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抢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及康复护理分析

2018-08-27沈晓艳李卫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苏醒住院康复

沈晓艳,李卫丽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昏迷是临床较为常见和典型的危急重症,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速和危重等特点,因此,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多的为其争取有效的抢救时间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干预,而尽早对患者进行确诊是提高其急诊抢救成功率的基本保证[1]。然而,昏迷患者虽存在生命体征,但其完全丧失了对自身情况和外周环境的认知,对体内外一切刺激均无反应,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2-3]。基于此,2017年2—12月该文特总结了急诊抢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的方法,并探究了康复护理在提高患者预后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急诊室收治的5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昏迷原因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分布:23~65 岁,平均年龄(37.9±2.4)岁,Glasgow 昏迷评分:3.0~7.5分,平均昏迷评分(4.9±1.2)分,其中15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所致、10例患者因各种中毒所致;研究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分布:24~63 岁,平均年龄(37.6±2.5)岁,Glasgow 昏迷评分:3.2~8.0 分,平均昏迷评分(4.8±1.3)分,其中 14例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所致、11例患者因各种中毒所致,两组患者的年龄、昏迷原因及程度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诊断方法:鉴于昏迷病因复杂,所有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需认真向送诊人员了解患者的昏迷病因、昏迷时间,并合理评估其昏迷程度,然后通过快速检查患者脑电图、肾功能、血糖、心肌酶等相关指标以及详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瞳孔变化、面色、气球等体格变化,对患者进行确诊。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①呼吸道护理,保证患者急救成功的前提是维持其呼吸道通畅和通气功能,原因是昏迷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和咳嗽反射障碍,易导致其出现分泌物堵塞呼吸道而出现窒息现象,因此,护理人员首先需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然后将其口鼻咽喉和气管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②静脉通道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后,需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道,对存在呼吸微弱、明显紫绀等缺氧症状患者给予吸氧、吸痰治疗护理,对存在休克症状的患者需及时给予补液治疗,促进患者酸中毒症状得以纠正,同时还需视患者病情给其提供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以促进其机体循环稳定。抢救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水平变化情况。研究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急救护理方法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即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入至普通病房治疗后,护理人员可采取听觉刺激(如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录音、音乐或引导家属呼唤患者姓名等)、疼痛刺激(对患者十指、足底等四肢较为敏感的部位进行针刺刺激)、抚摸刺激(引导家属多抚摸患者头部或体表)以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待患者苏醒后,指导其尽早进行肢体抬高、屈伸和旋转等被动活动,以防止其肌肉萎缩或肢体挛缩变形,不活动时则可背伸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和膝关节,前挺骨盘,以避免患者发生足下垂,在患者机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护理人员还可陪同家属扶起患者进行行走锻炼,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昏迷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 (包含肌肉萎缩、肢体挛缩变形以及足下垂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经急诊抢救和护理,两组均未有患者死亡,但研究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3.0±0.5)d、住院时间(10.3±1.2)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1.1)、(14.8±2.4)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昏迷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昏迷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昏迷苏醒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25)研究组(n=25)t值P值6.2±1.1 3.0±0.5 13.24<0.05 14.8±2.4 10.3±1.2 8.385<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丧失、觉醒状态丧失、躯体运动功能丧失以及对疼痛刺激无明显反应等,这些症状均是由患者的脑功能遭受高度抑制,从而损伤其脑干网状结构或大脑皮质所致,而抑制患者脑功能的病因及病种较多,为了及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医护人员首先需了解患者的病史、昏迷程度及时间,再结合临床脑电图、肾功能、血糖、心肌酶等相关指标和患者的呼吸频率、瞳孔变化、面色、气球等体格变化进行确诊,以便指导临床给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急救治疗[4]。

在患者急救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提升其整体预后效果均有重要的意义[5]。不少研究均证实,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第一要务,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以避免其出现窒息死亡,而后需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在后续的抢救过程中及时给患者提供吸氧、吸痰、补液和维持体循环稳定等治疗,并且,在医师给患者提供相关抢救治疗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配合其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避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而影响治疗效果[6]。通过一系列紧急抢救治疗护理后,待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则可将其转至为普通病房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护理[7]。原因是受疾病损伤患者大脑功能的影响,不少重度昏迷患者经有效抢救虽能恢复苏醒状态,但是,其仍会存留一定的脑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提供听觉刺激、疼痛刺激、抚摸刺激以及早期的康复锻炼指导护理等,以促进患者大脑皮质的潜在能力得到调整,并增强患者脑部生物电活性和促使其未受累脑组织进行有效代偿,从而达到改变患者大脑皮质抑郁状态和弥补其变性受损细胞功能的治疗目标,进而能够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周期,并避免患者发生肌肉萎缩、肢体挛缩变形以及足下垂等并发症,进而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8]。

该研究中,对两组急诊昏迷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和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急诊抢救和护理,两组均未有患者死亡,但研究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3.0±0.5)、住院时间(10.3±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1.1)d、(14.8±2.4)d,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说明了在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对急诊昏迷患者施行针对性的临床诊断、抢救以及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保证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缩短其整体预后周期,同时还能降低患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苏醒住院康复
妈妈住院了
植物人也能苏醒
绿野仙踪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会搬家的苏醒树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