6]。尽早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对患者进行语言刺激,鼓励患者主动表达内心意愿,逐步提升患者语言功能[7]。对患者肢体功能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卧床期间对患者进行被动、主动关节训练,对患侧进行按摩。患者可离床后,对患者进行坐位训练。当患者可行走时,进行平衡训练与步行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联系穿衣、吃饭、刷牙等日常生活技能,帮助提升日常生活能力[8]。需要注意的是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应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患者耐受为宜,循序渐进进行,切忌操之过急,用力过猛。该次研究,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进一步证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较大困扰。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