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备”中来
2018-08-24黄莉萍
黄莉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天,一位有着33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都听得入迷而忘了记笔记。课后,人们问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老师回答:“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
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好课不是简单地、富有技巧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将知识融入到教师的生命体验中,让课堂浸润着生命的气息。这样的课需要教师用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来准备。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我的每一次备课尽量做到四个“立足”:一是立足长远。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对待今天的备课,备课就是在为未来作储备。也许你今天的准备没立马派上用场,但请相信一定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或地方;二是立足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关注学情才使得教学有了实质上的意义;三是立足文本。文本是教和学之间的媒介,基于文本并用好、用足才能发挥其效能;四是立足亮点。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亮点,就像戏剧一定要有高潮一样。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执教《云南的歌会》一课的备课心得。
一、追根溯源“备学情”
备课需要老师将理想的课程和文本的课程通过个人的理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最终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课程。所以,再好的备课如果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情,也只是纸上谈兵。在备《云南的歌会》时,我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备学情。
1.普适学情。
首先,弄清八年级年龄段学生的群体特征,包括他们现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水平。除了平时自己观察和积累的对八年级孩子的了解外,我还通过查阅心理学资料进一步明确:八年级孩子14岁左右的年龄,正值青春萌动期,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翻开课本,与七年级相比,八年级增加了物理学科,且每门课程的内容都要深得多﹑难得多,有学生不免会产生畏难情绪,感觉学习上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时间一长便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方面大多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在备教学环节、提问等方面时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对课文在教材位置的分析,了解八下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存储。《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围绕民风民俗这个主题来选取课文的。就民风民俗方面的文章而言,翻阅七年级上、下册两册语文书,除了七下第四单元围绕“艺术”主题选材的《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等课文和本单元有点相关联的地方外,学生对民风民俗的课文实际上是第一次接触。这就要求老师在处理课文时要更细心、更周到,要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关注平时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使他们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获知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2.地域学情。
身处不同地理位置,即便是同学段的学生,学情也不一样。在与上课地点距离遥远、不便与学生见面的情况下,我通过会务组联系到学校,从学校老师口中大致了解到上课点学生的相关情况。比如,学生生源整体情况,班额情况,学习状态等,后来我发现自己得到的信息非常重要。这所学校有别于它校的不同之处是:这是一所近五千人的大学校,班级是七十多人的大班额。生源是来自全县的最好生源,但班级因人多而自然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室里使用的还是电子白板等。这些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对教学起点、教学梯度、设问难度、提问方式和人数、教学互动等方面的预设,对形成一份切合实际的教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广收博取“备资料”
我打过一个比方,上一堂好课如同烹制一道美味大餐,品尝的是学生,准备食材的是老师。在搜集准备食料的过程中,“面”要全,“量”要丰,“手法”要新,最后的“味道”才会特别。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研读作者。
孟子曾说: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可见通过研读作者,理解作品是很好的一条渠道。
为全面了解沈从文,我在百度百科上仔细阅读沈从文的人物生平、人物轶事、个人作品(包括小说集、散文集、学术著作、相关传记、书法等内容)、作品风格、人物评价、后人纪念等内容,以备不时之需。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鄉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
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湘行散记》《鸭子》《旅店》及《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遇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女儿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沈从文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年病逝于北京。
由此可见,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沈从文在近代的文学地位:民国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沈从文是中国的托尔斯泰。其实两人的创作风格迥异,精神信仰也不相同。但二人共同点是,对劳动人民都怀有深厚感情。托尔斯泰赞赏、敬佩农民,甚至自己亲自下地干活。沈从文则喜欢文物,钦佩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2.研读作品。
作为文学家,其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作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生有着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页空白。
我重点读了《从文自传》,《边城》(之前就读过一遍)和学术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对其各类文体的作品再一次加深印象,对其创作风格再一次明了。
3.研读云南。
一是了解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云南境内东面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面紧靠西藏自治区;境外西南面与缅甸接壤,南面和老挝、越南毗邻。有8个边境地州市、共26个边境县市,与3个邻国的6个省(邦)32个县(市、镇)接壤,边境线全长4060公里,其中11个县(市)与邻国城镇隔江(界)相望。这样的区位条件,决定了云南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从陆上通向南亚、中东和东南亚的门户,史上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当印度洋和环太平洋温热的季风与欧亚大陆干热的季风,在云南这块错综复杂的高原地貌遭遇,便有了“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的气候特征。也蕴育了云南多样的动植物基因,让生活在这块大地的人民,民族风情斑驳陆离,异彩纷呈。
二是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民族多:全国56个民族,云南有52个。景点多:著名景点如四季如春的昆明,风花雪夜的大理,高原水城丽江,如梦似幻的泸沽湖,巍峨壮丽的梅里雪山、神奇的香格里拉,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等;特产多:盛产普洱茶,三七(文山),纸核桃,过钱米线、云南白药等等。这些可能都是教学中会用到的资源。
三是了解云南的文化特色。通过阅读杨寿川的《云南特色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较全面地了解了云南众多特色文化中富有个性的35个专题。这些专题涵盖了云南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充分反映了云南文化所具有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特质。歌会就是云南的特色文化。
4.研读歌会。
通过百度百科进一步了解到,“歌会”又称“赶坡”“赶坳”等。是侗族等少数民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交界的罗蒙山等山区。2011年5月23日,“歌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农历立夏前十八日举行,周围百里以内会唱歌的侗、苗、瑶、汉各族男女青年、会聚一堂,以歌寻找意中人。会上还有斗画眉鸟、斗鹌鹑、斗鸡或作买卖的,也有前来看热闹和听歌的。“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描写云南歌会风俗的文章。
5.研读案例。
信息社会,网上的优秀案例非常之多,学习别人的案例有四个好处:一是通过阅读有可能触发灵感,让自己的备课思路茅塞顿开;二是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减少无效劳动,缩短备课时间;三是发现他人问题,扬长避短;四是在他人基础之上,致力于创新。我研读的有一等奖教案、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示范课教案……各种不同的教案不下于一千个网页,但闭目深思,能夠让人眼前一亮的教案却寥寥无几。但也正是这个筛选的过程,让我有了灵感的火花。
三、抽丝剥茧“备文本”
1.研读课题,理出教学纲要。
标题是文本的眼睛,通过解题就能揭示标题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起到带动全篇的作用。云南的歌会是偏正短语,“云南”是地域限制,“歌会”是中心词,顾名思义是一种聚会式的唱歌,是作者会浓墨重彩的内容。由此拓展,歌会的形式、场合、人物、相应的表现手法等都应该是教学的具体内容。通过解题,结合对文本的研读,我以纲要的形式理清了课文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我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二是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真正魅力;三是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由于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可能存在陌生感,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一是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二是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难点是:品味体会“山路漫歌”的写法。之所以将它确定为难点,是因为此段美其名是写歌,实质并没有写赶马女孩所唱的歌,一直在写由呈贡进城时的一路美景。这种抓住景物特点,调动多种感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描写的手法,以及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力极强,使这幅立体自然的画卷美不胜收。但要学生理解并学习这些手法,自然是有难度的。
2.研读文本,突破教学难点。
那么,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从写法入手有难度,那就从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入手。云南人民能歌善舞,具有独特的风俗美,这种风俗美与特定的环境、当地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能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关系,就能突破难点。我设置了三组环环深入的问题。第一组问题是:第四段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与赶马女孩唱歌有关系吗?通过研读,让孩子们明白这些景都是具有灵性的,和作者、和女孩的多种感官相通,动静结合、声色相融。赶马女孩面对如此美景,心中充满喜悦,情动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怎能不情不自禁的纵情歌唱呢?而带着美好情感唱出的歌即使声音沙哑、即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依然悦耳动听。于是引出第二组问题: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唱一首什么样的歌?目的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还想营造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在想象中身临其境,体验在宛如画卷的环境中,当地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欲望,理解赶马女孩子热情、奔放、好歌性格的形成和环境有着根本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民俗的形成与环境、人物的密切关系。第三组:回过头来看,作者写自然环境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收口的问题,是为了将环节回到线索上来。
3.咀嚼文字,寻找贯穿线索。
备一堂课也像写一篇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为防止自己教学时将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我像往常一样,努力在文中寻找一条可以串得起整堂课的线索,这条线索或许是一个词,一个句子。起初,我找到了课文的第一句“云南是个诗歌的家乡”,作者为什么说是“诗歌”呢?明明只写了“歌”。通过反复咀嚼明白,自己之前搜集的资料都说明云南是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作者在文中是在“诗意地表达云南的歌会”。我寻找的第二个词是“意思”这个词,作者在文中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其实,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显然,这里的“意思”也是一个线索性的词。就在我准备抓住“意思”入手时,“发现”一词进入我的视线,原文中被编者删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自然“引诱”作者放弃原来的工作,是作者新的“发现”,《云南歌会》不就是作者的发现么?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一项又不是作者的“发现”呢?从发现“生活状态”到“生命状态”;从赛歌、漫歌到传歌的逐步深入,都是作者的“发现”,而我正好带领着孩子们随同作者的笔触一道来一次心灵的旅行,去发现我们课堂上该“发现”的东西,于是我正式将“发现”作为线索,将整堂课预设为一次“发现之旅”:“发现云南歌会与其它歌会的区别”,——“发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发现‘活人的生命形态”等三个环节。未尽之意,让学生自己再去发现。
4.品读课文,探究作品主题。
一是“传承说”。要探寻本文的主旨,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到《云南的歌会》是沈从文的鄉土民俗作品。何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理解了民俗的含义,我们再来了解为什么在语言文字不发达的少数民族,人们热衷于歌唱和舞蹈。因为这是民族文化、文明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课文中的金满斗会就是最好的佐证。沈从文从小就钟情于少数民族文化,他是在用文字记载这饱含浓郁乡情的文明和人们特有的生活。
二是“自然说”。对于一个文本,既要关注其原生价值,也要关注其教学价值。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很大。在思想上,他不但将西方许多思想拿来用于创作,同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他作品的思想里占有最美好,最重要的位置。《云南的歌会》为我们呈现的就是云南人民原生态的歌声、歌会和生命的活力,作品尽力为我们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今天这个忙碌功利的现实人生背景之上,文本彰显的鲜活滋润的生命形态,对孩子、对成人来说都会起到启发和教益的作用。我们更要将眼光投放到学生的未来,让孩子明白“生命”“活力”是最本质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创造生命,让鲜活的生命立于天地之间。
上述两种说法我认为都有道理。
下面是我执教《云南的歌会》的整体教学思路:
(一)导入课文:课前播放徐千雅的歌《彩云之南》,提问导入。
(二)整体感知:浏览课文,一句话概述全文内容。
(三)探讨研究:开启发现之旅。
之一:发现与其它歌会的区别——唱歌即生活
【全班行动】——运用六个问题推动“发现”的全过程。
1.请问,课文中谁在唱歌?
2.除了人,还有谁也在唱歌?
3.这些人和鸟都在哪些地方唱歌?
4.他们唱歌的内容和方式分别有哪些?
5.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云南的歌会》的特点吗?
6.生活在云南这样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之二:发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
【男女比拼】——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第四自然段,说出自己的“发现”。若学生没有发现下面的问题,可以引导或者补充。
1.第四段写了哪些么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与赶马女孩唱歌有关系吗?
2.假如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唱一首什么样的歌?
3.你现在明白作者写自然环境的目的了吗?
之三:从“活人”的生命形态看唱歌——生命
【小组讨论】——出示PPT,分组讨论完成对主题的“发现”。
1.作者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编者在节选课文时删掉了:“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吗?沈从文认为的“有意思”指的是什么?
2.沈从文在文中讴歌了哪些“活人”?他们是以哪种生命形态出现的?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完成句子:
“这是 的生命”,横线上可以填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倾听各自的看法,穿插“个读”。
3.这样的场面真让人感到温暖。但是有个疑问,他们一唱就是三天,难道他们没事可干吗? 齐读找出的句子或者段落。
4.在云南,人人都是歌手,他们也忙生计,但他们有忙里偷闲的时刻。这一刻,他们完全属于自己,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生命是张弛有度的。所谓“一张一弛,方显生命本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也用一个字来谈这些“活人”留给你的印象,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插入汉字教学:出示PPT,上有“歌”字起源的动画,了解“歌”的本义和引申义。
(四)总结结束:课快要结束了,可是同学们的发现之旅并未结束,要真正读透一篇文章,下去之后还可对课文字词句进行更深入发掘。如果大家愿意去阅读一些沈从文先生的传记及代表作品的话,你一定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礼记·学记》里讲:“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实,备课和上课也同样是一个教和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唯有不断把精心备好的课用于教学实践,然后知不足,再用心改进,不懈创新,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如开头历史老师的课堂一样,呈现出万千气象,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