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女装无袖袍服的典型结构与特点*

2018-08-25陈晓鹏刘慧芳

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腰带藏族腰部

陈晓鹏,姚 瑞,刘慧芳

(中原工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藏族服装在我国少数民族服装中可谓独树一帜,其设计、配饰和着装方式有着显著的地域性特点。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区分布广泛,各区域的藏族服饰既有共同特征又各具特色,例如阿里女子喜爱的羊皮斗篷、林芝地区的圆领“谷休”、甘孜藏区的坎肩搭配连衣裙、白马藏区的白毡帽等。尽管各地区服装款式丰富多样,但都离不开袍装,这是由高原气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延续和审美观念所决定的,袍装是藏族特有的形制稳定的传统服装。

藏族袍服是最广为应用的藏服,其裁剪方式具有中华服装典型的十字平面结构,在衣身的变化、领子的装饰、腰部造型的调节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藏装的设计又随着时代变迁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吸收优秀、合理的元素,适应生活的变化和对美的需求。

现有的藏族服装研究主要从服饰特点、文化审美等角度展开,对藏族服饰文化进行综合研究[1-2];深入的研究能够针对不同藏区厘清藏族服装的地域性特征[3];藏族学者从历史和美学的角度展开的个案研究探讨了不同文化分区的藏服特征及审美要求[4],这些研究成果明晰了藏装款式和穿用的基本情况,建立了研究藏服的基础;从技术角度对藏服进行研究的成果相对来说比较少,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团队对收藏的藏装进行了详细记录[5-6];另外,一些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藏袍的形制与结构的研究为藏袍的深入解析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案例[7]。

研究藏袍的构成技术和变化方法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藏服的特点和设计构思。本研究从结构角度分析典型的当代藏装,致力于发现藏民族服饰的特点和观念,为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提供资料,为传统服装的裁剪研究提供具体的案例。

1 藏袍的应用情况

1.1 传统藏袍的特点和变化

西藏高原特有的复杂多样的气候,要求藏装既有良好的防寒作用,又要能在中午最热的时候方便散热,利于起居和劳作。根据天气和具体活动的需要,藏袍可脱掉一袖或两袖,系于腰间。中国北方的传统袍服是典型的“十”字型平面结构[8],前、后身在肩部没有分开。传统藏族服装多以连身袍装为主,其基本特点是宽松、右衽、长袖、直身、束腰带。平面结构的藏装能够较好地适应穿着者的各种体型,仅靠一条腰带即可调节长短、松紧。松身的结构方便穿脱,柔和的肩、袖部分便于半肩穿着或者系结在腰间。

男装袍服一般长及膝盖,女装袍裙一般垂至脚面,搭配衬衫、短衣、靴子、配饰等[9]。

男、女藏袍在样式和材料的选择上区分明显,穿着时均需系腰带。男装款式变化较小,比女装宽大,牧区的袍装比农区更宽松,面料以结实耐穿为主,如氆氇或各色毛料、提花织锦等。男子多在衣襟、袖口和底摆增加边饰,内穿立领藏式衬衣,现代也常配搭高领套头针织衫。

女藏袍的变化和装饰相对多样,除了长袖长袍外,还有轻盈的无袖长袍,便于在夏天和初秋穿着,内着色彩鲜艳的衬衣,衬衣一般为对襟立领或外翻的交领。最具特色的女藏袍的穿法是在袍装之外系上一条鲜艳的围裙“邦点”。

不同地区的藏袍各有特点,尤其是农区、牧区、城镇和乡村有明显差异,总的来说,袍服是穿用最广泛的藏装[10],传承了中国北方袍服的基本特征,造型简洁,方便生活和劳动。宽大的袍装既要自由舒适又要美观,系上腰带以形成收身效果。

1.2 无袖藏袍的应用

无袖大襟的裙袍被称为“求巴普麦”(另音译“曲巴普美”),是卫藏地区的经典品种,在夏季,卫藏地区尤其是拉萨附近的城镇女性以这种无袖藏袍作为基本服装,内穿颜色鲜明的长袖衬衣。其他藏区也有类似的服装样式,如工布地区无领无袖的“谷休”,康巴地区的无袖大襟“长坎肩”。

高原的夏季中午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无袖长袍成为人们钟爱的重要样式。结合传统款式和围裙“邦点”的“求巴普麦”满足了美观和方便的要求,是具有典型性的夏季女装藏袍。这种无袖长袍从腰部向外扩展伸出,穿着的时候从后面系上腰带,形成修长的线条,反映了藏族女性对美的追求。

“求巴普麦”多由氆氇、毛料或者绸缎料制成,是卫藏妇女的夏季常装,冬季会采用质地更厚实的面料,外面还可以加穿其他衣物。

本研究组采集了典型的当代无袖长袍“求巴普麦”进行结构记录和分析,解析其裁剪方法和特点,探索藏族服装的结构方式和规律。

图1 实物样品及其款式图

2 典型藏装分析——女装无袖裙袍

2.1 样衣基本情况

女装无袖裙袍样品“求巴普麦”采集于拉萨(如图1),由中档格桑花图案的蓝色仿丝绸织锦制成。其中号产品由号型为160/84A的标准体女性试穿,其造型效果松身适度,裙摆长及脚面,腰部两侧伸展出来的拼片两端缝着腰带,可以在后面束结起到收腰作用。由于其主要部位如胸、腰等较为松身,适合的体型范围较广。该服装主要用于卫藏地区城镇女性的夏季日常生活,上装内部搭配长袖衬衣,下装因为有裙摆遮挡,内部搭配较为随意,一般为各种休闲裤。

2.2 样衣的规格和结构

样衣由连裙左前身、右前身、后身、侧面拼片(左、右)、连襟立领和腰带组成。左身作为掩襟覆盖在右身底襟上,右侧腋下有一粒纽扣与左襟领端的扣环相配,裙身外形线条顺直,长及脚踝。在腰部两侧的裙身向外伸出,穿着时把伸出部分向后拢,在后腰系带束起形成适体造型。

样衣造型接近直身型,松紧适宜,较好地平衡了合体和宽松的要求,规格如表1所示。该样衣的领襟和腰侧都是半开放式,方便套穿,腰部不设拉链,通过系腰带调节腰部尺寸和造型。

表1 无袖藏袍样品规格表 (单位:cm)

样品各部位的结构和细部尺寸如图2所示:

图2 样衣的结构和细部尺寸

整体服装略微收腰,前片各收省1.8 cm,后身为直身,侧缝处各收2cm;下摆略展开,左、右各放出3 cm,造型略微呈A型。

从结构测绘中我们发现,上身的左、右前片结构不对称,左襟(掩襟)覆盖面积大,领口较高,右襟(底襟)面积小,领口较低。

2.3 样品结构设计分析

(1)立体结构技术的应用

这件无袖裙袍的肩、胸、腰和臀部都松身有度,是宽松的平面结构向合身的立体结构转化的过渡形式,在结构上吸收了当代立体服装的结构技术,将传统的连肩裁剪改变为斜肩造型,样衣前肩斜约25°、后肩斜约22°,使服装与人体造型更加吻合。

省的作用是对服装进行立体塑形,本样衣以省进行收腰,体现了当代审美意识和技术特点。

样衣裙的领子为连襟立领,款式与传统服装的直条立领类似,但其结构却做了调整,考虑到适应人体颈部的立体造型,在颈窝部分进行了起翘处理,为了裁剪省料,在后中进行了拼接,使领子的造型美观,符合人体,穿着舒适。

(2)半开放结构和调节机制

服装上身的左、右襟互相独立,通过右片腋下的纽扣相互固定,使穿着时造型稳定不跑偏。襟领呈V领,能够修饰人体造型。

半开放的搭襟领使穿着方便,加工简单,造型轻巧,在胸部没有扣合,使服装有一定的变形调整能力,扩大了适穿人群,是藏装裁剪智慧的体现。实际生活中,藏装的号码系统非常简单,没有细分,这样的结构使较瘦、中等到较为丰满的女性都能穿着,对各种体型有较好的包容性。

裙身从腰部开始加入拼片,右面拼片的上端为半敞开的结构,只缝合了一半,提供了穿着时需要套过人体最宽部位的量。通过腰带的系结能够调整腰围的大小,可松可紧,增强了服装的适应性。这样的调节结构免去了拉链等开合装置,成衣轻巧柔和,加工简单、降低了对配件的要求,使服装的适应性大大加强,满足了高原人群内穿服装较厚和经常调整的要求。

样衣袍裙的裙身较长,里面一般搭配裤装穿着,即保暖、方便,又美观、整体。上身的内搭可方便地根据天气增减,外面还可加穿外套、皮袄等,方便人们随时调整,适合需要频繁增减衣物的高原气候。

(3)美感的体现

藏袍的系合方式一般为掩襟配合腰带[11]。本样衣采用套穿方式,配合腰部系带,使人体造型更加整体,对丰满的体型有修饰效果。

裙身较长,分量较大,带动衣身下垂,使造型更加利落挺拔,优化了上、下身的比例。

裙摆宽度比腰部略微放宽,穿着时整体轮廓呈A形,为腿部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含蓄地展现了女性优美的造型曲线。

3 结语

藏族日常服装注重实用,适应高寒地区增减服装的机动要求,在尊重传统,传承经典的同时根据需求灵活调整,兼顾功能和美感,满足人们的要求。通过采集的藏装分析,可以发现藏服结构以平面构成为主,号型没有细分,对人体造型的表现比较概括,随着时代变化增加了立体造型意识,在肩线、收腰和领子等部位进行了一定的造型处理。根据功能和美观的需要,藏装会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反应出包容度高、便于调整、简便轻巧、易于加工、注重整体的特点,体现了藏民族独特的造物价值观和审美意识。

猜你喜欢

腰带藏族腰部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我帮妈妈系腰带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世界上最贵的腰带扣
多彩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