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元针法合桂枝茯苓胶囊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2018-08-27郑婕赖新生林少贞李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气滞针法桂枝

郑婕 赖新生 林少贞 李鸯

子宫肌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为良性肿瘤,腹痛以及痛经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恰当,极易降低患者的生育功能,对患者心理、生理均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米非司酮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药,但是临床疗效不尽人意,随着中医科学研究的发展,发现针药结合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1,2]。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中作者采用通元针法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针药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及针灸科门诊就诊的90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3.6±9.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2.8)年。B组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3.4±6.7)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1±2.4)年。C组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2.9±6.8)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8±2.1)年。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根据症状体征、妇科检查、B超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且肌瘤大小为2个月妊娠子宫。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主症:下腹部有明显包块;次症:经期异常、经量增多、小腹部刺痛或胀痛、经血呈块状且血色泽暗紫、乳房胀痛、下腹坠胀,舌质暗淡,脉沉弦[3]。③子宫体未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瘤体直径<6 cm,症状不明显,要求非手术治疗并愿意配合治疗者。④未绝经,3个月内均未使用过任何性激素类的避孕药物。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B超检测或妇科检查尚未确诊者。②经B超与妇科检查诊断可疑合并子宫肌腺病、卵巢囊肿等肿块者。③子宫体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瘤体>6 cm者。④年龄>50岁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课题药物过敏者。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⑥或有变性或恶变倾向者。⑦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不能坚持治疗者。

1.3 方法

1.3.1 A组 通元针法具体操作方法、疗程与C组一致,配合予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规格:0.31 g×100粒)口服,0.93 g/次,3次/d,疗程8周。

1.3.2 B组 予以米非司酮(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80,规格:25 mg)口服,12.5 mg/次,1次/d,疗程8周。

1.3.3 C组 通元针法如下:①主穴: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冲。平补平泻。②主穴:膈俞、肝俞、肾俞、次髎。平补平泻。两组主穴交替取穴。通元针法操作方法:①患者取仰卧位,用75%乙醇消毒后,选用0.3 mm×40.0 mm毫针,按由里往外、由上向下的顺序,对准穴位直刺20.0~30.0 mm;②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肾俞以上穴位选用0.3 mm×25.0 mm毫针,按由里往外、由上向下的顺序,对准穴位直刺10.0~15.0 mm;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行补泻手法后加用电针,采用电针治疗仪(青岛鑫盛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型号:G6805-Ⅰ)连续波,电针频率3 Hz,强度为2 mA,2次/周,共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中医症候评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0分为无,3分为轻,6分为中,9分为重;次症:0分是无,2分为轻,4分为中,6分为重,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症状越明显[4,5]。总分20分。

1.4.2 激素水平 于治疗前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SH、LH、E2、P、T等性激素水平。

1.4.3 最大肌瘤体积 于治疗前后进行彩超检查,统计三组最大肌瘤体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中医症候评分(5.25±1.17)分显著低于B组、C组的(8.89±4.03)、(7.26±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B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s,分)

表1 三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s,分)

注:与A组比较,aP<0.05

A组 30 15.25±6.82 5.25±1.17 B 组 30 15.22±6.66 8.89±4.03a C 组 30 15.31±5.26 7.26±3.14a

2.2 三组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三组FSH、LH、E2、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FSH、LH、E2、P、T水平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B组FSH、LH、E2、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三组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A组比较,aP<0.05

T(nmol/L) 治疗前 0.36±0.05 0.35±0.06 0.36±0.04治疗后 0.21±0.01 0.26±0.04a 0.27±0.05a E2(pmol/L) 治疗前 306.25±22.78 308.24±21.16 304.25±19.28治疗后 152.14±15.14 224.25±29.62a 233.25±31.14a P(nmol/L) 治疗前 25.14±4.14 25.12±4.22 25.26±3.62治疗后 11.26±3.14 20.68±5.14a 19.26±4.67a LH(IU/L) 治疗前 14.62±1.69 14.58±1.52 14.43±1.36治疗后 4.62±1.02 11.26±2.31a 11.19±2.24a FSH(μg/L) 治疗前 5.67±0.98 5.78±0.86 5.85±0.53治疗后 3.66±0.49 4.32±0.56a 4.28±0.45a

2.3 三组最大肌瘤体积比较 治疗前,三组最大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最大肌瘤体积显著小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B组最大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最大肌瘤体积比较(±s,cm3)

表3 三组最大肌瘤体积比较(±s,cm3)

注:与A组比较,aP<0.05

A组 30 21.17±5.62 3.62±3.25 B组 30 21.15±4.26 12.25±5.31a C组 30 22.01±3.02 11.87±4.99a

3 讨论

通元针法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赖新生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具有通元治神、调节阴阳、组穴独特、疗效显著和适应症广的特点。通元针法为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二分法的简称,二分法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为针药结合,以任督二脉为循经取穴重点,发挥督脉贯脑通调元神、任脉连肾精气之归的经络治疗效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必求于本”的辩证治疗[6]。

桂枝茯苓胶囊是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桂枝茯苓丸的现代剂型,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5味中药组成,诸药相伍,共奏活血化瘀、祛痰利水、消症化积之功。临床上常用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症瘕的治疗[7]。据研究报道,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抗肿瘤、调节平滑肌、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流变等作用。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痛经等妇科疾病具有较好疗效[8]。方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等功效,可有效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与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抗肿瘤、驱邪扶正的作用,中药性味温和,不会给机体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更高,患者的耐受性和接受度较高,现已被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所认可[9,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有了显著增加的迹象,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在现代医学中,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患者机体中雌激素分泌异常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过度负重活动、盆腔炎、口服避孕药、家族子宫肌瘤史等均会导致子宫肌瘤发生,常规的西医治疗,毒副作用较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1]。该病属于中医领域的“石瘕”、“癥瘕”等范畴,多以气滞血瘀型为主,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不足、湿热、痰热、血瘀、气滞所致,治疗原则主要以活血化瘀、理气消癓为主[12]。

通元针法采用的组穴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殖功能与生长发育,激发和温煦各个经络、脏腑的功能,其中中脘、气海、关元为任脉之穴位,任为“阴脉之海”,如《素问·骨空论》载:“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任脉病候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和下腹部病痛,因此任脉之穴位可主治女子盆腔肿块、带下、不孕等症。天枢、归来、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穴,天枢具有转运枢机之效,《针灸大成》云天枢主治:“妇人女子癥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利”,归来为治疗妇科疾病要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用以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三阴交、次髎均为治疗妇科疾病要穴,两穴均可补益肝肾、行气活血;合谷、太冲通调气血,疏通经络;膈俞、肝俞均为血会,凡血病皆可用之。

本文研究示,治疗后A组的中医症候评分(5.25±1.17)分显著低于B组、C组的(8.89±4.03)、(7.26±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SH、LH、E2、P、T水平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最大肌瘤体积显著小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元针法合桂枝茯苓胶囊在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说明针药结合的治疗思路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通元针法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患者的病情可见明显好转,子宫瘤体显著缩小,且激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安全可行,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和患者信赖并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气滞针法桂枝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数码刺绣针法构成规律研究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喊魂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