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越秀区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与居民健康教育

2018-08-2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越秀区湿质偏颇

1.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内科,广东 广州 510030;2.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广东 广州 510030; 3.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055

中医所定义的体质是指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两者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综合,具有个体化和相对稳定的特质[1]。辨明人群体质分类的组成情况,对于中医开展“治未病”和群体性的中医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广州越秀地区成年居民的中医体质构成,评估干预效果本研究制订中医体质调查表和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抽样人群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利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系统随机抽取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广州市越秀区居民2340名。纳入标准:①年龄15~60岁;②首次建档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内;③有疾病但对机体无影响,且与目前状态无直接关系;④在初次建立健康档案的时候,有完成中医体质辨析项目。排除标准: 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拒绝合作或因有精神疾患等无法合作者;③体检等怀疑有重大器质性疾病者;④在调查过程中未能完成问卷者。

1.2 干预与评价 由经过培训的中医医生和护士进行中医体质辨析和健康教育。依照2009 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型[2]。研究对象需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干预措施参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中医健康状态体质辨识法研究”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护方案手册》[3],从情志、饮食、起居、运动、经络等五个方面,并且进行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宣传。2016年1月开展项目,干预观察期限为6个月,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变化情况评价中医体质干预的效果,自制健康调查知识问卷涉及中医保健养生知识、慢性疾病防治知识、中药使用规范评分、家庭护理能力四个部分,每个部分5道题,答对4题及以上即为及格。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5~60岁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广州市越秀区某社区的居民23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20例,女1020例,平均年龄(41.25±9.12)岁,小学、初中文化580人,占比24.78%,高中或中专文化982名,占比41.97%,大专以及以上文化程度778名,占比33.25%。

2.2 干预前、后居民体质分型变化情况 越秀区居民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干预前平和质共有630人,占比26.2%,干预后,平和质增加180人,共810人,占比34.6%,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实施后平和质总人数占比有所增加。男性干预前平和质共有363人,占比27.5%,干预后,平和质增加112人,共475人,占比36.0%;女性干预前平和质共有267人,占比26.2%,经过干预后,平和质增加,68人,共335人,占比32.8%,男性和女性平和质体质人数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州越秀区常住居民的体质构成有一定的差异性,实性体质以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虚性体质以气虚质为主。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三种体质在干预前、干预后占比都排在2~4位,经过干预后,偏颇体质所占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各种体质分型情况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9种体质分型情况 (例)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2.3 健康知识评分改变情况 在实施干预后,中医保健养生、慢性疾病防治、中药使用规范以及家庭护理知识合格人数有明显的提高,中医保健养生知识干预后合格率为98.29%(2300/2340),慢性疾病防治知识96.15%(2250/2340),中药使用规范93.16%(2180/2340),家庭护理能力87.69%(2052/2340),干预前、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评分合格人数比较情况见表2。

表3 健康知识各项评分合格人数比较 (例)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1。

3 讨论

按照中医传统理论,越秀区地处岭南,町亚热带气候的影响湿度相对偏高,人们容易受到湿气侵袭,居民应该以湿热体质为多,但本调查结果表明,广州越秀区居民平和质占比最大,达到26.2%,而在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为主。李妍庭2011年调查结果为平和质占比7.14%(15/210)[4],杨道炬2013年调查平和质占比15.0%(450/3000)[5],均低于本次调查结果,可能与不同的调查方法和人群范围有关。中医体质是中医开展“治未病”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体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转归、严重程度,结合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的体质调理方案,对亚健康人群的养生与保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中医理论,除个别特禀质以外,其他体质是“可调”的。气虚体质调理原则为健脾补气;阳虚体质调养以补养阳气为主;阴虚体质调理以养阴润燥为主;血瘀体质调养以活血化瘀为主。居民经过中医体质辨析后,明确了自己的中医体质,能够选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善自己的体质。针对不同偏颇体质制定适宜的调体方案,是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的起点,从中药干预、调养和针灸、起居调养、穴位帖敷、精神调节等中医传统疗法等方面,对于不同的体质的个体,指定个性化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偏颇归于平正,紊乱归于平和,促使其偏颇体质得到全面改善[6]。彭莉丽等[7]认为通过家庭访视护理结合中医体质调理措施可以增强居民健康管理观念和能力,促进居民关注自身体质状况,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与某些慢性疾病的早期筛查相结合,定期随访有助于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使居民体质得到改善,提高慢性病的有效防治及控制[6,8]。

中医体质辨识在越秀区居民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居民乐于参与,借此开展健康教育居民较容易接受,干预前、后居民对于中医药保健和使用知识明显提高,取得良好的效果。从简单的进行体质辨析,到运用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数据连续的收集,积累中医体质变化的动态过程,对于研究居民中医体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和提高中医体质的干预措施效果都有一定的意义[9]。

猜你喜欢

越秀区湿质偏颇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致敬抗疫情英雄
教师作品选登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