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助力高中小说阅读教学
2018-08-24宋昌银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为只有“学然后知不足”,产生疑问则是学习必然结果。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开范读设疑、引导学生自读质疑、发动学生互读释疑,对阅读疑问展开全面深入的学习研究,能够快速确立阅读方向,对文本内涵展开深度挖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小说阅读核心,提升学生小说阅读整体素质。
一、范读设疑,创设阅读思维环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时,首先要对小说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做好教情和学情调查,这样才能为阅读教学制定切实可行教学方案。教师设疑是最常见教学引导方式,在具体发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基础,为学生设置梯度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循序渐进学习思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教师在深入阅读基础之上,为学生设计一组悬疑问题,发动学生展开阅读思考:小说写作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吗?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祥林嫂肖像描写有什么特点?祥林嫂过去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最初是什么态度?学生拿到问题后,展开自主阅读学习,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独立思考,并给出个性理解。有学生认为:这篇小说采用的是倒叙手法展开的,给读者制造更多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祥林嫂年轻时勤劳朴实,但后来成为寡妇,遭遇更多磨难,改嫁之后,丈夫死亡,孩子丢失,打击不断,最终没有逃脱悲惨死去的命运。鲁四老爷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和祥林嫂的矛盾呈现阶级性,通过展示其矛盾冲突,揭示当时社会环境,对封建制度展开有力控诉。
教师深度挖掘教材之后,给学生设计一些悬疑问题,成功引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逐渐形成个性阅读认知。
二、自读质疑,调动阅读积极因素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活动,让学生展开质疑,提出个性思维问题,对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也有重要帮助。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给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对文本标题、开篇、结尾等部位展开重点思考,激活学生阅读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建立良好阅读心态。
《项链》学习时,教师发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并根据阅读认知情况,提出个性质疑问题,教师对学生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了质疑问题集锦,以便为进一步学习操作创造良好条件。如:马蒂尔德借项链参与舞会,这是什么样的心理表现?舞会上,马蒂尔德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马蒂尔德的表现呢?这篇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从马蒂尔德身上,我们明白了什么呢?这篇小说情节设计有什么特点?教师对这些问题展开一些提示,并要求学生展开集体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经过一番讨论,逐渐达成学习共识。“马蒂尔德太过虚荣,借项链炫耀自己的美,舞会上成为焦点人物。马蒂尔德有些忘乎所以了,项链丢失是必然结果。”“这篇小说通过对马蒂尔德形象的描绘,揭示了人物个性特点,反映当时社会风气,从马蒂尔德身上,我们也产生了更多感触,人不该讲究虚荣。”
教师集合学生质疑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习,逐渐理清了文本内涵,这是质疑学习的自然选择。学生表现积极主动,课堂学习气氛浓重。
三、互读释疑,挖掘阅读深层内涵
互动阅读设计时,教师常常给学生投放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借助集体力量,深度挖掘教材文本内涵,通过对相关思考问题的积极探索,赢得阅读学习主动权。互动阅读方式众多,小组讨论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精选互读学习形式,以丰富学生阅读学习认知渠道。
在阅读《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展开阅读讨论,每一个小组设计一组悬疑问题,让其他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学生听说要设计问题让其他小组讨论,顿时有了参与熱情。经过一番阅读讨论,各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悬疑问题,教师进行一番筛选,确定了问题系列:老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一次又一次地与鲨鱼搏斗的?老人的大鱼最后只剩残骸,他被打败了吗?题目《老人与海》有什么含义?老人硬汉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开始,教师给出一些针对性指导,对各个小组问题解决情况给出点评和总结。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集体阅读质疑和释疑活动,给课堂教学带来丰富选择,学生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逐渐形成个性学习认知。小说篇幅较长,给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发动学生展开集体阅读,为阅读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小说阅读教学引入先行设疑教法,符合学生阅读学习思维发展规律,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的要求作为重要指导,不断展开教学创新实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以提升学生小说感知能力,顺利建立小说阅读认知体系。
宋昌银,湖北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