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研究*
2018-08-25杨圣洁潘佳丽徐月新
杨圣洁 潘佳丽 张 宇 徐月新 卢 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胃功能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俗称 “十人九胃”。在治疗方面,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此方面疾病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具有一定优势[1]。近年来关于针刺对胃电活动影响的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其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探讨[2]。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时段胃电波形频率、幅值的变化,探究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纳入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均为本校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入学的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20±2)岁。既往无溃疡病,无肝、胆、胰病史,无消化道手术史及全身系统性疾病,近2个月内无明显胃肠道不适症状,未服用药物,经五导胃电微机分析仪证实胃电图正常者。
1.2 实验材料 仪器采用EGEG-5D型胃肠电图微机分析仪(合肥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针具采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30 mm×40 mm。
1.3 实验环境及准备 实验前所有受试者均已知晓实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前48 h内合理饮食,避免辛辣、酒、油腻饮食或其他强刺激性食物;检测前受试者禁食禁水8 h以上;检查当日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紧张性精神活动,检测前实验对象安静坐位10 min以适应环境、消除紧张情绪。实验于室温(23.60±2.48)℃,湿度(36.40±5.62)%的安静房间内进行。
1.4 检测方法 受试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用75%酒精擦去皮肤表面油脂,以减少皮肤阻抗。将Ⅰ~Ⅴ导联分别置于胃体 (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3~5 cm,再向上1 cm)、胃窦(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右旁开2~4 cm)、胃大弯侧点(剑突脐连线中点向下1/2处)、胃小弯侧点(剑突与脐线连中点向上1/2处)和十二指肠部(脐与右锁骨中线垂线中点上方2~3 cm);Ⅵ导联为参考电极,置于右手腕部内侧;Ⅶ导联为接地电极,置于右小腿内侧踝部。以0.9%氯化钠注射液水棉球作为电极的导电介质,电极用橡皮膏十字固定。全程不停机连续记录胃电图。
1.5 针刺操作 取穴:双侧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针灸针直刺 1~1.5寸,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每秒6转,共15 s),针刺及行针过程由同一名手法熟练的针灸师进行操作。
1.6 指标观察 分别观察针刺前10 min,进针时、进针后5min,进针后10 min,行针时、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出针时、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不同时段胃电波形频率、幅值的变化,测量记录胃电频率、幅值均值。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数据均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频率的影响见表1。结果显示,除“进针时”外,Ⅰ~Ⅳ导各时段平均频率数值较针刺前有所降低,其中Ⅰ导、Ⅱ导进针后5 min、进针后 10 min、Ⅱ导行针后 5 min、行针后10 min、Ⅲ导进针后10 min、Ⅳ导行针后10 min与针刺前10 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导进针时与针刺前10 min相比频率均值升高,其中Ⅰ导、Ⅲ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操作后5 min、10 min时段内与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胃电平均频率数值相比呈降低趋势,详见表1。进针后10 min、行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行针后5 min相比数值降低,出针后10 min与出针后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针刺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点胃电平均频率参数变化结果(次/min,±s)
表1 针刺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点胃电平均频率参数变化结果(次/min,±s)
与针刺前 10 min 相比较,△P<0.05,△△P<0.01;针刺操作后 5、10 min分别与操作时相比较,*P<0.05,**P<0.01;针刺操作后 10 min 与 5 min 相比较,●P<0.05,●●P<0.01。 下同
导联 针刺前10 min 进针时 进针后5 min进针后10 min 行针时 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 出针时 出针后5 min出针后10 minⅠ导 3.54±0.54 3.75±0.42△ 3.41±0.58△* 3.32±0.43△** 3.54±0.56△ 3.35±0.49 3.34±0.51 3.43±0.44 3.39±0.51 3.34±0.50Ⅱ导 3.59±0.53 3.80±0.61 3.31±0.48△** 3.33±0.90△** 3.63±0.61 3.13±0.52△△** 3.22±0.57△*● 3.64±0.59△ 3.42±0.48 3.37±0.46Ⅲ导 3.41±0.64 3.71±0.51△ 3.37±0.31* 3.25±0.45△**● 3.48±0.61 3.33±0.50 3.32±0.66● 3.48±0.53 3.40±0.53 3.21±0.48*Ⅳ导 3.65±0.53 3.70±0.56 3.47±0.50* 3.44±0.48**● 3.61±0.50 3.44±0.50* 3.41±0.53△ 3.63±0.48 3.57±0.54 3.43±0.46
2.2 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幅值的影响见表2。与针刺前10 min相比,Ⅲ导进针时、Ⅱ导行针时、Ⅲ导Ⅳ导出针时平均幅值升高 (P<0.05或P<0.01);其他各时段与针刺前10 min相比降低;进针、行针、出针后5 min、10 min分别与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相比呈降低趋势;Ⅱ导、Ⅲ导进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相比幅值降低(P<0.05或P<0.01),行针后10 min、出针后10 min与行针后5 min、出针后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针刺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点胃电平均幅值变化结果(μV,±s)
表2 针刺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点胃电平均幅值变化结果(μV,±s)
导联 针刺前10 min 进针时 进针后5 min 进针后10 min 行针时 行针后5 min行针后10 min 出针时 出针后5 min 出针后10 minⅠ导 176.56±52.89 187.52±68.54 147.14±31.45△*150.23±47.26* 177.50±56.69 150.00±42.02*156.85±56.11 177.87±58.37 137.08±36.75△△ 141.56±53.78△*Ⅱ导 160.42±50.95 186.80±59.69 148.56±21.54* 142.32±59.05● 183.42±48.24△ 136.48±30.80*159.29±50.98 159.57±51.41 151.89±45.57 150.82±53.16Ⅲ导 146.73±54.84 190.55±63.46△ 143.08±46.86* 140.89±32.23**● 165.71±69.03 148.62±52.10 144.90±33.25 178.20±53.41△ 161.63±48.48 171.20±56.90Ⅳ导 164.20±54.11 191.50±60.18 147.18±54.44 144.88±44.04 184.02±50.13 147.93±49.12 160.11±49.83 186.76±53.02△ 161.64±46.27 157.60±54.40
3 讨 论
3.1 足三里穴选穴依据及研究概况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所入为合”。经气由此处入深,进而会合于脏腑,故针刺足三里穴可调节胃之功能活动。同时足三里穴亦是胃之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內腑”,故胃腑疾病均可选用足三里穴进行治疗。对此《灵枢》中亦有记载,如“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4]。 此外,《四总穴歌》中“肚腹三里留”的描述,也证实了足三里穴可广泛治疗胃肠疾病。现代《针灸治疗学》教材中[5],足三里穴为胃腑疾病必取主穴之一,临床中亦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胃肠疾病不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现代研究亦从多角度对足三里穴对胃腑疾病的主治功效进行了探讨,如杨小梅等研究发现足三里穴可促进胃肠功能,明显纠正因注射654-2所形成的人为胃肠功能抑制状态[6];另有研究提出足三里穴可促进腹部术后大鼠胃肠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胃泌素分泌从而影响其肠道的蠕动功能有关[7]。英振昊等通过对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大鼠足三里穴给予电针刺激,发现可有效调节其胃、肠表面微循环状况,改善胃肠功能紊乱[8]。此外,亦有学者发现足三里穴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减轻炎症状况,促进急性或运动性疲劳胃黏膜损伤修复等[9-11]。可见足三里穴在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胃肠道微循环、保护及修复胃黏膜损伤等诸多方面均有良效。
3.2 针刺量效-时间相关性 针刺量效-时间相关性主要指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以及针灸效应产生的时间规律。现代研究认为,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呈现一个特定的起落消长规律,此规律对决定针灸施术时间、间隔时间、治疗疗程等具有重要意义[12-13]。现有研究对于足三里穴针刺作用效应的时效规律探讨颇多,因其腧穴本身的特异性,故以胃功能相关研究最为集中。如有研究证实[14],电针足三里穴引起胃内压增强等胃运动兴奋效应的起效时间约在90~120 s区间。此外,席强等以不同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发现在针刺后5、10、15、20 min等不同时段家兔胃电频率均较造模后有所降低,提示针刺具有一定后效应,且以补法为甚[15]。徐翔等以足三里为针刺主穴之一,通过对不同留针时间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的恢复疗效进行观察,发现较长留针时间更为有效,可更好地抑制相关炎性介质的释放,提示了针刺的累积效应[16]。综上可见,现有研究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腑的调节具有累积效应、后效应,但是否具有即时效应,各种效应强弱以及足三里穴作用于胃的其他时效规律仍未明确阐述,故本实验以此为切入点,探究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时间相关性。
3.3 足三里穴对胃电活动的影响 由本实验胃电平均频率变化结果可见,Ⅰ~Ⅳ导变化趋势整体一致,除“进针时”外,Ⅰ~Ⅳ导各时段平均频率数值较“针刺前10 min”均有所降低,可见,空腹状态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电平均频率在整体趋势上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四个导联中,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3个时段平均频率数值在整体数值变化趋势中为3个高峰,可见针刺足三里穴具有针刺的即时效应,体现为对胃电频率的促进作用,这同时提示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电频率的影响为双向调节作用;进针后10 min、行针后10 min与进针后5 min、行针后5 min相比数值降低,可见在针刺操作后的10min内,针刺具有持续的累积效应;出针后5 min、10 min与针刺前相比数值降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电频率的影响不具有明显的后效应。在各时段中仅有进针时频率均值高于“针刺前10 min”,这可能与机体针刺初始时紧张等因素有关,可见针刺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由胃电平均幅值变化结果可见,各时段平均幅值的变化与平均频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体现的更为明显。Ⅰ~Ⅳ导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幅值数值较针刺前10 min段相比大多升高;其他各时段幅值数值与针刺前相比大多降低,但抑制程度较之胃电频率变化有所减轻。
综上所述,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胃电活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以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在足三里穴针刺过程中,即时效应、累积效应均有体现,且在针刺操作后10 min内累积效应持续存在。这为针灸临床治疗胃腑疾病,在功能状态调节、施术时间、行针间隔、留针时间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针刺对机体胃电活动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一个复杂的过程,施治环境、患者针刺时情绪紧张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对针刺效应的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针灸临床治疗中亦应对此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