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语言文字深处的魅力

2018-08-24何新华王洋洋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4期

何新华 王洋洋

文本细读原是新批评理论下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借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对作品的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进行透彻的解读。“文本细读”首先要“细”,阅读时,应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进行文章探索,从而获得文本体验;其次是“品”,即在体验、感悟之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作品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透过字面去品味字后的“故事”;最后是“悟”,即在细读、品味的过程中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用意。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为例进行文本细读。

一、品味关键词句,找准切入点

阅读文学作品时,总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字、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这切入点犹如照相、摄影时寻求的最佳角度,又如技术高超的画家在纸上最关键的一笔。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品味关键词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要让学生理解《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1.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

2.“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3.好好的葫芦怎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问题1: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

分析: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探究,一心想要葫芦的人并没有得到一只葫芦,从而引发悬念。分析主人公种葫芦却得不到葫芦的原因,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问题2: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思考“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的意思。

分析:“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是说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不关心叶子上的蚜虫。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原话,认真品读关键词语,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朗读,以此作为切入点,为下面教学内容作铺垫。

问题3:好好的葫芦怎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葫芦怎么会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呢?他在做什么呢?通过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本进入二、三自然段的学习。

二、抓住细节描写,挖掘文本深意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值得发掘的点。[1]文本细读应从细节入手,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推敲,要细细体会作者用意,在此基础上,再挑出具体描写细节的字句,挖掘文本深意,唯有此,才能确切理解文本主旨。

案例片断1:

师:“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葫芦。”这里的“谢”可以理解为“谢谢”的意思吗?

生:不可以,是说花凋谢了。

师:理解正确。“挂”字可以理解成种葫芦的人把几个小葫芦挂在葫芦藤上吗?

生:不可以,是说葫芦长出来了。

分析:二年级学生识字的核心是建立字词的概念,准确理解字词的意思。结合文本阅读识字,不仅能牢固地建立起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也能在语言环境中促进思维发展。

案例片断2:

师:“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这句话是邻居劝种葫芦的人做什么?

生:治蚜虫。

师:邻居为什么劝他治蚜虫呢?

生:因为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上的蚜虫一心只想着葫芦,这是邻居劝告的原因。

师:种葫芦的人喜欢葫芦,重点强调了哪个字?

生:“盯”字。

生:不对,是“光”字。

生:“光”字说明他十分喜欢葫蘆。

分析:结合具体的细节语句理解字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学生在理解了

那个人想要得到葫芦,就要先治一治叶子上的蚜虫,不然是得不到葫芦的,从而也体会到句中的“光”可以理解为“仅仅、单单、只是”的意思。

案例片断3:

讲授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默读划出表示形状的“细长”;表示颜色的“绿、雪白”;表示数量的“满、几朵”等,认真体会这些字、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如: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这句话里蕴含着长与短形状的对照,绿与白颜色的对照,多与少数量的对照。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文本插图,并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自己看到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和雪白的小花是什么样儿。学生通过观察色彩鲜艳的插图,再自由描述,能加深对葫芦藤、叶子和小花的深刻认识,也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把握整体结构,细读文本内容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完整的结构,教师要善于把握串连内容的结构线索,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我要的是葫芦》线索是“变”。刚开始葫芦藤上的叶子、葫芦长得怎么样?过了几天,葫芦藤上的叶子、葫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案例片断4:

师:结合所学内容,我们得知,因为叶子长得好,所以葫芦才长得可爱。可是小葫芦怎么会变黄而且一个一个都落了呢?种葫芦的人在做什么呢?他不是很喜欢葫芦的吗?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并找出答案。

生: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不关心蚜虫。

生:邻居让他治蚜虫,他不听邻居劝告。

师:请找出种葫芦的人不治蚜虫的句子。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上了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怕什么?

生:‘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种葫芦的人认为几个虫子不治没关系。邻居劝他,他也不治,所以小葫芦才会掉的。

生:因为叶子长了蚜虫,种葫芦的人不治蚜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分析:通过文本整体结构的变化对比,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能发现种葫芦的人得不到葫芦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治蚜虫,也能明白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

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小葫芦的命啊?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你没有治蚜虫啊!

生:听邻居的话治治蚜虫,小葫芦就不会落了。

生:叶子与葫芦是连在一起的。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不会生长。

师:假如“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种葫芦的人会怎么做呢?小葫芦还会一个一个落下来吗?”请同学们续写一个新的故事。

分析:让学生续写故事,能促进学生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什么地方,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知道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也能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探究文本背景,培养良好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使文本细读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需要把握文本背景。背景是语言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告诉我们植物生长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关注结果,不在意细节。[2]在探究文本背景的基础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既能理解文本内容又能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培养学生的语感靠读,探究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靠读。因而,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地读、深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意蕴。课文中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可是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地落呢?带着质疑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重点抓住人物语言进行朗读体会,这样既能把握文本意蕴又能提高良好的语感。

案例片断5: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面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同学们觉得老师画的叶子多吗?为什么?(教师出示图片)

生:不多。因为葫芦藤上有很多的叶子,老师画的太少了。

师:课文内容是怎么表达的呢?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生:藤上长满了绿叶,老师画的不够满。

师:哪位同学可以把这个句子朗读的生动一些?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声音不够响亮)

师:声音再大一些,感情再丰富一些。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动情地朗读)

师:不错,叶子越读越多了,请大家一起再读一读。(教师边引导学生朗读边画叶子)

生齐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声音嘹亮,感情充沛)

师:读得真好!这样又多又密的叶子才是“长满”,大家瞧一瞧,花谢以后,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它们好看吗?

生:好看。

师:只有葫芦藤、叶子、小花长得好了,小葫芦才能长得好,现在大家夸一夸这棵漂亮的小葫芦。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话可以体会到?

生: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哪个词表达了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生:每天,看几次。

分析:在品词赏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懂得了句子的含义,一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让学生体会到葫芦藤、叶、花的美,反复朗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案例片断6:

师:有一天,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种葫芦的人根本就没把叶子上的蚜虫放在心上,课文中是怎么表达的呢?

生:“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長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种葫芦的人盼望着小葫芦能长得更快些,更大些。哪位同学能把这种期盼读出来?

生:“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深情地朗读)

师:读得太好了。可是邻居怎么对种葫芦的人说的呢?

生: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师: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

生:惊奇。

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奇怪地)

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肯定地)

师: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是怎么说的?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什么意思?

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不屑地)

生:种葫芦的人只关心葫芦。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这句话,并品味句中的深意。

生:齐读。

分析: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先让学生弄清楚叶子与葫芦的关系,了解到要想葫芦长得好,得先给叶子治蚜虫的道理。“什么”一词应读出不服邻居的语气,语速稍快;“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是个反问句,应用高升调读,并且“治”字读重音;“我要的是葫芦”表示自信、肯定的感情,应用降抑调读,并且“葫芦”一词读重音,二字之间有微小的停顿,简短而有力。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获得更为深刻的语言感受。

总之,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对文本进行了细致阅读,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理清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诚然,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有很多,如朗读、默读、速读、略读等,教师只要抓住文本细读的关键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品味语言,就一定能够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对话,从而主动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窦桂梅的阅读课堂[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97页.

[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1%E8%A6%81%E7%9A%84%E6%98%AF%E8%91%AB%E8%8A%A6/6708726?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