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2018-08-24冯晓丽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冯晓丽

摘 要:小学生的数学计算不仅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数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打好口算基础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就必须将口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实践证明,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学生的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二、讲清算理和法则,使学生学会正确计算

教学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而学生要想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辅助手段,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

(三)加强辨析,重视感知,比较强化。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以强调,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四)注意反馈,及时纠正,总结规律。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在计算训练中,还要重视帮助学生总结某些規律性的东西,这样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计算,更快提高计算技能。

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一)提供思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在混合运算28+200÷2×5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

(二)加强记忆性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数据,要求学生记熟,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若学生记熟这些数据,对进行分数、小数的计算,对许多几何图形的计算可收到快速、准确之效。

(三)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计算效率

(一)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计算中,还是在考试试卷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计算题中出现错误的现象。这些都是由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差所产生的。因此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基本功。而练这些基本技能时,计算题的内容要全面,要让学生有机会练习有关的各种类型的题目,并都能熟练掌握。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

(二)容易混淆的内容要对比训练。除进行基本的训练外,进行对比练习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效果更好。如: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而小数乘法计算时,小数点不用对齐。异分母加减法要先通分,乘除法不必通分等等。编成对比的题目给学生练,帮助他们区别二者的不同。

(三)新旧知识要交叉训练。在讲解新课的过程中适当练一点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得到知识的迁移。如学生在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练习一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从而让学生体会它们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是相同的。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很多同学计算出错都是由于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因此计算教学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查的习惯。要教会学生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不懈的训练,才会形成技能。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学生“计算能力”的脉搏,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