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08-24张倩文

新一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张倩文

摘 要:教书职业古老而神奇,而课堂是教师导演学生展现的舞台。语文课堂更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众,要千方百计让课堂“活”起来。“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可见,要想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创新,这个“活”字,当处在多么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就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和交流,可以打破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权威。比如我在讲授《促织》时,对于小说中最后一个小情节——魂化促织作了解释之后,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魂化促织不是宣扬封建迷信,而是对统治阶级的谴责?还有学生进而联想提出梁祝化蝶双飞为什么会是对爱情的浪漫赞美?于是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一个结论:魂化促织这一荒诞的情节是在封建专制下人的生存权利被无端的剥夺,人的灵魂被粗暴的蹂躏,人的尊严受到极大的残害的表现。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从而形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合力。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之火也随之点燃。

二、突出教学主体,建立学生心理自信

中学时代是学生寻找自我,树立自尊自信的关键时期。但是传统的束缚学生思维的教学,使得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学生完全信师信书根本不信自己,害怕自己的看法与老师的不同而被否定。因而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有的犹抱琵琶,吞吞吐吐;有的束手无策,语无伦次;有的察言观色,欲语还休;有的进退维谷,缄口不言。他们这种缺乏自信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对教师长久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往往用自己的看法或书上的结论轻易地否定甚至毫不留情地代替他们的意见,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没有心理自信,老师就很难走进学生心灵并与学生做朋友,很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变沉闷的课堂为活泼的课堂,如我在教《庄暴见孟子》指导学生读“与民同乐”的两幅画面时,要求一位学生读出“愤怒”的感情,学生忍住“气”并没有开始读,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认为是不是应该读出‘恨的感情。”我当即引导全班同学品味,表扬了这位学生能敢于质疑。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如果不及时给予鼓励,他的自信心就会随之丧失。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要过早地作出判断。“一个思维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学生思维毕竟不够成熟,他们回答问题也很可能不够准确,但教师要有容忍之心,不要立时给予否定或者不置可否冷落学生。再次是学生性格爱好不同,知识经验积累不一,对一个问题所思考的角度、所持有的观点很可能千差万别,只要合乎课文主题,情理上说得过去,教师就应予以充分肯定。即便学生的理解与教师初衷相去甚远,教师也该寻求学生思维中的亮点,给予适度的赞许和鼓励,并申明允许学生保留不同意见,使学生自信心得到保护。

三、提倡交锋式讨论,激活课堂教学

交锋式的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开启学生的创造心智,使学生的看法明晰化,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也要适时引导,杜绝学生的固执和偏见。开展交锋式讨论的基础是要形成较为明显的意见分歧或对立,只要出现这种局面,就会有同学起来褒贬抑扬,发表自己的见解,便不难形成热烈讨论的态势,而教师在这时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要让自己的看法主导“潮流”,影响学生畅所欲言,并且还要及时难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根据讨论的进展适时进行归纳和提示,使他们较为朦胧的意见逐步变得明晰,使他们激烈冲突的观点渐趋于统一和谐,使他们对无意间忽略的方面加以注意,使讨论的主题变得更加突出集中。

如我在讲授《错字小议》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例子:“作者有机会到大学母校,发现了一个喜人的变化,过去学生宿舍门口屡屡露脸的“遗失启事”被“招领启事”代替了……过去遗失了难找着,以至要贴‘遗失启事”,现在则不同,“遗失启事”贴出来,就有人贴出“招领启事”了。

我把这当作一个“正和误和平共处的例子”,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则短文是出于八一年,正是人们知识和思想的變化时期,“启示的变化”是说“遗失”变化为“招领”,“启示”变化为“启事”。从“遗失”到“招领”,反映了人们知识的变化。这正是短文作者的有意安排,也正是这则短文的精妙之处。也有许多同学赞成短文作者的观点,双方各陈己见,气氛热烈。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把讨论的内容导入问题的核心,让学生的思维趋于明朗化,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和掌控者,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充分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加强课堂的灵活开放性。决不盲目信奉教辅资料的“参考”提示,不跪拜效仿典型的课例,决不轻易对学生“原生态”的已见说“不”。对学生创新思维之念,要全心激发、细心呵护、耐心诱导、诚心肯定、潜心开掘,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课堂主人。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