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志愿服务影响包容性创新的实证研究
2018-08-25刘芳陈刚2孙彦雯
刘芳 陈刚2, 孙彦雯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马鞍山 243002)
(2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都 611130)
(3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 210093)
1 引言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村和城镇均存在大量的低收入群体, 该群体构成的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the Pyramid, BOP)市场是一个有着庞大基数和可观利润的市场(Prahalad, 2015)。随着传统市场中竞争的愈发激烈, 开发BOP市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不可忽视的迫切问题。
很多大企业采用传统方法——以从金字塔顶层练就的商业模式入手——介入BOP市场, 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这种方法是失败的根源之一。而另一种方法则是在深刻理解BOP市场的性质和要求的基础上, 再围绕这些要求去构建商业模式和管理惯例。一些跨国企业的商业实践证明, 这种新构建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惯例, 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BOP市场遇到的各种问题(Prahalad, 2015)。
包容性创新(Inclusive Innovation)是与“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相伴生的概念, 其目的是通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惯例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善穷人的生活。包容性创新注重创新的参与性和创新成果的分享(陈元志, 2015), 这意味着, 企业在开发BOP市场过程中, 必须学会适应包含众多制度的复杂关系, 与BOP市场各个主体(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和谐相处, 介入市场开发过程, 使其自身和BOP消费者双双受益。不同的团体对企业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异, 可能公开表示敌意, 也可能是愿意合作(Prahalad, 2010)。善意总是容易被接受的, 一些跨国企业的实践表明, 带着服务当地、改善BOP群体生活的目的进行的志愿活动, 能够加速企业获取信息、促进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由于包容性创新还处于理论构建的初期阶段, 企业在BOP市场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其包容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 尚缺乏一般相关的研究分析与说明。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企业需要向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型(王丹, 鲁刚, 2015)。已有研究发现, 企业家的个人努力、企业融资、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企业家精神等(Sonne, 2012;Ansari, Munir, & Gregg, 2012)因素对企业包容性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研究都忽视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作用, Davidson(2009)指出企业只有真正履行其社会责任,不拒绝和边缘化BOP群体, 才能真正挖掘出BOP市场的财富。企业志愿服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 在企业层面探讨企业志愿服务对包容性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使企业获得BOP市场相关信息和资源, 同时, 鉴于企业包容性创新需要了解BOP市场和整合本地资源(邢小强, 周江华, 全允桓, 2013), 本研究将从企业层面探索企业志愿服务对包容性创新的影响, 以及从资源整合与信息获取利用两个角度探索其作用路径。资源整合方面, 企业社会资本是能够被企业利用的现实和潜在的所有资源的集合(Nahapiet& Ghoshal, 1998),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在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 企业与BOP市场相关群体在初期并不会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网络关系, 彼此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依靠相对一致的理念和价值观,即改善当地人群的生活, 企业能够获得社会资本将主要是基于认知的社会资本而非基于结构和关系的社会资本。此外, 企业包容性创新有别于一般性创新, 更加需要企业在价值取向和目标上与BOP群体的接近, 即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志愿服务活动与企业包容性创新关系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信息获取利用方面, 企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识别和抓取外在有用信息并吸收转化为商业应用的能力, 与企业创新息息相关。因此, 本研究拟选取企业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和吸收能力为切入点, 剖析企业志愿服务对其包容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建设
2.1 企业志愿服务对包容性创新的影响
企业志愿服务作为企业鼓励或支持的员工参与的无偿性服务行为, 能够使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提升各项能力, 如工作能力、自主处理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Geroy, Wright, & Jacoby, 2000; Zappalà, 2004;Perry-Smith, 2006), 同时也能提升企业形象、使企业获得更多认同和支持, 促进企业与社区互动、了解市场信息,以及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等(周勇, 鲁金玉, 2011; Cihlar,2004)。
创新不仅受到技术、员工能力提升和消费者需求刺激的影响, 还受到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的影响(Rexhepi,Kurtishi, & Bexheti, 2013)。首先, 企业志愿服务对员工能力的提升使得员工具备创新的基础。企业包容性创新由各个员工的创新共同组成, 员工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员工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创新, 企业志愿服务有助于员工技能提升。其次, 包容性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对BOP市场的理解、先进技术的应用、当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组织结构和惯例障碍的克服(邢小强等, 2013)。企业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BOP群体的认同和支持, 促进企业与BOP社区的互动, 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BOP市场相关信息以及整合当地资源, 进而促进包容性创新。最后, 包容性创新强调了创新的参与性和成果的分享(陈元志, 2015)。一方面, 企业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使受助者解决燃眉之急, 恰当在志愿服务形式能够促使受助者参与进经济活动中, 发挥其资源提供者和商业合作者的作用, 进而推动企业包容性创新(邢小强等, 2010; Mair & Marti, 2007; Murphy,Perrot, & Rivera-Santos, 2011); 另一方面, 员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与BOP群体的直接、广泛接触能够使员工了解到BOP群体的生活现状, 激发其同情心理, 这种同情心理能够促使员工在行为选择时更多地考虑BOP群体, 也即在创新过程中更多地考虑BOP群体因素, 使创新成果能够与BOP群体共享。
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假设1。
H1: 企业志愿服务对企业包容性创新有正向影响。
2.2 企业志愿服务、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与包容性创新
企业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企业关系结构中、能够被利用的所有现实与潜在资源的集合(Nahapiet & Ghoshal,1998), 不同研究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不同的维度,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Nahapiet和Ghoshal(1998)的三维度划分: 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其中, 结构维度关注企业所处网络结构特征, 关系维度关注采用关系手段获取社会资源, 认知维度则关注于企业在关系网络中与其他组织或个体所共有的、相似的认知。
通过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 企业能够与BOP市场内组织和个体形成网络联系。已有研究表明, 市场和非市场化的网络联系有助于企业社会资本的增长(边燕杰, 丘海雄, 2000; 王根蓓, 赵晶, 王馨仪, 2010; Heuer,2011; Pant & Ramachandran, 2012)。尤其是, 企业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是一种为了改善BOP群体生活的无偿的、利他的行为, 与BOP市场内其他非营利组织以及BOP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也即能够提升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社会资本的使用能够促进企业关系网络内的信息传递和知识共享, 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和组织绩效的提升(Yli-Renko, Autio, & Sapienza, 2001)。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创新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周小虎, 陈传明,2004)、提升创新能力(张方华, 2004), 能够减少高技术水平企业的交易成本(郑美群, 蔡莉, 王发银, 2005)。此外, 认知性社会资本是在网络关系中由于价值观念的一致性而获得的社会资本, 追求改善BOP群体生活水平的一致性目标有助于企业与BOP群体间形成信任关系, 利于企业整合BOP社区的资源, 并在创新过程中注重参与性和共享性, 即推动企业包容性创新(陈元志, 2015)。
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假设2。
H2: 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志愿服务与包容性创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2.3 企业志愿服务、吸收能力与包容性创新
嵌入性理论(Embeddedness theory)(Coleman, 1988)认为, 处于嵌入性网络中的行动者之间会产生信息的交换。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 使企业和BOP群体处于同一个嵌入性的网络关系中, 能够增进企业对BOP群体更加深入的了解, 进而有助于企业对BOP市场中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诠释与商业化应用。此外, 稳定紧密的关系可以促进信任水平的提升, 并使企业对现存关系中有价值信息更加敏感(Jiménez-Barrionuevo, García-Morales,& Molina, 2011), 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有助于企业与BOP群体之间产生紧密联系, 推动企业对BOP社区中有价值信息的识别与转化。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获取、诠释和商业化应用有价值信息的能力(Cohen et al,1990), 即企业志愿服务有助于其吸收能力的提升。
技术和消费者需求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Rexhepi, Kurtishi, & Bexheti, 2013), 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息息相关, 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诠释与利用是企业了解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重要支撑(Neergaard,2005)。市场信息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作用(Christensen& Raynor, 2013), Lichtenthaler(2009)认为对市场信息敏感、能够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诠释并利用信息的企业, 能够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细分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Wendell, 1956), 消费者需求和经济运行规律在不同细分市场是不同的。企业包容性创新面对的BOP市场是与传统市场有着较大差异的市场, 在传统市场收集和可利用的信息在BOP市场并不适用。企业对BOP市场信息的获取、诠释和商业化利用能力的强弱, 即吸收能力的强弱, 将直接影响企业包容性创新。
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假设3。
H3: 吸收能力在企业志愿服务与包容性创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综合上述的研究分析, 得到本研究的中介模型, 如图1。
图1 中介模型示意图
3 研究方法
3.1 变量与测量
企业包容性创新: 采用刘芳、陈刚、汪国银和张文静(2017)开发的企业包容性创新量表, 该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共13个题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
企业志愿服务: 将王忠平、史常亮(2013)研究发现的企业鼓励员工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措施转化为李克特5级量表, 共5个题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8。
表1 样本所在企业特征
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 采用Nahapiet 和 Ghoshal(1998)的量表中的3个题项对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进行度量。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1。
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评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水平, 涉及信息如何被发现并被整合, 本研究采用Cadiz, Sawyer和Griffith (2009)的量表, 共9个题项。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
上述测量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 “1-5”程度逐渐递升,“1”表示“完全不同意”, “5”表示“完全同意”。
3.2 研究样本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本研究中相关的数据, 目标对象是同时具有志愿服务活动和包容性创新行为的企业, 问卷由在企业中工作较长年限, 对公司现状、战略都比较了解的企业管理人员填写。对于多少容量的样本是合适的,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侯杰泰(2004)认为研究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至少要保证100-200个有效样本;Gorsuch (1983)认为样本量应是问卷条目的5倍以上, 本研究最终问卷涉及4变量30个题项, 根据上述学者的标准,本研究预期至少需要150分有效问卷。
本次采用现场发放纸质问卷和问卷星电子问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 现场发放200份, 回收181份, 问卷星回收7份, 剔除数据不合理和数据异常的问卷, 有效问卷共162份。本次调查的企业中, 50人以下只有4.9%, 50-199人占9.9%, 200-499人占8.6%, 500-999人占11.1%, 规模在1000人以上企业最多, 占总体65.5%。良性发展和追求更宏大社会目标的企业占比达84.5%。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来看, 本次调查样本所在企业大多属于实力较强, 有能力进行企业志愿服务活动和包容性创新的企业, 这将有利于本研究的开展。
4 研究结果
4.1 信效度检验
为了检验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使用SPSS17.0对162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分析。主要构念的所有条目合并的KMO值为0.85, 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2512.97(自由度为435), 达到非常显著水平(р< 0.001), 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旋转后共提取六个因子(企业包容性创新包含感知活动、诠释活动和响应活动三个因子), 解释的总方差达61.93%, 高于60%, 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接受(如表2)。Harman的单因素检验分析显示, 并不存在解释大部分变异的单一因素。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问卷信度。通过信度检验, 企业志愿服务(CV)、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吸收能力(AC)和企业包容性创新(II)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7、0.81、0.84和0.89, 均大于0.70, 显示各构念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
表2 因子载荷与Cronbach's α系数
4.2 相关性分析与假设检验
(1)相关性分析
为对变量间相关性有一个初步认识, 本研究运用SPSS17.0进行了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企业志愿服务(CV)、吸收能力(AC)、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和企业包容性创新(II)之间均显著正相关(见表3)。
表3 均值、方差、相关系数
(2)假设检验
为了研究企业志愿服务、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吸收能力和企业包容性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式, 通过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方法, 分别就上述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是中介作用模型, 依次将自变量和中介变量进入回归模型。根据变量进入后自变量系数是否显著下降来判断中介作用是否存在, 进而判断相应的路径是否成立。共线性诊断发现, VIF值最大为1.27, 远远低于10表明共线性弱。Durbin-Watson检验发现, 所有模型的Durbin-Watson统计量最小为1.95, 最大为2.08, 都接近于2,说明模型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回归结果见表4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步, 以企业包容性创新(II)为因变量,企业志愿服务(CV)为自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的F值为19.34, 显著性水平为0.000, 表明回归方程显著; 判定系数R2为 0.11(р< 0.001), 回归效果较好 ; 回归系数达到了 0.33(р< 0.001)。因此, 企业志愿服务对企业包容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1得到验证。
第二步, 分别用吸收能力(AC)、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企业志愿服务(CV)进行回归分析。企业志愿服务(CV)对吸收能力(AC)回归模型的F检验值为23.25, 显著性概率为0.000, 回归方程显著。判定系数R2为0.13(р< 0.001), 回归效果较好;回归系数为0.36(р< 0.001)。企业志愿服务(CV)对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回归模型的F检验值为43.17,显著性概率为0.000, 回归方程显著。判定系数R2为0.21,回归效果较好; 回归系数为0.46(р< 0.001)。因此, 企业志愿服务对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第三步, 在第一步因变量对自变量回归的基础上, 依次加进吸收能力(AC)、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看自变量系数有没有显著下降或变得不再显著。
加进吸收能力(AC)后, 回归模型的F检验值为18.35(р< 0.001), 判定系数R2为 0.19(р< 0.001), 回归方程显著 ;自变量企业志愿服务(CV)系数由0.33(р< 0.001)下降到0.22(р< 0.01), 说明吸收能力在企业志愿服务和企业包容性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得到验证。
继续加进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CON)后, 回归模型的F检验值为 21.88(р< 0.001), 判定系数R2为 0.29(р< 0.001), 回归方程显著; 自变量企业志愿服务(CV)系数由0.22(р< 0.01)下降到0.08且不显著, 说明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志愿服务和企业包容性创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假设3得到验证。
5 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实证检验了企业志愿服务对企业包容性创新的积极影响, 三个假设均得到了检验。研究表明, 企业通过志愿服务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包容性创新带来积极影响。同时, 企业开展包容性创新既需要在内提升吸收能力, 又需要在外积累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
表4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5.2 研究结果启示
(1)理论意义
第一, Davidson(200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其获取BOP市场商机, 本研究是对这种影响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打开了企业志愿服务对包容性创新影响的“黑箱”。此外,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于企业志愿服务对人力资源开发、文化、利益相关者等的影响(Cihlar, 2004; Houghton,Gabel, & Williams, 2008), 且缺乏实证研究证明其内在机理, 本研究是对现有企业志愿服务实施效果研究的补充。
第二, 学者们对于包容性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企业家的个人努力、企业融资、企业社会资本以及企业家精神等(Sonne, 2012; Ansari et al., 2012)因素能够对企业包容性创新产生重要影响。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式(如企业志愿服务)对企业包容性创新影响研究较少涉及,本研究拓展了企业包容性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2)实践意义
首先, 为应对传统市场中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拓展具有巨大商机的BOP市场, 这就需要企业包容性创新行为长期有效地开展(Prahalad, 2015)。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志愿服务对其包容性创新有积极推动作用, 企业应该鼓励并支持员工更多地参与到针对BOP群体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尤其是企业目标市场范围内的BOP群体。骆正清和张薇(2013)在研究创业型企业时发现, 企业不断成长和演变的过程中, 企业文化落地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企业需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关爱、利他的文化氛围, 提升员工在志愿意义感知, 对员工志愿服务行为提供更多的支持。
认知维度社会资本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这说明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企业志愿服务对企业包容性创新的重要推动作用, 需要不断与金字塔底层市场中相关组织或个体进行交流、沟通, 运用彼此在价值取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提升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由于目前在BOP市场中的活跃组织和个体主要是出于善意的非盈利组织、政府部门或个体志愿者, 这些组织或个人所开展活动的主要目标便是改善该地区低收入者的生活。要维持并不断提升认知性企业社会资本, 需要企业强化自身服务社会、改善低收入者生活的意识并表达和宣扬出来以获得当地其他组织和个体的认同。
企业不可忽视吸收能力的重要作用, 企业要想发挥信息的作用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吸收能力。BOP市场是与大多数企业说熟知的传统市场具有巨大差异的市场, 企业需要保持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 有效识别和抓取有用信息并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 将这些信息应用于企业创新所需,推动企业包容性创新。
5.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第一,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并采用横向研究设计, 无法全面展现企业志愿服务对包容性创新的影响过程。此外, 本研究主要关注于企业层面, 由于样本收集难度, 所获取的样本容量相对较小, 可能存在偏差。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方法, 或分时点收集纵向数据以明确企业志愿服务和包容性创新内在逻辑关系。
第二, 在研究设计中, 由于企业针对BOP群体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与当地组织或个人所形成的关系并非长期稳定型, 企业通过这个关系所获得的社会资本主要是由于其在价值诉求与目标追求上的一致性, 因此本研究仅仅考察了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在企业志愿服务与企业包容性创新关系中的作用。但企业社会资本还包含关系以及结构维度, 虽然从理论上看其他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志愿服务活动对其包容性创新行为影响关系中起到的作用未必明显, 但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使各种类型企业社会资本所发挥的作用都能够更清晰地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