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观察

2018-08-27闫红梅董良李海金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癌痛

闫红梅 董良 李海金⋆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80%~90%癌痛患者均能通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得到缓解[1]。而晚期癌症并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阿片类药物疗效亦不佳,成为癌痛治疗领域的一大挑战。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钙通道阻止疼痛因子的传导缓解疼痛[2]。作者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本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并NP患者122例,其中男88例,女34例;年龄29~89岁,中位年龄61岁;肺癌38例,胃癌 15例,乳腺癌12例,大肠癌12例,食管癌9例,胰腺癌9例,宫颈癌8例,鼻咽癌6例,卵巢癌4例,肝癌4例,甲状腺癌3例,骨肉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全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标准[3-4],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4分,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法(KPS)评分≥40分,心肺和肝肾功能正常,无吞咽困难和恶心呕吐症状,预计生存期≥3个月,未接受过局部放疗,亦未服用其它阿片类药物,无神经精神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依据患者NRS评分和吗啡滴定结果予以相应剂量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次/12h,按照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调整。治疗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用药基础上,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3g,口服,3次/d。所有患者治疗2、4周评估疗效。

1.3 疗效标准 应用NRS进行疼痛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不受影响,生活正常;轻度缓解(MR):疼痛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仍有明显疼痛,影响睡眠和生活;无效(NR):治疗前后疼痛无减轻;有效率(RR)为CR+PR。生活质量评价应用卡氏(KPS)评分法: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10分者为提高,下降≥10分为下降,无变化者为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4周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分,(x±s)]

2.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近期疗效评价,治疗组RR 90.11%,显著高于对照组RR 63.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近期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KPS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重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皮疹、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尽管随着肿瘤姑息治疗学科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已充分掌握了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但仍有约28%的癌症患者死亡前疼痛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0%~20%的患者属于难治性癌痛[5]。癌痛是一种混合性疼痛,兼有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而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肿瘤或治疗过程中侵犯感觉神经系统造成的疼痛,由肿瘤或治疗对神经的直接损伤引起,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造成伤害性感受器局部酸中毒,释放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等,继而导致伤害性感受器的敏感化;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抗肿瘤治疗[6]。

硫酸吗啡缓释片是重度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常用于癌痛第二、三阶梯止痛治疗,其通过作用μ受体和k受体抑制痛觉相关神经递质的释放发挥镇痛作用,且口服后生物利用度高达87%,血浆蛋白结合率45%,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但是,μ受体的激动可以诱发头晕、嗜睡、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常出现精神障碍和晕厥,而且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硫酸吗啡缓释片敏感性差[7]。加巴喷丁即1-氨甲基-环己烷乙酸,与GABA结构类似,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可产生GABA样抑制效应;抑制突触后膜的钙离子通道,阻断病变神经异常放电;通过对周围神经或多数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调整异常感觉信息在脊髓中的处理加工过程等[8]。Garaceni等[9]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实验研究加巴喷丁对于癌症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在服用阿片类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121例患者中80例服用加巴喷丁,41例服用安慰剂,结果显示:加巴喷丁组疼痛评分从6.4降至4.6,与安慰剂组从6.5降至5.4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且加巴喷丁组的触物感痛比安慰剂组有明显减轻,表明加巴喷丁对肿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明显疗效。

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治疗的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22例,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NR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治疗组RR 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RR 65.08%,两组生活质量(KPS)的改善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加巴喷丁具有独特的药物学特性,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是神经病理性癌痛治疗的新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癌痛
加巴喷丁类药物引起的水肿
某院加巴喷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及循证药学分析与管理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加巴喷丁浓度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基于精益管理模式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及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管理中应用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慢性咳嗽3例疗效分析
印度 圣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