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教学设计

2018-08-26孙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激励评价拓展延伸创设情景

孙芳

【摘 要】 本文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方法对《草原》一课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 创设情景;激励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勾勒、低吟、襟飘带舞、拘束、羞涩、天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的兴趣;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 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1. 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时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 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 带着自己的问题,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 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汇报自学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1. 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参与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学生板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别字。)

2. 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放课件)

3. 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4.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

1. 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

2. 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迎接远客: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然后看录像,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情接待:先让学生看录像,随作者一起走进蒙古包,看看发生什么样的事,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课文。学生概括板书。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 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教师板书:人热情)

2. 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作者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六、课内外结合

我們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参考文献】

[1] 赖惠. 小学语文优化教学设计[J]. 小作家选刊,2017(31).

猜你喜欢

激励评价拓展延伸创设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