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护理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2018-08-24丁建民
丁建民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中医护理学科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医护理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中医护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下文针对中医护理的现状与其在实践中的改革对策做了一些思考,以期促进中医护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中医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育;现状;对策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急需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这对于中医护理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学校和教师紧随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中医护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是现阶段中医护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实际教学中,中医护理教师要开创新型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对教学体系加以改革创新,为中医护理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医护理教育之现状
(一)师资队伍建设还比较滞后。就现阶段而言,中医护理教育专业的很多学校的主讲教师都是西医院校毕业的医护人员,因而其本身对于中医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中医方面就缺少系统化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将教学内容简单传达给学生,进行宣讲式的照本宣科教学。相对于西医教师队伍,学校更加缺乏具有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育方面的教师。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还未完善中医护理教育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缺乏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与评价考核体系,管理方式落后。因此在学校中,管理机制存在不足,医护理教育成果显得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学校开展有效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改革,突出中医护理教育的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学习中心有些偏差性。受到传统教学思想与学习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中医护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是中医护理课堂的主导者,也是中医护理知识的传递者与讲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与吸收者。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够占据中心位置,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片面地追求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方面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并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二、中医护理教育之对策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聘用教师时,应着重考虑其护理操作技巧是否熟练、中医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与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素质与责任心。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此,学校应构建系统化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培训体系。在评价中医护理教学质量时,学校可以采用双向或者多向评价法。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内容为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度,学生评价教师时主要着重点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等。
(二)优化与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教师在设置中医护理的课程体系时,应该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中西医,既强调整体,又凸显中医特色,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依循整体护理理念设置课程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强化对人文护理的学习。第二,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大就业市场,强调中西医结合。第三,优化中医护理的教材内容,编写完整所需物品、每一个步骤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操作流程、评分细则等,促使学生有条不紊地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构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提高中医护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二,在中医护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医护理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中医护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出来。第三,中医护理课堂教学中就要把学生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课堂角色转换,为学生努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从而真正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中医护理课堂。总之,构建学生在中医护理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可以提高中医护理课堂教學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优化教学与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优化教学与评价方法,营造一个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分析病例,使用生活化教学法来分析生活中突发疾病。教师只有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变换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提升。此外,在进行考核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操作考核或者教师提问等方式来测试学生认知、发现以及创造能力。
随着经济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中医护理教育改革也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在严峻的教育形势下,我国学校与教师只有不断改革中医护理教学的方法并提高其现代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中医护理类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锦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5):46-47.
[2]王健红,莫新少.中医护理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