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的艺术
2018-08-24潘国标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谆谆教导,学生恹恹欲睡;或者老师有老师讲,学生有学生聊,两者互不相干,无法联系,教学分离,成了两条难以交合的平行线,严重地影响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如何解决中职语文的教与学相分离,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呢?根据自己从事中职教育多年的观察、分析,结合专家、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能想方设法引发学生思考,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性
(一)引发学生思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
引发思考,教会思考,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做法,对于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中职学校一些基础差、不喜欢文化科的中职生,他们普遍存在着懒于思考、不会思考的现象。
为什么“引发思考,学会思考”如此值得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探根究底、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咋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他甚至说:“教师的艺术在于善于教会学生思考。”
(二)思考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推动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在两千多年前已被认识、重视,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起点,也是推动他们积极学习、奋发向上的一种推动力。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搞好中职语文教学,就必须善于引发学生思考,教会他们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的语文教学收到实际的效果,否则,上好中职语文课,提高中职学生使用语文的水平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引发中职学生思考的艺术
教师的引发作用,是在其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的手段和方法,不需施加压力而自然地引起学生对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达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因此,要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其关键是找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艺术手段。
(一)激疑启动学生思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中职语文教师如能处处激发中职生产生疑问,激起其求知欲望,就能引起思维器官的积极活动,有助于他们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发学生思考呢?笔者认为,“激疑启思”是一个好办法。在学生的心理上引起疑窦,有疑窦产生求索的指向和动机,促使学生迫不急待地从事学习,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因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稍加点拨、开窍,智慧之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在讲中职语文教材上册第一课《我的母亲》一文时,讲到对待鸡蛋挑骨头的姑母,母亲没有反抗过;姑母死后,一个从没有见过面“侄子”要来分家产,母亲也二话不说连姑母养的一个肥鸡也送给了他,这样看去母亲是一个软弱怕事的女人。但面对穷凶极恶的联军“鬼子”,母亲面无惧色坐在墙根下守护着自己的家。我问学生这样写是不是有矛盾呢?这个疑阵一布下来,立即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循着文章的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得出:母亲是一个宽厚善良、坚强倔强人物形象。母亲在姑母和“侄子”面前懦弱,是宽厚忍让的表现,在“鬼子”面前坚强,是母爱超越了恐惧的表现。这样闪烁这智慧的思考和回答,就这样激发出来了。
(二)巧问触发学生思考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谙熟发问技术。阅读教学的全部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如何运用巧设提问,笔者认为,这个“巧”字,应表现能否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上,能否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上,能否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上。
如教《哦,香雪》一文,在上该课时我考虑到爱情这个话题对于青春萌发期的中职生来说是比较敏感的,于是我就这样巧设了几个问来引起学生思考:香雪和凤娇两个山沟的小姑娘都与高大伟岸的城里人“北京话”有交往,她们都暗地里喜欢他吗?为什么香雪无意中知道“北京话”有了爱人后感到委屈呢?是得不到“北京话”的爱情而感到委屈吗?这“委屈”说明了什么?这三个问题,有趣而具体,又抓住了人物性格发展线索,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很好地触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并在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真正领会人物描写的意义。这些问题虽然小而具体,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去认真阅读并努力思考一下才能得到答案。由于学生要阅读思考,开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课堂上,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假设发展学生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假设提问是通过假设课文中没有或课文情节发展看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或情景而提出的疑问。假设提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创造性,独立的想象,达到一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老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呢?筆者认为在课文有想象空间的地方进行引导,如小说的教学,可在关键的情节处引导学生与作者安排的情节发展相反的方向补充情节。
《荷花淀》是中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小说描绘了冀中根据地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突出了妇女们在抗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及成长过程。教学中,妇女们的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精神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讲课文期间,我是这样假设提问:水生嫂等妇女划船去探望在地区队战斗的丈夫不遇,在归途上遇上了鬼子的大船,假如被鬼子追上了,情节会怎样发展呢?当她们被埋伏在荷花淀的地区队救下来后,假如又被大队的鬼子包围,她们会怎样做呢?通过思考想象,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还有《啊,香雪》一文,香雪用四十个鸡蛋换铅笔盒,香雪告诉她娘后,她娘会说什么呢?假如香雪按照“北京话”意思在他的亲戚家过夜,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通过假设提问,在已有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很容易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在想像加工中,能力不断得到了升华。
(四)悬念激发学生思考
悬念,是给人们心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感和心情。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而这当中有一种最好的方法,就是创设能够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的悬念。
在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上,善于运用创设悬念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要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心理,使他们带着一种心理的期待情境去从事学习。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启迪智慧的目的。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项链》一文时,在讲课前提出这样的问题:用十年的汗水钱筹一条假项链的款,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这样的人是过着怎样的人生的呢?一下子就把学生阅读课文找答案的欲望点燃起来了。在学生找到答案后,老师又马上抛出第二个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悲剧的?假如她丢失项链后直接向朋友说明情况又会怎样呢?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发对问题的思考,最后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样的过程,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成功的。
(五)争论推动学生思考
课堂上的争论,为中职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流的时空,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会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地去寻求自己的独特见解,智慧的火花竟相迸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堂需要争论,需要它不断引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因此,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锻炼他们大胆发表个人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培养他们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如何引发学生的争论呢?引发学生争论的途径有很多,笔者认为最基本的途径可以对课文作者的描述的质疑,可以是对老师讲课的质疑,还可以是对同学回答问题的质疑等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争论,只要引导得法,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辩论,提高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在讲《荷塘月色》里关于月下的荷塘这一段时,有学生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提出异议,他认为,既然流水被叶子遮住了,一些颜色都看不见,又怎知道荷叶下的流水的脉脉情感呢?这样写,岂不是有矛盾?这是引导学生争论的好契机,我首先要大家通过查词典或上百度了解“脉脉”的意思,然后问大家:流水能不能用“脉脉”来修饰?有部分同学支持提出疑问的同学,但也有不少同学认为作者用“脉脉”是正确的,他们认为“脉脉”是一种情态,不用看的,只需要细心感受的;但反对意见者认为;连看都看不到,又怎能有感受呢?面对这种局面,我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索性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引导两派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争论,在学生的争論过程中,我及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注意句子中的“脉脉”两字。经过争论,两派意见得到了统一。用争论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作者内心世界的认识,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思维。
从事职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教学相分离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要我们勤于调查、多于研究、善于总结,就能探索出更多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的手段,为中职语文教学打出一片新天地。
潘国标,广东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