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
2018-08-24宋裔桂
宋裔桂
摘 要:中职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要求,提高學生就业的质量,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突出就业导向功能,以适应就业需求开展教学,提升适应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本文将对以就业为导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促进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教育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教学都不能偏离这个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确保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就业、适应社会,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和深入研究的课题,而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无疑为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多是以应试为目的,教学内容多局限在教材的内容,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没有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在应试教为导向的情况下,学生既不能深层次理解专业知识,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必然和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计算机教学未能实现与专业和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了解计算机行业需求,探索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和调整,重点加强计算机教学中的社会实践、跟岗实训、电脑组装、硬件维护、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等实用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工作岗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为日后的进入社会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职业素质,保障“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施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进企业,在企业中调研,掌握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应先有一桶水,利用暑假期间,笔者到当地一家有名的传媒设计有限公司实践学习。在公司实践期间,受到公司领导及员工的热情接待,我以一个学生的心态,抱着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员工的指导和要求。按照公司制定的实践培训计划,了解了影视制作的一般流程,亲自参与学习了前期策划、脚本写作、现场拍摄、后期制作等,同时了解了摄像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摄像的各种角度、构图、场景及注意事项,操作学习了Edius非线性编辑软件和After Effects特效制作软件,还参与了“魅力澄海”评选活动的拍摄与制作。
经过六周的实践,让我收获很多,切实了解了企业对设计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学习了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和应用,我更是在寻找授课教学过程和实际操作过程的不同点,为设计专业下一步的专业课程教学做准备。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毕业后的学生如何顺利就业?这些疑问似乎有了些回答,从学生学设计的角度说,设计是很有用处的。
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有了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服务于教学。教师本身应不断优化能力素质结构,尤其是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现实需要,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调整教学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导向”意指职业学校为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及时求得就业岗位,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人力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岗位需要进行培养。
为满足社会市场发展需求,中职学校教育要把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挂钩起来,所以,“以就业为导向”围绕社会、市场、企业的需求去设计培养方案,让学生具备完成职业的能力素质,是职业教育本质意义所在,历史使命所在。
当今企业要求学校真正培养出“为企业所需,为企业所用”的人才,也就是应聘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性技能,更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初步踏出校门,准备就业的学生,尤其是中职生,缺少的正是项目实践经验,这就导致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人才的供给不能匹配企业的需求。招进来的中职生需要企业给予一定时间的岗位培训,否则他们的专业知识太陈旧,通常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并且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岗位培训。一般中职生来了以后,很难单独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完全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必须由老员工手把手传授。企业最需要的是能够长期为企业服务的,为企业踏踏实实工作的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中职教师要在确保理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求,更加突出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多给学生上机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更多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同时,在制定计算机教学目标时,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是因(上接第35页)为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学生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自学能力,才能始终站在计算机行业知识的最前沿,如图像处理软件的教学,目前的中职教材一般还是PhotoshopCS版本或PhotoshopCS3版本,但是最新的PhotoshopCS6版本已经推出,新增了一些强大的功能特性,增强了图像处理效果,学生在不断努力学习下能提高专业应用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此外,中职计算机教学还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纪律观念、岗位责任心等,中职学校只有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同步培养,才能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采用项目教学法,是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有效方法
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和关键,计算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就业。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突出学生在计算机实验、计算机实训和计算机动手操作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做计算机课堂的主人,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活动,树立实践教学主体化思想。而要真正地达到这样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中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是一体化教学有吸引力、有实用价值,并扩展到使教育与育人相结合,项目教学法主张在教学中把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相应技术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项目的讲解、分析、制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内容。
在Photoshop的教学中,会涉及到磁性套索工具、渐变工具、魔棒工具、自由变化工具、选框工具、滤镜效果处理等多种图像设计技术,如果教师单纯进行理论性的教学,枯燥、难懂,显然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当地主产业产品为教学内容,如像本地主产业为玩具、工艺品,教师可以提供一款玩具产品,让学生一起讨论该产品的特点、适合哪年龄段的儿童,如何为产品设计外包装盒,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利软件进行设计玩具包装盒。同时,教师也可以引用学生活动相片为素材进行斑点处理、相片裁剪、更换背景,调整图像色相及饱和度等等,通过项目学习和实际应用来提高了学習热情,也学到了实际应用技能。这样学生会更扎实的掌握该软件的技术能力和更好的挖掘学生创造潜力,学生以后能更快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的必备素质和能力。就业视域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立足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以致用,对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起学生所学与就业市场接轨的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素质,进而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好的适应计算机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艳辉.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2]黄雪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