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2018-08-26郭爱成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提问

郭爱成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搭建了师生之间最便捷的沟通桥梁。一个好的问题,不仅能够精准的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且犹如一盏明灯,为学生照亮知识的殿堂。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研学后教;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提问;策略

语文新课标的标准是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一个好的问题,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解积极性,从而为学生构建自主思考、自我创造、主动构建的学习氛围,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高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一、创设情境,精心设问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产生疑问,从而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打开思维的天窗,使其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设问,不断求解,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拓展思维。同时,也有利于让语文课堂的整体氛围更加融合,更加轻松。

二、精确提问,留有余地

每节课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想让每节课都高效率高质量,教师就要注意研学模式下提问的精准性和针对性。根据知识内容和性质,按照提问的具体分类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教案规划等,让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引路人。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和想象空间,不仅能够带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其思维。

三、巧妙启发,适时引导

问题的设置对于课堂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而明显的。好的问题可以达到活跃氛围,引思聚力的效果,而无效的问题则会引发学生的抗拒和反感,导致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设问方式:

第一,书面提问。这类问题主要用于课文预习,教师针对课文结构和内容拟好书面问题作为提纲,让学生参照提纲进行课文预习,带着问题去熟悉和了解课文,达到更好自学效果。

第二,设情激问。即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在某些需要提问的地方,不直接提问,而是采取间接、比较、手势、表情等方式创设某种情境,将问题点突显出来,让学生自问自答,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三、新颖别致,趣味十足

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提问中除了对内容把握的精准外,还要注意问题的新颖度和趣味性,讓学生听后心中一亮,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欲望。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无非就是好奇、好玩、好动,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实物联系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总而言之,研学后教模式倡导的是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和知识碰撞,将语文学习从过程推向成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重视对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课前,充分了解,精心备课,使教学规划紧扣教学目标;课中,加强提问的艺术性、有效性和趣味性,不仅要引导学生求学求解,更要注意思维拓展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让课堂节奏更加明朗,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1] 李宝. 课堂提问的技巧[J]. 黑河教育,2004(04):38.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提问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
利用“研学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