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负压供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8-08-25李祥华
李祥华
【摘 要】 无负压供水技术应用在建筑给水排水中用的越来越多,该技术不仅能起到节能节水的效果,而且减少了二次污染。但是无负压技术在实际推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无负压供水 供水设备 节能节水
1 无负压供水原理
根据建筑物进水点的压力值以及用水点所需要的设计值,确定无负压系统的调节压力范围。市政自来水通过防倒流器和过滤器进入到调节罐,调节罐内的空气由真空消除设备溢出,使得调节罐内的压力与市政管网的压力相等,即PW=PZ。当市政官网压力PZ
P时,水泵停止供水,自来水通过系统的旁通管直接向用户供水。市政供水量QZ>QP(水泵出水量),无负压供水系统正常工作;而在用水高峰期,QZ 2 无负压供水的优点 ①传统的供水模式为水厂自来水——储水设备——水泵加压——水池(水箱)——用户,在供水流程中,管网的压力很容易遭到破坏,并引发二次污染。而无负压供水少了水池或者水箱蓄水这一环节,减少水体与外界的接触,减少了二次污染问题。 ②减少了水池水箱的建设,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还减少了定期清洗消毒的日常开支。 ③传统的供水方式,将自来水通过市政有压管网引入到水池或者水箱,原有的水头能量变为零,而无负压供水设备充分利用的市政管网的原有压力能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④减少传统的自来水泡、冒、滴、漏现象,也不需要消耗对水池水箱清洗用水,有利于节水。 ⑤采用微机变频软启动恒压控制,供水压力平稳,水压质量好。 3 实际应用中成在的问题 通过比较分析,无负压供水相比传统的供水方式有很多优点,无负压供水技术在不断完善和推广,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在现阶段的工程實践和实际应用推广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在现有的市政管网条件下,节能效果打折扣 在市政管网供水中,都有一个最佳效益供水水压线,供水水压过高,浪费能源;供水水压太低,不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用水需求。在一定的供水区域内,在市政管网的最佳供水水压线内,并不一定完全能满足最低水压用水完全。在设置了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供水区域里,只有当市政管网水压处于最佳效益供水水压线和无负压设备的运行工况点同时处于高效运行区段内,管网的整体供水性能才能达到最好效益的运行状态,也是最经济的工况组合。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市政管网供水,很大部分在用水高峰期出现紧张局面,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导致实际供水水压线严重偏离了最佳效益供水水压线,无负压供水设备的运行也偏离的高效运行区段,这种情况就很难保证无负压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的状态,然而节能效果就大打折扣。 3.2 缺乏相应的无负压供水管理条例 除了个别城市出台了允许有条件的直接从市政管网取水供水,其相应的管理条款也明显滞后于当前无负压技术的发展速度,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管理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外接设备在市政管网上直接取水,当前的《城市供水条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无负压供水的大面积推广,供水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争议。 4 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在给水系统中,用户主要考虑到用水的安全可靠性,而管理部门主要考虑的是管理的方便性和工艺效益的最优性。在引进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同时,其他相关硬件设施和保障制度应该同步进行。在市政供水矛盾比较突出,供水不稳定的地区,应该谨慎引入无负压供水设备,在该技术使用前,应充分论证无负压供水技术在实际情形中的可靠性,研究不同的市政管网,在不同的参数运行条件下,无负压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以及加压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的时候对周围用户的水量水压影响。 优化城市供水系统,使城市管网供水更加高效、安全、节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应随时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健全和完善无负压技术在供水应用中的法规和制度。 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对市场上的无负压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出台严格的技术标准,确保市场上的无负压设备的质量。 创造条件,灵活管理,有效引导和支持供水单位对无负压供水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无负压技术的选用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市政条件来综合考虑,采用无负压供水的目的就是节约能源和防止水污染。 结语 充分利用管网余压供水,尽量避免供水二次污染,做到节能节水环保,无负压供水取代传统供水是时代所需,是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负压供水技术的不断完善,市政硬件设施的不断提高,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无负压供水的推广速度必然会越来越快,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陈振南.无负压供水技术在市政给水管网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科技,2010,2(231). [2] 樊建军,魏晓安,王峰等.管网无负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给水排水,2006,11(22). [3] 李向军.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类型及在设计中相关计算的探讨[J].给水排水,2008(34). [4] 陈裕斌.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应用及其技术改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