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的设想

2018-08-25车艳竹潘华

科教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车艳竹 潘华

摘要 俄罗斯民俗文化是黑龙江省,特别是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彰显当地乡村旅游特色的绝对优势,乡村旅游是传承与弘扬俄罗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黑龍江省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植于常态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俄罗斯民俗资源,助力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中上游 乡村旅游 俄罗斯民俗文化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 0/j.cnki.kjdkz.2018.02.068

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包括上起洛古河口,下至嘉荫河口,长达1400千米的黑龙江沿江地带。该地带乡村众多,分布密集,“同饮一江水,风情两相宜”是这一地区乡村独特的情调。现今分布在漠河至嘉荫沿江地带250个村镇中的俄裔大致有1万人左右。该地区人民和俄罗斯族民众交往历史悠久,情感相亲,文化交融情况自古有之。在这一历史条件下,黑龙江中上游的乡村,应该秉承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相融合的理念,立足于深度发掘俄罗斯民俗文化底蕴和潜力,打造国内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俄罗斯族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一个引领黑龙江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潮流的新地标。

1开发原则

1.1自然与文化原生态原则

黑龙江中上游乡村在将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应该保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乡土性,保持俄罗斯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力争创造一种生活着的俄罗斯民俗文化。为了实现这一建设目标,首先应该尊重乡村特有的自然特征,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要保持和展现本地区原汁原味的俄罗斯风情,以其为灵魂,将其植入到乡村旅游当中,以此来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最后就是要保持好乡村朴实的风貌,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在生态和民俗文化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复原、宣传等活动,使原本鲜为人知、已濒临灭绝的俄罗斯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另外旅游开发使当地农民认识到了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保护当地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以此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3整体性原则

黑龙江中上游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开发的思路,从整体上来看应该定位为开放型景区,景区范围内应该包含多个乡村、景点以及众多旅游资源。因此要对景区进行整体打造,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差异化发展,使其内部形成产品互补,树立黑龙江中上游乡村旅游整体发展的目标。

1.4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目前黑龙江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的情况来看,制定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的规划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以“打俄罗斯民俗牌、错位发展”为主线,助推“民俗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发展设想

2.1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首先可依托黑龙江省众多的高校,鼓励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乡村旅游与民俗方面的专门人才,为黑龙江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提供高级规划和管理人才。其次,我们可以依托国家的好政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少大学生以村官和选调生的方式进入乡村基层,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入了新的思想;最后为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和质量,当地政府需要将服务培训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来进行。这种培训既能提高农民的旅游接待素养,也可以充实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2.2“一村一品,连点成片”,带动全区乡村旅游全面发展

黑龙江中上游地区乡村分布较密集,地理和人文环境差不多,历史传承也基本相似,面对的客源市场主要都是本地城市居民,这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种情况容易出现拦截行为,导致恶性竞争,影响该地区乡村旅游整体、和谐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黑龙江中上游乡村需要摒弃传统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节点化发展,即以乡村为单位,一村一品,连点成片,互为依托,整体发展,带动和支撑全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村一品,连点成片”的设想是在资源同质化的情况下,以距离理论为指导,设计规划出几条乡村旅游发展线路,每条线路上选择几个临近且有代表性的乡村,根据他们各自的特色确立不同的发展方向,构成内部的互补效应。同时还需要依托周边市、县的旅游资源,进行景区整合,以丰富乡村旅游线路的内容。

例如,在黑龙江中上游,沿黑嘉公路分布着这样一些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的乡村,外二道沟村、外三道沟村、外四道沟村,其沿公路相邻,距离近却各具特色。外二道沟村近几年借助中兴牧业的支持,将俄罗斯人的乳制品文化精髓吸收了过来,建立了奶牛场,大力发展乳制品业。该举动丰富了中国的乳制品市场,有利于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外三道沟村,立足特殊的知青历史,着力打造“中国北疆知青第一村”;外四道沟村,因历史原因,该村有俄罗斯血统的村民占总户的30%以上,着力打造“俄罗斯民族村”力争成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3以人为本,多层次挖掘俄罗斯民俗资源

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以人为本”政策的落实。一是要重视老百姓的存在,尊重百姓的乡村,必将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吸引力的乡村;二是尊重俄罗斯民俗本身。民俗涉及符号、语言、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通过民俗旅游开发引起老百姓对自身文化的重视,进而形成个性鲜明的乡村旅游形象;三是要重视客源市场,需要对潜在的旅游消费者进行分析,力争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心理,将不适感降至最低,提高游客满意度。

2.3.1建立综合型俄罗斯民俗文化体验区

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有一些体现俄罗斯民俗风情的景区,如中俄风情园、旅俄华侨纪念馆、俄罗斯风情小镇等,但是非常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可在黑龙江中上游依托边境优势,建立一个集观光欣赏、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的俄罗斯民俗文化体验区。这一设想在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外四道沟村正在试点进行。为了营造浓郁的俄罗斯民俗旅游氛围,全村更换了俄罗斯风格的铁栅栏,14幅俄罗斯民俗墙壁画也已绘制完成,依托周边大片白桦林,穿梭修建了660米林间栈道和一处木刻楞景观,打造了一处婚纱摄影、影视拍摄的外景地;另外还建立了9600平方米的阿穆尔庄园,里面建有教堂、旅馆、餐厅、咖啡屋对外开放。笔者认为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进一步挖掘和放大俄罗斯民族元素,建立俄罗斯民俗馆、俄罗斯艺术中心、剧院、文化广场等。还可以尝试邀请一些俄罗斯交响乐团、芭蕾舞艺术团、马戏团、话剧团等前来巡演,最终建成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型俄罗斯民俗文化体验区。

2.3.2打造俄罗斯民俗文化品牌项目

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在俄罗斯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可以创办各类以体验俄罗斯风情为主题的活动,力求展示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民族文化,让普通百姓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就能全方位体验俄罗斯民俗生活,走进俄罗斯的民间艺术。如举办“俄罗斯风情艺术节”、“俄罗斯文化周”、“俄罗斯怀旧电影周”、“俄罗斯美食嘉年华”、“俄罗斯歌曲演唱会”、“俄罗斯风情摄影作品展”等,打造出俄罗斯民俗文化品牌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会吸引国内外一些艺术家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从而形成舆论“势能”,对提高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十分有利。

2.4农田观光体验区

黑龙江中上游乡村旅游除了要以俄罗斯民俗为灵魂,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游以外,还需要借助其他旅游资源的支撑,其中农业生态观光游也是需求很大的乡村旅游项目。黑龙江中上游可以依托肥沃的黑土地,大力建设农田观光体验区。体验区可分为蔬菜园、水果园、药材园等几大板块,这里既可以作为城镇青少年接受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也可以作为绿色蔬菜、水果、药材的供应基地,还可以作为游客感受“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农趣的体验基地。

2.5沙滩游乐场

俄罗斯族是一个非常喜欢阳光、沙滩和水滨的民族。为了更充分地营造出浓郁的俄罗斯风情,黑龙江中上游乡村可以借助沿江优势,开发沙滩游乐场项目。沙滩游乐场的基础设施应该包括沙滩浴场、休闲长廊、更衣室、卫生间、服务中心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建设垂钓区、烧烤区、休闲健身区、亲子乐园区等休闲区域,为游客体验静谧的乡间生活,感受独特的沿江水趣提供场所。

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将乡村旅游与俄罗斯民俗文化有机融合,构筑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必将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