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绽放魅力

2018-08-24范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嵇康荷塘月色荷塘

高中语文课堂如果能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文字现实化,还优美文章以本来的面目,将语文课堂中无限的魅力与活力全方位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运用这一方法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语文素养。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谈几点看法。

一、做好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背景调查

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古代或者现代的文学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创作时间离现在比较久远,时代背景与文化也与现代生活有较大差异。当学生面对这些作品时,有时会出现不能理解人物的行为或者其中故事情节的现象。而高中生的文化积淀恰恰要通过这些跨时代、跨民族、跨语言的作品来完成。因此,语文老师注重和学生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文学作品和作者开展背景调查。

以《水浒传》为例,在学习或者阅读相关作品的时候,学生往往对小说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一些社会风俗很不理解,这也就妨碍了他们深入理解作品中描绘的场景或者意义。所以,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施耐庵的相关资料,以及作品对应年代的社会背景,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也可以搜集各时期文学评论家对《水浒传》的点评与分析,以辅助学生理解小说剧情,对人物特质形成更好的认知。经典小说中往往隐藏着伏笔,字里行间穿着主线或副线,为了深入了解经典,更好品味经典小说的文学性和历史性,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就必须要做好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背景调查。

二、设置问题型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要想让高中生深度融入课堂,教师就必须使用学生的理性思维,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换位思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问题型情境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山穷水尽”的情境,学生不得不去思考,设身处地地思考。。

比如针对《陈情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引导。

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故事背景。第一步是引用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当中的地评论:“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向学生抛出问题。第二部便是在呈现“及山涛为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这样的文学评论,给学生提供思考方向,并引导他们得出一些结论,包括但不限于:“嵇康所处的时代政治上非常黑暗”“嵇康因为不愿意为腐朽的朝廷服务而被杀”“嵇康拒绝的主要原因时‘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其次,结合上一部的结论探索李密拒绝做官的原因,其中备选答案有:“确实需要照顾祖母”“担心做官卷入派系斗争”“心中抵抗新朝”。最后再向学生抛出最终的问题,嵇康与李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也面临相似的情形,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但最后的结果确是李密得以善终而嵇康死于非命,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他們信中内容的差异吗?那嵇康又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摆脱厄运?

三、利用反向思考,培养逆向思维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理解文本还只是完成了学习的第一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反向思维,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文章,化解思维危机,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加强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朗诵音频,并同时放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陶醉在“荷塘月色”当中。朗读完成之后教师便向学生提问:“听完《荷塘月色》的朗诵,你们觉得文章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学生的回答往往集中在描述美丽的景色。这时候教师在问“荷塘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吗?让我们来看一看”随即展示当时荷塘的实拍照片。在反映的时候教师可以同步解说:“其实朱自清写作的时候正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所写的荷塘也正是清华园内的荷塘,而当时的荷塘其实只是一滩死水,周围有寥寥几棵柳树。”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反差,形成巨大冲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使他们更愿意去学习、去了解。这种情境的创设方式可以很好的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本,也有助于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精彩。

总的来说,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激情、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散发了无限魅力的课堂教学中。要持续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和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范杰,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嵇康荷塘月色荷塘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荷塘
嵇康
荷塘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