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8-24李富梅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有效性小学数学

李富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及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教学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够用最少的时间以及精力投入,尽量多的提升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数学中有一些概念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存在难度,但是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虽然很认真的备课,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参照,在教学中并不能按照预期那样进行[1]。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吸收能力等都有差异,在学习知识上的进度也不一样,一些学生在课堂中并不能完全掌握知识,长期如此,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都会受到消极影响,让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都造成了影响。

(二)主动性不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当前有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学生参与的重要性,然而教师身上还是有较大的包袱,因为有顾虑所以不能完全放松,担心这样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缺乏灵活性。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性是很重要的一点,其可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缺乏灵活性。数学课程中有清楚的目标以及统一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教师一般都以这些内容教学为主,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但是课堂缺乏活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这样的教学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消极影响,需要改变这一点。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2]。因此,为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年纪较小,使用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了更好的创设情境,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策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对称图形的图片,如雪花、眼镜、天安门图片等,还可以用动图的方式给学生展示蝴蝶沿着对称轴对折的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对称轴以及什么是对称图形,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可以更进一步的掌握知识点,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二)重视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学习方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以及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使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3]。比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在该学习方式中能够有效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能力,让学生之间可以更好的进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帮助学困生,组内学生可以共同进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使用这一学习方式时需要将自己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科学的设计小组讨论问题,设置讨论时间,让学生可以在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讨论,最后,教师还需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使用探究学习方法,这和新课程要求相适应,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在学习物体重量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把一个物体放到天平上称重,进而学习重量单位“千克”、“克”的含义,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以往教学中教师顾及的一般都是大部分学生,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这就使得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也较大,因此,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提升,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科学的分层,以及结合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策略以及方案,尤其需要注重学困生的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以及效果,这样班级中数学教学质量才能获得整体上的提升[4]。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通过使用分层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升,这对学生激励作用。比如,在学习“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基础性的题目就可以,而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就需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提升,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參考文献:

[1]徐万勇.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5(11).

[2]吴润林.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解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40).

[3]林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2016(16).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