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2018-08-24黄泉浩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黄泉浩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选择进城务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因此,农村的留守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并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教育方面颇为担忧,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很多教学工作者所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简单阐释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并就如何對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现阶段,我国农村很多年轻的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很多农村小学生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沦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以及亲情,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性格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为其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完善的学习环境,保证其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地接受教育是新时代下赋予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编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此展开一些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分析

(一)性情孤僻。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很多留守儿童只能和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祖父母辈的老人在认识、思想以及教育等各方面都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无法给儿童提供出健全、系统的成长环境。另外,“隔辈亲”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为一传统习惯,很多留守儿童在平时受到极大的溺爱与偏护。这样一来,很多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任性、自私的心理,且一旦离开长辈的照顾进入集体环境又会表现的非常胆小、怕事,久而久之其心理压力逐渐变大便逐渐形成性情孤僻的心理特点。

(二)缺乏自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其对父母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性,故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将父母挂在嘴边并以此来炫耀甚至攀比。然而,很多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切身关爱与保护,在遇到同学讨论与父母有关的话题时经常刻意躲避,再加上其对自身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评价,故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经常表现出缺乏自信的现象。

(三)情感冷漠。由于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与保护,祖父母辈监护人对其的情感方面的变化不能及时的沟通与疏导,很多留守儿童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悲观消极等等。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对同学冷漠,对集体不关心,习惯于我行我素的现象非常常见,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以及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儿童自身的基本状况,如身体、性格、爱好以及学习成绩等等;其次,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如家庭成员、家庭氛围、教育方式、经济条件以及儿童与实际监护人的关系等等;第三,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各种表现,如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其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需要及时的维护与更新,这样方便学校以及教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对其进行及时、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与帮助。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应该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或者进行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方式,以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如此一来,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针对留守儿童开设心理活动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知识性强、趣味性高、操作简单的心理活动课程,并尽量采取游戏、角色扮演或者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调节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己的意志力与自信心等等,由此帮助并促进学生培养起积极、健康的态度与心理。

(四)鼓励并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挑选出情况类似的留守儿童,并将其编排成一个专门的小组,小组的人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需采取循序善诱的方式将小组成员身上存在问题或者其遇到的共同特点暴露出来,并引导其相互之间展开讨论,鼓励每一个学生各抒己见并寻求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由于大家身上的情况大体相似,很多小组成员在讨论时表现的非常积极、认真,这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帮助其解除心理障碍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乎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故应该受到每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要想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农村教学工作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问题存在的根源,再经过认真的探讨与分析,然后从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开设留守儿童心理活动课程以及引导并鼓励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几个方面着手,最终促成农村儿童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文中很多观点都是编者的个人见解,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需要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去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协同策略研究[J].甘肃农业,2017(2):24-24.

[2]段承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6(16):00015-00015.

[3]李成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俪人:教师,2016(6):16-16.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