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①
2018-08-24张国俊孙爱平赵铁锁徐春阳解博红孙书明宋向凤
张国俊 孙爱平 赵铁锁 徐春阳 解博红 孙书明 宋向凤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新乡 453003)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又称慕课,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课程模式,具有开放获取、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1]。2015年教育部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应用体系[2]。以此为契机,我们建设了《医学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并在我校本科生中推广使用。本文总结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并对课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情况
1.1课程规划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支柱性的基础医学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广泛渗透到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生命科学各领域中[3]。医学免疫学是我校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和考试课。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课程概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和临床免疫学共五部分。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基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免疫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便利用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免疫学研究奠定基础。
1.2课程建设情况 2016年9月我校《医学免疫学》课程申报成为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始建设。经过课程设计、微课制作、资源上传与发布等环节,于2017年4月建设完成,并通过审核,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运行。课程网址: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XXMU-1001793016。
课程设计:在线开放课程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课程内容按周发布,因此我们将医学免疫学课程整合为7周内容(表1),分批发布。每周发布的内容包括微课视频、文本或富文本资料、在线测试、作业等。
微课制作:微课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材料[4]。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等特点,适合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和泛在学习[5]。我们首先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小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设计制作一个微课,共制作108个微课视频。微课视频采用PPT录屏录音方式制作,操作简单,但内容突出,适合学习者使用。微课视频长度大多数在5~10 min,符合人注意力集中时间的规律。
资源上传与发布: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了简单易用的操作模式,方便操作者上传和管理课程资源。按照向导模式依次设置课程团队、发布课程介绍页、发布公告、发布评价方式、发布教学单元内容、设置讨论区结构。课程团队包括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每位教师均需要实名认证和发布个人主页。课程介绍页需要设置课程基本信息、教学安排、课程介绍、补充信息。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所属大学、课程分类、课程内容类型四个方面。教学安排要求设置课程开课时间、结束时间、课时时长、课程负荷。课程介绍可以设置课程推介、课程介绍、证书要求、预备知识、课程图片、课程试看视频。补充信息可以列出授课目标,课程大纲、参考资料、常见问题等信息。公告主要用于向学习者发布课程动态、课程计划、课程配套资料、课程活动通知、课程补充信息等。评价方式部分要设置评分标准、题型、总分及证书要求。教学单元内容是课程最重要的部分,先按照章节设置目录,然后上传微课视频、富文本、随堂测试、讨论等教学资源,再编辑测试内容和作业内容。讨论区版块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需要设置讨论区结构,可按需发布讨论区公告。
表1课程内容设计
Tab.1Designofcoursecontent
WeeksContents1Introduction,Immune organ and tissue2Antigen,Antibody3Complement,Cytokine,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and adhesionmolecule,MHC4B lymphocyte,T lymphocyte5APC and 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Cellular immune re-sponseinduced by T lymphocyte,Humoral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 lymp-hocyte6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7Immunological tolerance,Immunoregulation
2 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
2.1课程的推广 中国大学MOOC由网易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建设的大型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注册用户众多,对课程的应用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6]。同时在我校2016级护理、药学等专业学生中推广使用,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平台和检验学习效果的评价系统,开展形成性评价,将在线开放课程成绩计入期末综合成绩中。
2.2课程使用情况 医学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第一学期共有1 734人选课,其中我校2016级本科生354人,其他人员1 380人(包括重复选课8人)。参与课程并获得成绩的人数为491人,选课但未提交测试、作业和考试,没有获得成绩的人数为 1 243人。
2.3课程使用效果 从最终成绩来看,获得成绩的491人中,优秀(85分以上)51人,合格(60~84分)239人,不合格(60分以下)201人。我校2016级本科生中,优秀50人,合格232人,不及格72人;其他人员中优秀1人,合格7人,不合格129人(如图1A)。从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图1B),我校2016级本科生优秀率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选课人员,主要原因是在线开放课程的使用情况作为形成性评价,计算入期末考核成绩,提高了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从一方面说明强制性措施对提高在线开放课程使用效果的重要影响。
图1 在线开放课程成绩比较分析Fig.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nline open course scores
图2 学习过程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learning process
从学习过程来看(图2),每一章节的微课观看次数不等,在38至132次之间,平均约61次,文档浏览在18至135次之间,平均35次。富文本浏览82次。参与随堂讨论252人,参与随堂测试365人,参与单元测验平均352人,参与单元作业平均335人,参加期末考试人数372人。从统计数据分析,微课和富文本的浏览次数高于文档,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和期末考试等与课程考核相关的项目参与度较高。
从课程讨论的参与度来看,多数同学都积极参与了课程的讨论交流,在讨论区发表的主题数量720个,回贴数量2 708个。讨论主题主要是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和课程使用问题。
3 存在问题及思考
优质教学资源的推广和应用是我们长期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我校《医学免疫学》课程在2012年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在本科生中推荐使用,并在小范围内试行翻转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受益面窄、缺少学习记录、重建设轻使用等问题。而新建设的《医学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面向全国的在校学生和社会学员开放,适用面广。选课学生中不仅有我校的本科生,也有江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生,还有一些研究生和准备考研的学生。但在课程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
(1)选课的学生数量有限。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性较强,需要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不同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通识课,因此选课对象主要是有学习需求和意向的学生。另外免疫学理论知识较抽象,难理解、难记忆,很多社会学员在观看和尝试学习数次后逐渐放弃。因此在课程建设特别是微课制作中,应注意和临床及生活实践结合,寓教于乐,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2)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融合是很好的教学模式,但课程进行过程中,平台不提供所有选课学员的详细信息,只列出了参与测验和作业的学员信息,教师不能掌握每位学员线上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到课堂教学中。为了弥补在线开放课程的不足,我们建立了QQ学习群,讨论沟通在使用在线开放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学生成绩统计问题。学员在注册中国大学MOOC网站后可以设置个人的学号、姓名、学校等信息,但教师管理账户不显示学生学号和学校信息,给学生成绩统计造成很大不便。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通过QQ群通知学生将昵称改为学号,从而与本校学生名单对应。
(4)在线开放课程成绩的认可度不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学员可以获得课程优秀或合格证书,但其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不计算学分。增加学分互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在线开放课程工作量计算问题。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课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更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在线开放课程的工作量如何纳入到教学工作量中,促进教师的积极性,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4 小结与展望
我校《医学免疫学》课程首次采用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线开放课程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校医学免疫学在线开放课程已经顺利运行一学期,第二学期选课人数达5 000余人。在线开放课程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促进在线开放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