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
2018-08-24杜和林
杜和林
摘 要:目的:研究在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中职院校中护理专业中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并且一班为观察组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二班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结果: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职护理解剖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职;护理解剖学;教学;翻转课堂;实践;应用
一、实验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实验对象。选择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中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一班分作为观察组,二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当中均有47名学生,且都是女生,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15.78±0.48)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16.08±0.50)岁,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成绩等的基础资料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1.教学方法。对照组使用的是传统教学的方式,教师依据教材来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在讲解知识,在课后制定了预习及复习计划。
观察组使用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课前准备:在上课之前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设置组长。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开制作视频,并且视频中应该包含一到两个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教学视频来进行自学,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观看标本及模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一部分的知识,并总结问题。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来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并进行沟通。其次,课中知识内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解答学生的问题。之后要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或者是教师讲解等的方式来理解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最后要對教学进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最后,课后知识拓展: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在课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激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等,记录学习笔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评价指标
①考试。在课程结束之后应该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
②评判性思维。使用评判性思维调查量表来评价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主要由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等的方向来评判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在干预之前及干预之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相应的调查数据。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O统计学软件来分析调查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经过考试我们可以发现,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65.3± 7.52,观察组的平均成绩为76.8±6.83。两组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对比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在干预之前两组的评判性思维与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之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为(309.38±17.57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结论
(一)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对比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可以发现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比较弱的。在干预之后,观察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其主要原因就是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仅需要被动接受知识,并不需要主动的探索创新,这对于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是不利的。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其在课前可以利用自己的分析能力进行学习,在课中的讨论、质疑则是提高学生不能认知成熟度的一个重要过程。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积极的进行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翻转课堂提供了很多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了很多的信息化资源,例如:教学视频、人体解剖学图集、数字化虚拟解剖教学平台等,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课程管理服务平台、信息交流软件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及效果。
(三)对于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第一,要重新构建课堂,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了解在课前怎样知道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要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视频,同时还应该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教学任务;第二,教师要掌握课堂。不管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中内化阶段,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依据设计的教学方案来进行学校,因而,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前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在课中应该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来进行二次备课;第三,构建评价机制。教师应该由多个方面来评价学生,寻找学生的优点。这些与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改革教学观念,才可以实现课堂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志云,王栋,杨土保.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