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的三点思考

2018-08-24唐惠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信陵君文本教师

唐惠忠

文本解读是通过语言媒介来接受信息、感知体验和获得美感的阅读,是集知识能力、鉴赏水准、逻辑思辨及人文精神于一体的一种阅读方式。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保留自己最初阅读的体验与感受;二是教者,重点考虑文本的价值,教学所需达成的目标;三是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来阅读,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

文本解读自有其规律,下面试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例,谈谈对文本解读的三点思考。

一、读懂是前提,读出主问题是关键

加达默尔指出:“文本不会像一个‘你那样对我讲话,我们这些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我们自身使它讲话。”[1]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灵活驾驭课堂、引领学生深入展开对话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教师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这是常识。但有些教师备课中偏偏不是先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及其他各种资料,然后再粗读文本,甚至根本不读文本(尤其是对自以为熟悉的课文)。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各种来自教学参考书的结论充塞头脑,却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比如刘鸿伏的《父亲》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活生生的‘这一个”专题的一篇课文。因文章主体部分是叙写父亲送“我”去千里之外的高等学府入学的一段往事,故而很多教师教读这一文本时,往往将作品主旨错解为“歌颂父爱的伟大与无私”(如江苏某位著名特级教师2011年11月18日在“江蘇省第二届‘苏派名师‘先说后教‘大众评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该文,其“教学目标”仅仅设定为“体味苦涩、温馨而无私的父爱”,相关教案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2期);也有的教师注意到该文还“表现了以父亲为代表的一代农民的艰辛与贫苦”,这种解读虽然进了一步,但与作家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意义仍有很大偏差。笔者在备教该文时,经反复研读,发现文末处“我永远像山一样挺立的父亲,是我生命的路碑”这一句,才是文本真正的核心句,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段:

【片段1】师:“路碑”也就是路标,起指示方向的作用;把父亲比作“生命的路碑”,意在表明他是“我”人生之旅、奋斗之路的指路人。那么,这位难以成为“保护神”的父亲,又怎么会是“我”“生命的路碑”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细读作品开头两段。

(1)先看第1段。作者称父亲的一生像“土地一样宽厚纯朴”“你是这样崇拜土地与文化,我也一样地崇拜文字和父亲”。“崇拜父亲”也就是“崇拜土地”,事实上,往日的“我”并不崇拜土地,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生1:第6段的“我忽然感到这种声音的另一种韵致,它们不再有从前的沉重忧郁”和第14段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深深地怀念那宽广的绿野和清新的晨风,那只能在故乡才有”,这两个句子可为佐证。

(2)接下来又写:“这十多年来,在许多落寞失意的时刻,在客地清凉的鸣箫中,父亲一生中许多的片断和故事,总是那样苦涩而温馨地演绎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独自一遍遍地体验人生的凝重,生命的悲苦欢娱以及至善至美的人间亲情。”对于这一长句该如何理解?

生2:这是从体验“人生的凝重”“生命的悲苦欢愉”和“至善至美的人间亲情”两方面点出了父亲精神、情感上对“我”的影响,给“我”的教益。

(3)再看第2段,作者把父亲放在大山、月色、大江、田野这样的背景中,主要表现了哪些内容?

生3:重在表现父亲生活的艰辛、清贫与知足,他与艰苦环境博弈的勤劳、坚强,以及他是劳动的好手。

生4:文段中的“跋涉”“舞出”“逼开”“野谣”“解脱”,这是父亲直面苦难的诗意写照。

【片段2】师:我们进一步思考:联系“土物”“保护神”“路碑”,尤其“路碑”这一比喻看,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生5:理解并感恩父爱。

生6:更准确地说,是感念一辈子务农的老父亲的影响,感恩养育了自己的那片土地。结尾处说出了写作本文的主要思想:“为父亲,为自己,也为那养育过我的故土,我把所有翻开的日历都当做奋进的风帆。”这就明明白白地说出,是父亲和故土给了他奋然前行的意志与力量。

生7:另外,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穿“一身只有走亲戚才穿的灰布衣”,“家里很穷”便“只在地摊上买了几个凉薯”,父亲的口袋里只“藏着五十元钱”……这些叙写反复昭明,自己的父亲是一代农民的代表,其命运非常沉重和十分艰难。这些描写中充满了作者的忧伤和悲悯,也让读者为之焦虑为之忧思。

特级教师曹勇军指出,文本解读“不仅要求教师能准确理解把握文本的意思,还要求教师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体会,对文本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并富有想象力地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为教学方案设计奠定基础”[2]。换言之,文本解读时不仅要把文本中有价值的素材挖掘出来,更要依据教材结构和课程需要,抓住其中的重点难点,展开对象化、过程化的想象,聚合提炼出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基本素材,把文本转化成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过程。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在于设计出一两个思维含金量高的主问题——所谓“主问题”,按照余映潮先生的说法,就是“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3]——以启思、导学。比如《<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一文,故事性很强,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却也容易偏重于了解情节,而忽视了对传主本质特点、心灵世界的探视与挖掘。作为教师,在帮助学生扫除了“言”方面的阅读障碍后,可专门抽出一堂课,借助有价值的主问题与有深度的探究活动,来透视传主形象,鉴赏文本的丰富意蕴。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书面完成作业:分别用一二句话,概括信陵君其人及侯嬴形象。同学作答中有偏差的认识,主要包括:

①信陵君有德无才——他能够礼贤下士,但在危急关头缺乏智慧,“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②信陵君好功爱名——他经不起平原君的激将,为维护自己所谓的“高义”之名而出手救赵。

③信陵君自私——为了亲情,竟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取小义弃大义,上演了一幕触怒秦国的惊险剧。

④侯嬴一开始不直接把计策告诉公子,这是他故弄玄虚,借以显示自己的高深。

⑤侯嬴策划窃符救赵这一行动,对信陵君讲的是“义”,而对魏王来说却是不“忠”。

课堂学习时,师生先合作探究“从迎侯嬴、窃符救赵等情节中,可看出信陵君是怎样一个人”。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给出补充资料(“……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信陵君援助赵国不仅仅出于亲情,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魏国的利益——他十分清楚赵、魏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然后合作探究“从策划到实施窃符救赵策略的过程中,可看出侯嬴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侯嬴“固知公子之还”、公子为晋鄙而“泣”,以及文末的“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从“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转为“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可见魏王最终认可了信陵君的做法,说明侯嬴这一计策是有利于魏国的。留到课后的思考题是: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侯嬴表示要自刭,信陵君为什么没有反应?综观整个教学进程,主问题“信陵君与侯嬴形象辨析”使课堂步步推进,驾引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终至高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切认识到:经典作品的经典性也许就在于文本本身所呈现的许多意义空白,这使我们的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但是,只有紧扣文本、品味语言,才能发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而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把握传主形象。

以上实例,很能说明主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作为阅读教学的聚焦点,它能引导学生瞩目一点,集中研讨;作为课堂上一系列探讨、学生一句句分散发言的带有提升性质的閃光的总结,则能使学生不但在认识上获得升华,在情绪上也受到激励。

二、注重比较——有效解读的一把钥匙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注重比较,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放在一起,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文本的本质特点与个性色彩、作家的艺术匠心就比较容易理解、把握了。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是最容易激疑的,它至少能让人产生“有何不同”和“为何不同”两大疑问,进而开启学生多角度审视文本、深入研究问题的心智。注重比较,相关注意点主要有二:

(一)选准比较的点。进行比较,首先要选好比较对象,确定好比较点(比较的范围和方向),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文本中发现它们在内容、形式上存在的各种联系,并抓住主要联系,这样才能选准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点。例如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后,将它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作对比研读,就能强化对文学家“以声喻声”“以形喻声”“以典喻声”艺术手法的认知,并明确以下区别:《琵琶行》主要是用叙述笔法,依弹奏顺序进行描写,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李凭箜篌引》不表现时空顺序,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全诗十四句中有七句描述音乐效果,用了四个神话传说,意境扑朔迷离;《听颖师弹琴》则主要写诗人自己听琴的感觉,也用了比喻、夸张,但未用神话传说,也属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二)追求一定的深度。选好比较对象,确立了比较点之后,要通过分析、对比,找出阅读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以便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获得新见解。例如《一个人的遭遇》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同为战争题材的小说,整体研习这两篇作品,可以把两位主人公放在一起作比较,也可就两种有差别的写法加以比较。从主人公形象角度说,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但索科洛夫是悲伤的,小伤兵“我”则显得麻木。原因何在呢?其间有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因素,更有外来因素的作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而“我”深受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思想蒙骗、毒害,根本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本质。通过比较,学生对不同性质的战争就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就能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又如《雷雨》是现代文学中版本差异非常突出的一部作品,人教版原教材、人教版课标教材《雷雨(节选)》皆取自1978年版《曹禺选集》,苏教版选的是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的《曹禺全集》,有研究者曾详细剖析了“两个版本中第二幕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部分”的多处差异(如苏教版比人教版多了“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这一句台词),提出“差别看似不大,但意蕴完全不同”[4],具体涉及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人物心理与情感的把握等方面。阅读中多作一些这样的比较分析,对作品的理解无疑会更加深刻。

三、超越文本的个性阅读——让解读闪现智慧之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语文教师来说,没有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解读,就无法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所谓观点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事实上,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毋庸置疑,选入教材的文本均属文质兼美的佳篇,但是,不等于说解读文本时就不能带着批判的眼光质疑文本,或根据自己的感悟补足文本中的某些论断。也就是说,教师自己(也引导学生)既走进文本,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感受、储存文本信息,又能超越文本,在审视、质疑、争鸣、补充中体验阅读的快感、成功的快乐,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林清玄的《可以预约的雪》,是一篇结构谨严、曲径通幽的精短散文。文章主要谈人生的变与不变,直面生命里的“常”与“变”,作者提倡的人生态度是:(1)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2)对“变”中的“常”(眼前的“美”)全心投入,懂得欣赏;(3)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永远保持预约的希望(对人生不悲观失望,相信还是有可能预约到美好的)。不难看出,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变”,只取了“变故”这层意思;作为一篇“不那么依赖逻辑”“更多的是依靠作者的感受力,从感受出发,有所领悟,得出结论,或者,没有结论”[5]的议论性散文,重在展示自我对人生的感悟,笔下文章具有一种“感性的力量”。但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还可依赖逻辑,针对“变”(变故)、针对“变与常”展开一番理性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着意指导学生补足文中的说法。学生发表的意见有:(1)我对“变”(“变故”)的思考——有些“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变老),而有些人生变故需要自我反思,总结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因“变”而失去了的美好之物,还应该努力找回来。(2)也谈“常”与“变”——在我看来,“常”体现的是一种满足于庸庸碌碌生活的不思进取的心态;“变”,则意味着创新、突破与超越。我们应大胆地从安逸的“常”态中走出来,积极地求“变”、求“好”,以追求卓越人生和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加达默尔著、夏镇平等译《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曹勇军《略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年第10期。

[3]余映潮《说说“主问题”的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7期。

[4]郑可菜《不同版本<雷雨>的片段比较》,《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09年第1期。

[5]丁帆、杨九俊主编《现代散文选读·第六专题导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猜你喜欢

信陵君文本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鸡鸣与狗盗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唐雎说信陵君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信陵君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