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2018-08-24林美英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数学知识

林美英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编排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领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并用于解決实际问题,达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运用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如何在小学数学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一、让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轻松、有趣。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先出示牙膏盒、牛奶盒、烟盒等,使学生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就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接着再问: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正方体又有什么特征呢?……这样就把生活引入了课堂,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数学与自己周围的事物直接有关,而且明白许多日常用品、建筑物等都是根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来制作的。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并不神秘,使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而且培养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编一个“谁分得多”的故事:中秋节时,妈妈把一个月饼分成相等的四块,小芬拿了1块,小强说:“妈妈,我要2块。”妈妈笑着把其中的1块再等分为2块,然后给小强。这时教师问:“你们猜一猜小芬和小强谁分得多?”这样一问,学生就会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到底谁分得多呢?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用两个学具圆分一分,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得出结论:小芬和小强分得一样多,即=。为什么呢?学生就会感到好奇,增强求知欲。此时教师可以趁机引入新课,和学生一起学习、观察、探究,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与数学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从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形象中感受、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的原形来源于生活实际,是具体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情境表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要根据沿海版教材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对于小学数学,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让数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学有所用、会学能用的数学本领。在教学用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时,教师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巩固新知:实验学校要砌一道长32米,厚24厘米,高3.2米的砖墙,如果1立方米用砖约580块,一共约用砖多少块?学生解答此题时出现两种不同情况:(1.)580×(32×0﹒24×3﹒2)=14254﹒08≈14254(块);(2)580×(32×0﹒24×3﹒2)=14254﹒08≈14255(块)。做成第一种情况的理由是:砌这道墙大约用砖14254块,虽然比准确数14254﹒08块少0﹒08块,但是在实际砌墙时可通过多加一些沙石填补缺0﹒08块的地方。第二种情况的理由是:0﹒08块必须算成一块,不然砌墙就不够砖块。学生的两种想法都很有道理,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又跟现代教学新理念有机结合。

同时,在教学几何知识时,让学生测量本班课室,算一算课室的占地面积和需要粉刷的面积,还布置学生测量自家客厅的面积;学习简单的统计时,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并制成统计表,还让学生根据本班每组男、女少先队员的人数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等等。通过创设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培养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灵活地善于处理教材内容,恰当好处地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当中,又把生活融于数学学习中,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更轻松、有趣。

参考文献:

[1]杨承莉.科学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数学知识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数小正方体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