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秀学术搜索在焊接领域检索中的重要性

2018-08-24

电焊机 2018年7期
关键词:板栅助焊剂公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0 前言

在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过程中,检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注重检索是以“三性”评判为主线、以权利审查为主导的全面审查工作的内在要求。审查员在检索现有技术时,为了实现全面检索,避免漏检,不仅要检索专利数据库,同时也要检索非专利库,并且对于某些领域和某些类型的案件,加强非专利库检索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焊接是现代制造业中最重要的材料成形和加工技术之一,焊接技术的应用遍及几乎所有的工业制造领域。现代焊接技术在19世纪出现,并在20世纪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新的焊接方法如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焊、电子束焊等相继出现。而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才初具雏形,中国的第一部专利法于1985年开始施行,此后才有中国专利文献,而此前关于焊接技术的文献均是以学术论文、会议论文、图书等形式发表公开。所以,对于焊接领域的检索,非专利文献检索必不可少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于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焊接专业[1]。经过60多年的发展,焊接学科日臻成熟,相应的图书出版不计其数,包含了焊接领域的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设备、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等,是焊接领域检索的重要资源。以读秀图书搜索为例,书名包含“焊接”获得2 328结果,目次包含“焊接”获得25 642结果,压力容器、船舶制造、钢结构生产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图书也会大量涉及焊接技术。所以,充分全面的检索应当包括对于焊接领域图书的检索。

读秀学术搜索已收录我国成立以来出版的中文全文图书和题录的80%以上,其中全文图书占70%,是检索中文图书的最重要数据库[2],同时也具备期刊文献和专利文献检索等功能。在此主要论述读秀学术搜索在焊接领域图书检索方面的应用。

1 案例分析

1.1 检索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焊接技术是一门相对发展成熟的技术,因此焊接领域的专利申请多为改进型申请,同时中小企业的申请量占据国内申请的相当比例。中小企业大多对焊接技术的研发有限,加上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施行不久,对专利申请特别是授权条件不甚了解,通常申请专利的初步做法是将生产实际中使用的焊接设备/工艺撰写成专利申请文件,这意味着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并不明显甚至是本身是现有技术,而这些现有技术在众多图书中都有所记载,对于此类申请利用图书检索可以迅速锁定对比文件。

1.1.1 案例1

(1)权利要求1。

一种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高频振荡器、喷嘴、钨极、电阻和直流电源,所述高频振荡器两端连接直流电源,高频振荡器的负极连接钨极,高频振荡器的正极连接电阻;所述喷嘴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相对称,喷嘴具有内腔和外腔,内腔与外腔相隔;所述钨极伸入喷嘴的内腔并对准喷嘴的底部出口;工件对准喷嘴的底部出口;喷嘴内腔引入惰性气体。

(2)检索思路分析。分析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等离子焊接装置,结构如图1a所示。根据权利要求限定的特征,喷嘴、冷却水进出口等均是等离子焊接装置必然具备的部件,初步判断本申请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并不明显,考虑首先在读秀中进行检索。

(3)输入关键词:等离子焊接、振荡器、喷嘴,在获得的结果中优选焊接领域较为权威且内容详实的工具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著的《焊接手册—焊接方法与设备》[3],其在介绍等离子弧焊装置时公开了与本申请十分接近的弧焊系统(见图1b),将其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案件在二通后申请人同意审查员意见。

图1 案例1

1.1.2 案例2

权利要求:

(1)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是所述助焊剂包括如下质量的原料:焊接助熔剂3~5 kg,腐蚀剂 300~500 mL,洗净剂 9~11 mL,稀释剂 5 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焊剂包括焊接助熔剂4 kg,腐蚀剂400 mL,洗净剂10 mL,稀释剂5 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助熔剂为一氢溴化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氢溴化肼质量为4 kg。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剂是氢溴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溴酸质量为400 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溴酸的浓度为47%。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稀释剂为纯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质量为5 L。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板栅用油性助焊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助焊剂的配制方法:先用稀释剂纯水5 L溶解4.0 kg一氢溴化肼,然后缓缓加入浓度为47%的400 mL腐蚀剂氢溴酸溶液,然后加入10 mL洗净剂,搅拌均匀,再加入纯水稀释至10 L。

检索思路分析:本案例记载了一种用于蓄电池板栅焊接用助焊剂,且权利要求限定的数值范围不大,此类申请在专利库检索分类号和关键词都容易确定,但是经过专利库充分检索未获得可用对比文件,然后尝试在非专利库进行检索,CNKI、万方检索同样没有获得对比文件,最后在读秀进行尝试检索。

以助焊剂、腐蚀剂(氢溴酸)为关键词检索获得对比文件《铅酸蓄电池工艺学概论》[4],其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耳利用铸焊机焊接时所用的助焊剂配方(见表1)及其配制方法:先用5 L纯水溶解4.0 kg一氢溴化肼,然后缓缓加入400 mL氢溴酸溶液,然后加入10 mL洗净剂,搅匀,然后稀释至10.0 L。即该图书公开的内容与本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及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均相同,可以评价权利要求(包括配制方法)的新颖性。可见,利用读秀学术搜索进行检索可以避免漏检,读秀学术搜索应当属于焊接领域最低检索范围。

表1 铸焊机用助焊剂配方

1.2 检索公知证据

《专利审查指南》[5]的第二部分“实质审查”的第四章“创造性”规定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方式之一就是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并给出了公知常识的示例: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者教科书或者工具书等披露的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强调证据意识,用证据作为公知常识依据能够使申请人信服审查意见,提高审查效率,避免因为是否为公知常识而产生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延长审查程序。焊接领域因为学科的普遍性,教科书、工具书数量众多,公知证据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公知证据的检索。案例3如下。

案例3涉及一种助焊剂手工分配方法,其发明构思是利用开口和焊盘对应的钢板(模板)手工刷涂膏状助焊剂,使助焊剂在刮刀作用下沿钢板滚动,从钢板开口漏印到下部基板对应的焊盘位置处。一通后申请人合并权利要求,并在意见陈述中指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至少包括:(1)钢片的开孔的尺寸与封装芯片基板的焊盘的尺寸相同;(2)钢片的厚度通过用每个焊盘处期望布置的助焊剂的体积除以钢片的开孔的面积来确定。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能够精确控制最终涂布至焊盘上的助焊剂的量。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在数据库中检索模板、开口(开孔)、焊盘,检索到多篇教科书,如《表面组装技术(SMT工艺)》[6]公开了“模板上的开口主要由PCB上相对应的焊盘的尺寸来决定,模板上开口的尺寸与对应焊盘之比一般为0.9~1”。《特种承印材料印刷技术》[7]公开了“模板开口尺寸与焊盘尺寸相同”。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在数据库中检索模板、体积、厚度,《特种承印材料印刷技术》还公开了:“印刷电路的焊盘尺寸和间距决定了要求印刷焊膏的堆积量,而模板厚度和模板开孔尺寸能控制焊膏体积。”通过检索区别技术特征,获得公知证据能够使申请人信服审查意见,提高审查效率。

1.3 检索现有技术辅助说理

在专利审查过程中,有一种情况是对于区别技术特征,无法检索到直接公知常识证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有限的试验即可得到相应的技术手段,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审查员为了重现这种分析推理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现有技术知识,结合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现有技术给出的启示进行充分说理。这个过程正是体现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发明创造性高度作出客观判断的过程,利用读秀知识检索可以迅速获得相关现有技术知识,弥补审查员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差距。案例4如下说明。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助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甲苯异丁基甲酮、脂松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苹果酸和防锈油,所述甲苯异丁基甲酮在新型助焊剂中质量百分比为35%~40%,所述脂松香在新型助焊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1%~36%,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新型助焊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3%~8%,所述苹果酸在新型助焊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10%,所述防锈油在新型助焊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6%~11%。

检索到的最接近现有技术公开了主要的助焊剂组分,主要区别在于本申请包含防锈油6%~10%。在专利库检索并未发现含防锈油的助焊剂。说明书并无具体记载防锈油所起作用。为了了解技术知识,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转读秀知识检索防锈油,工具书《暂时防锈手册》[8]记载了防锈油的主要成分即为基础油和缓蚀剂,其作用是通过缓蚀剂延缓工件锈蚀,基础油作为载体。而对比文件1本身公开的助焊剂含有缓蚀剂,在检索上述现有技术之后,进行充分说理:防锈油的主要成分即为基础油和缓蚀剂,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其作用是通过缓蚀剂延缓工件锈蚀,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含有缓蚀剂,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用防锈油替代缓蚀剂是同等功能的组分替换,并且具体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防锈油的具体含量是可以根据“含量-减蚀效果”规律确定的,不会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引入公知证据辅助说理能够使申请人更加信服,申请人答复一通时同意审查员意见。

1.4 客观理解申请人意见陈述,并进行有理有据回应

检索不仅是为了获取对比文件或公知证据,其本质是了解现有技术,接近客观事实的手段,不只体现在撰写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之前,而是可能贯穿整个审查程序。特别是申请人针对审查意见提出异议时,审查员应该做到不盲从,通过检索了解现有技术、分辨对错,并进行有理有据的回应。案例5如下说明。

本案例涉及一种高效的单面埋弧焊接方法,其中限定了焊丝的化学成分:w(C)≤0.08%、w(Si)≤0.10%、w(Mn)=1.0~2.0%、w(P)≤0.01%、w(S)≤0.01%,此外还包含Ti、Zr和REM中的一种或以上,且质量百分比含量大于等于0.02%。说明书中记载了上述元素的作用为Ti、Zr或REM在焊缝中生成氧化物夹杂物,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改善焊缝组织冲击韧性。经过检索专利文献发现,上述特征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

一通后申请人在意见陈述中争辩:尽管较多专利中都有利用Ti、Zr和REM来改善焊接粗晶区低温韧性技术手段,但这只是利用了Ti、Zr和REM的氧化物对固态相变过程的影响,其原理目前主要有四种理论——局部成分机理、最小错配度机理、应力-应变能机理、惰性界面能机理;而在本申请中,Ti、Zr和REM的氧化物所起作用的过程却是针对熔池凝固的液-固相变过程,其原理主要是利用Ti、Zr和REM的氧化物作为形核剂,促进固相在氧化物表面形核生长,从而促进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改善焊缝金属的低温韧性,这与其他专利截然不同。

可以看出,申请人争辩上述元素作用原理与现有技术不同,而对比文件没有公开上述元素及其作用原理,此时需要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以确定申请人的意见陈述是否能够被接受以及如何回应。

在数据库中检索焊丝、Ti、Zr、铁素体、形核,教科书《焊接科学基础》[9]公开了如下内容:“焊缝中的Ti以微小颗粒氧化物TiO的形式弥散分布于焊缝中,这些微小颗粒状的TiO还可以作为针状铁素体的形核质点,焊缝中的Ti可以大幅度提高冲击韧性”。在此基础上,Zr、REM和Ti一样均是强脱氧元素,即容易和氧形成氧化起到相同的促进针状体形核的作用,为了保证效果,Ti、Zr和REM中的至少一种质量百分比含量大于等于0.02%是本领域对其含量的常规选择。在充分检索的基础上,可以确定申请人的争辩意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不具有说服力,从而能够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客观正确的审查结论。

2 启示和结论

以“三性”评判为主线、以权利审查为主导的全面审查工作要求审查员具备良好的检索能力,而对于焊接领域的审查来说,由于焊接技术的发展整体上远远早于中国专利制度的出现,因此对于中国焊接文献的检索来说,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检索图书具有重要意义。焊接领域的审查员,为了提高检索效率,提高检全率,在审查过程中做到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重视读秀学术搜索数据库的检索。

猜你喜欢

板栅助焊剂公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行业公知公认名词缩略语(上)
复合醇对SAC305钎料铺展性及焊后残留物清洗性影响
自动浸锡机助焊剂添加装置设计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铅蓄电池板栅界面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公知,HR跨不过的一道坎
厚膜电源助焊剂清洗工艺研究
新型曲面板栅结构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板栅冲压专利技术综述
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的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