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实录
2018-08-24曾照军
曾照军
一、情境导入
(2018年是《背影》诞生93周年,《背影》相关课文插图循环配乐播放)
二、背景提要
师:重庆一中举办了“中国好父亲”暨现当代文学史上我最喜爱的父亲形象评选活动。大赛组委会对候选人朱鸿均(朱自清的父亲)是否该入选存在较大争议。请同学们通过探究《背影》中父亲形象帮助其入选。
三、助选环节
(一)大赛组委会为每一位候选人都准备了一份参选手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候选人(朱鸿均)的参选名片补充完整。
生:中年的父亲——差使交卸,母亲离世,东奔西走;
师:父亲的中年是不顺的,遭遇了太多的变故。那他的老年又如何呢?
生:老境颓唐,大去不远!
师:至此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父亲的一生,但就此说他是一位中国好父亲,大家觉得理由充分吗?
生:不充分!
(二)请同学们接着完成下面的“中国好父亲”评选表。(尽量使用原文词句)
师:很好,同学们很快就从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生:老师,不对,无论从上面的经济、颜值、行动、言语中任何一项来看,似乎父亲都不是那么完美,怎么能说他是中国好父亲呢?
师:这位同学反应很快且读书具备大胆质疑的精神,但上面的指标内容所反映出来的父亲真的是不完美的吗?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
1.请同学们用“‘父亲尽管经济惨淡,但___________”的形式说话。
生:父亲尽管经济惨淡,但他依然乐观坚强的面对。从第2自然段父亲的话“事已至此,天无绝人之路”可以看得出来。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这句话仅仅只是表现父亲的乐观坚强吗?
生:我觉得这句话还可以看出父亲的坚韧、隐忍,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可以看出:父亲这个时候处境很糟糕(失业、丧亲、举债…),只是在儿子面前他选择隐忍这一切,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强作坚强来安慰、鼓励儿子。
师:解读的很深入,通过联系上下文,读出了潜藏在语言背后的深情!
生:父亲尽管经济惨淡,但他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积极地改变这种困境,我从中感受到了父亲对这个家庭的担当和责任。课文中多次写到父亲近些年在外谋职,东奔西走。
(总结:尽管父亲的经济状况不好,但父亲的积极、乐观、坚强,父亲的坚韧、隐忍,父亲对我深沉的爱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2.从色调的角度谈谈父亲的颜值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父亲的穿着基本都是冷色调(黑色、深青色),給人一种很凄冷、很单薄的感觉,形单影只地行走在这个冬日里,不禁令人心酸、同情。
师:确实如此,这种基调似乎笼罩了全文,可课文中依然有两种色调,是那么的耀眼,给我们以异样的感受——
生:我找到了:一种是紫色,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一种是朱红色,父亲为我买来的橘子。
师:找得又快又准,那么对比这两类色调,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在寒冷的冬季,父亲自己穿的是布衣服,而给儿子准备的是高档华丽的紫毛大衣,特别是在家庭经济状况极其糟糕的情形下,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爱超越了爱自己,一件紫毛大衣寄托的是父亲一份沉甸甸的爱!
生:这些朱红色的橘子犹如冬日里熊熊燃烧的火焰,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是父亲的真情付出,让这朱红色赋予了情感的力量。
师:关于这两种色调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的弟弟(朱国华)是怎么说的——
(幻灯片)“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桔子,就是金桔子、银桔子也不稀罕。然而,此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桔子便不同寻常了…此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
——朱国华
总结:所以这里的紫色和朱红就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犹如冬日里的一把火,驱走了严寒,带来了无尽的温暖,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听读课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的片段(注意与原文相比,老师作了哪些改动?)
听读内容: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扶着上面,两脚再向上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生:我听出来了——老师作了三处改动。
师:那下面我们就来品味原文几处划线词语(改动处)的表达效果。
(幻灯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扶)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生:探,有试探的意思,侧面说明了月台很高,父亲要想下去不是轻而易举的。而俯是无法体现月台之高,动作之艰难的。
生:攀,再现了父亲两手一起向上用力的样子,而扶是一种水平的状态,用在这里是不准确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不了父亲的吃力的状态。
师:可见作者的用词不仅追求准确,而且意蕴丰富;可这里作者是想展现父亲吃力的一面吗?原文作者用的是什么词语呢?
生:原文用的“努力”,我明白了——尽管艰难,但是父亲不会表现出吃力的一面,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这件事,而这努力源于对儿子深沉的爱!
生:相对于抬,缩说明父亲想爬上月台是很艰难的,再次印证了月台之高,是一种双脚够不着月台,反复尝试,很无力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老迈,生命的脆弱,读来不禁让人心疼、让人感动!所以作者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总结:这一上一下之间,这努力与无力之间,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爱父的艰难。但这艰难与脆弱中所迸发出的父爱足以感动一代代读者。
师:让我们放慢思绪,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段。(读的时候尽可能还原情境,感受这份艰难的父爱——)
(幻灯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言由心生,语言是解读一个人内心的重要密码,可这篇课文中父子间的语言交流似乎很少、很短,你能读出只言片语中的深刻意蕴吗?
(1)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师:请同学们揣摩父亲说这句话时的语气?
生:父亲这句话不仅说得短,而且说得很轻松,从上面的一个“只”字就可以看得出来,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师:确实话说得很轻松,但父亲在说这句话之前,又作了哪些思想斗争呢?是不是想得也很轻松呢?
生:显然不是,父亲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可以说作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本已——但——踌躇——终于”,在送与不送之间,父亲不断地在纠结…,可以说这个决定下得一点儿也不轻松呢!
生:“再三”“甚是”“颇”“再三”这些词语都为父亲不用送我,找足了理由,可经历了多次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越是纠结,越是踌躇,越是曲折,越是能体现出父亲对我的爱!
师:正是在这份思想斗争、这份踌躇、这份纠结中凸显了这份父爱的博大!下面就让我们读出这份潜藏于踌躇中的父爱——
(幻灯片)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看见我……
師:如果将括号中父子离别时的这句话删掉,大家觉得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父亲是内心深处是极其牵挂疼爱儿子的,从他没走几步就回过头来可以看得出,如果删去了这句话,似乎父亲对儿子的牵挂到送别时就终止了,一句短短的“到那边来信”就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由此时延伸到了彼时,由此地延伸到了彼地。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会时时刻刻牵挂着远游在外的孩子。一句简短的叮嘱,蕴含的是父亲对儿子不尽的牵挂!
(3)“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师:不同于前面的言语,这是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可以说是一句无声的语言。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父亲的话语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
生:父亲一方面说自己身体平安,另一方面又说自己膀子疼痛;仅仅只是膀子疼痛,举箸提笔不便,父亲就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了。
师:似乎父亲显得有点矛盾,有点儿夸张。结合父亲的一生来看,这时的父亲与少年、中年时期的父亲有何不同?
生:少年的父亲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中年的父亲尽管遭遇变故,但依然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坚强、、乐观隐忍得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与重担!而此时的父亲似乎在向自己的儿子示弱,往日的强父,此时变成了一个弱父!
师:如何认识父亲的这种变化?
生:早年强大的父亲在这时示之以弱、示之以病、示之以死,一方面流露出了对于生命流逝的无奈,对于死之将至的惶恐;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出盼望儿子回来看望自己的想法。
师:是艰难的岁月,是生命的常规(肯定会变老,走向死亡)一点一点销蚀了父亲作为一个传统中国男人身上的“自尊”,让一个处处、时时以强者自居的父亲开始变得弱小,变得开始依赖自己的孩子。所以从父亲的这种变化中似乎我们可以窥见一个传统中国男人的生命历程,直到今天这种“自尊”似乎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大家如何评价这种“自尊”呢?
生:我觉得这是中国男人身上的优点,他们永远以强者的姿态出现,有责任,有担当!我以后也要做这样的男人!
生:可任何人都有脆弱的时候,生命总有衰老、走向尽头的那一天,与其到了那一天才去悲伤,我觉得男人在生活中适时示弱也是可以的,并且是智慧的;而作为我们做子女的则更应该去多多地理解、体谅、关爱我们的父亲!
(三)评选小结:结合前面对“父亲”人物形象的探究,请同学们为“父亲”参选拟写一则推荐语。
(生之推荐语略)
师之推荐语——
朱鸿均对儿子充满了爱,这种爱不同于水乳交融般的母爱,是一种无言的爱、有隔膜的爱,植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含蓄之爱,而且这种爱一直在延续、传承……并呈现一种父性之美的同时,又隐现了一种父性之殇,我们每个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似乎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这种情感俨然已成为父子之情的精神代码。
四、结束语
师:至此我们绝对有信心帮助候选人(朱鸿均)入选中国好父亲!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再次重温这位中国好父亲的形象。
(此教案获“第11届全国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