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2018-08-24鲍美香赵平伟杨文平梅建娇沈福芹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4期
关键词:气候资源日照时数日数

鲍美香,赵平伟,杨文平,梅建娇,沈福芹

(1.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气象局,云南 临沧 677099;2.云南省临沧市气象局,云南 临沧 677099)

1 引言

临翔区地处临沧市政府驻地,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澜沧江与怒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总面积2 557 km2,总人口33.65万。居住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等23个少数民族,别具韵味的“火把节”、“泼水节”、“搭桥节”、蜂桶鼓舞、象脚鼓舞、孔雀舞等传统节日和民族歌舞,构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国内学者对旅游气候资源的分析及评价做了多方面的研究[1-12],特别是对旅游气候资源的舒适度及区划比较多。如王学林等[1]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江南地区人体舒适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并进行相应的风险区划;罗菊英等[2]利用聚类统计预报方法对恩施自治州的气候进行区域划分;郭洁等[4]对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及区划;攸启鹤[5]对云南旅游气候资源特点及区划的研究;李斌等[6]曾在2013年对临沧市旅游气候资源进行整体分析等等。而就临翔区而言,至今对旅游气候资源的分析一直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临翔区近56 a的气象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临翔区旅游气候特征,为临翔区旅游业发展提供气候资源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本文采用临翔区1961—2016年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气温、降水量、湿度、日照时数、风向风速)及临翔区10个乡镇街道2008—2016年2要素自动站气象观测数据(注:乡镇2要素自动站于2007年12月才开始建设使用)。

2.2 方法

①气候倾向率法。气候倾向率反应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计算公式略[3])

②温湿指数法。温湿指数是用气象要素中的温度和湿度表征人在气象环境中身体的舒适程度的指数。通常分为5~11个级别不等,居于中间级别最为舒适。其计算方法如下[10]:

THI=t-0.55(1-r/100)(t-14.4)

式中:t为气温,℃;r为相对湿度,%。各指数类型和含义见表1。

表1 温湿指数类型Tab.1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

③风寒指数法。风寒指数综合考虑了气温和风速对人体的影响。其计算方法如下[10]:

式中:t为气温,℃;v为风速,m/s。风寒指数的类型和意义见表2。

表2 风寒指数类型Tab.2 The wind chill index

④舒适指数法。人体对外界冷热的舒适感,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研究表明,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象指标主要有气温、湿度和风速这3项。其计算方法如下[6]:

其中,kssd代表舒适度指数;t代表温度,℃;r代表相对湿度,%;v代表风速,m/s。

我国气象部门在人体舒适度等级划分和预报方面通常采用9级划分方法,见表3。

3 临翔气候特征

表3 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kssd)等级描述Tab.3 The level description of comfort meteorological idex of human body

临翔区地处低纬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主要受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及北部湾的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在每年5—10月间构成全年的主要雨季;冬春季受西伯利亚寒冷气流影响,北方直驱南下的寒冷空气难以入侵流域上空,被誉为“恒春之城,首爽之地”。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按云南省垂直气候带划分,境内河谷、坝区海拔1 km以下地区为准热带气候,其它海拔在1~2 km的区域分属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气候,而2 km以上区域随高程的升高分属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临翔区10个乡(镇、街道)驻地及主要旅游景区,海拔高度在994.6~2 240 m之间,区内气压平均在845.3~852.7 hPa之间,对照国内外研究关于最适宜人类居住和旅游的海拔和气压基准指标看[8],临翔区非常适宜居住和旅游。

3.1 温度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气温在18~24 ℃之间,人体最感舒适。临翔区年平均气温为17.7 ℃,一年中最热月出现频率最高在6月或7月,月平均气温在20.6~23.4 ℃之间变化,无酷热的天气;1月与12月较低,月平均气温在9.5~13.2 ℃之间,无严寒天气。最热月日较差只有4.9 ℃,年较差和日较差小。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5年,仅34.4 ℃;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4年,为-1.3 ℃。

表4 临翔区1961—2016年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Tab.4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in Linxiang district from 1961 to 2016

气温的季节间变化不大。春季平均气温为19.0 ℃,夏季为21.6 ℃,秋季为17.9 ℃,冬季为12.2 ℃。除冬季略低于人体舒适感环境气温外,其他季节均保持在人体气温舒适环境范围。从平均气温在空间上的分布看,临翔区以南北为分界线,东部气温平均较西部高。

3.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1 152.6 mm,从图1可以看出,近56 a降水量呈现略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8 mm/10 a(在0.01上显著相关)。

从表5中可以看出,各月降水变化幅度较大,从季节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也就是每年的5—10月,此期降水量占全年的87.2%。近56 a中,有46 a降水量超过1 000 mm,峰值为1966年,达到1 504.5 mm,谷值在2003年,仅为740.3 mm。由于临翔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区,表现出了明显的雨季(5—10月)和干季(11—次年4月)之分。

图1 临翔区1961—2016年的降水变化图Fig.1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in Linxiang District from 1961 to 2016

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mm15.514.817.837.297.8182.5242.8222.5147.7111.547.914.5降水日数/d4461116232624201684日照时数/h245.5231.2239.3213.6186120.499.3126.3132.5151.1192.5228.8日照百分率/%73.472.564.656.345.329.623.931.53642.158.569.3

从临翔区降水日数看,年平均小雨量级日数为122.7 d,占总降水日数的76%。中雨日数平均为29.5 d,占总降水日数的18%。年平均大雨日数仅为5 d,年平均暴雨日数只有1 d。说明年内降水以小雨为主,一年中平均>0.1 mm的降水日数为161.8 d,晴天、多云、阴天等适合旅游的天气日数多达203.2 d。全年大部分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是降水最多的季节,多为局地阵性降水。

3.3 日照时数

临翔区近56 a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66.4 h,占可照时数的49.0%。从图2可知,年际尺度上日照百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98%/10 a(通过0.05显著性检验)。由5 a滑动分析看,日照百分率经过1次比较大的波动,在2014年达到波峰。从月份上分析,其中,1月最多,为245.5 h;7月最少,为99.3 h。春季日照时数为213.0 h,占29.5%;夏季为115.3 h,占15.6%;秋季为158.7 h,占22.0%;冬季为235.1 h,占32.6%。平均每天日照时数6 h(见表5)。

图2 临翔区1961—2016年的日照百分率年际变化图Fig.2 Changes of sunshine percentage in Linxiang District from 1961 to 2016

3.4 相对湿度

从图3可看出,临翔区近56 a相对湿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0.01显著性检验)。在2014年出现了相对湿度的最小值,为64%。2000年后,相对湿度的下降明显加快,这主要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及临翔区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反映出干旱加剧。

图3 临翔区1961—2016年相对湿度变化图Fig.3 Changes of relative humidity in Linxiang District from 1961 to 2016

区月平均相对湿度保持在53%~84%之间(表4)。受降水季节变化影响,雨季(6—9月)相对湿度明显较高,在80%以上。冬春季节,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夏秋季节,相对湿度>70%。

3.5 风向风速

从年风向玫瑰图可以看出,年平均风向分布较均匀,没有主导风向,除静风外,其它风向在2%~5%之间(图略)。临翔区年平均风速1.1 m/s,近56 a来年平均风速呈现上升趋势(通过0.01显著性检验)。近56 a来出现比较明显的4次波动(图4所示)。从年际分析,60年代风速低于平均值;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年风速开始上升到平均值以上;

到了90年代,风速出现下滑趋势,最低值出现在1990年,年平均风速仅0.8 m/s;2000年以后,风速又开始持续上升,最大值出现在2005年,年平均风速为1.36 m/s。

图4 临翔区1961—2016年风速变化图Fig.4 Changes of wind speed in Linxiang district from 1961 to 2016

4 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通过临翔区近56 a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经过温湿指数、风寒指数、舒适度指数公式计算得出临翔区的舒适季节,结果见表6。

从各月温湿指数(THI)计算结果来看,临翔区4—10月的温湿指数在17.0~24.9之间,体感舒适;3月和11月份温湿指数在15.0~16.9之间,体感凉爽;只有12月及1月温湿指数<15.0,约为12.0左右,体感稍许寒冷。

从风寒指数(WCI)来看,临翔区除1月为409,略感觉少许凉意外,全年各月都<400,人体感觉最舒适。

从综合舒适度指数(K)分析,临翔区全年舒适度指数都保持在50~70之间,即舒适和凉爽,没有寒冷和炎热的天气,最适宜外出旅游。

表6 临翔区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综合舒适度指数评价Tab.6 Evaluation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cold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comfort index in Linxiang district

5 结论

①临翔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旅游气候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7.7 ℃,年较差和日较差小,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年平均降水量1 152.6 mm,雨量充沛,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7.2%,雨热同季。一年中适合旅游的日数多达203.2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166.4 h,平均每天日照时数6 h,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空气湿润清新;年平均风向分布较均匀,没有主导风向,静风多,风速偏小。

②综合3种评价指标分析,临翔区全年都适合旅游,具有全天候游的优势。

③临翔区由于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6.2%,气候温暖,珍稀动植物分布广泛,物种丰富,植被茂盛,适宜人类居住和旅游。

猜你喜欢

气候资源日照时数日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1961—2016年汛期东天山北坡不同量级降水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规范气候资源保护利用 服务美丽河南建设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为气候资源立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