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研究

2018-08-23廖文斌

东方教育 2018年18期

摘要:我国油画最开始来自于西方国家,可是在审美形态上又和西方国家存在差异,因为在进行中国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了本土文化以及主体意识,所以也就形成了全新的一种文化生态系统。为此,有很多学者投身于审美形态研究学之中,希望能够以此来更好地对中国油画进行分析与研究,而本文也是从比较视域下对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比较视域;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

0.引言

审美形态本身主要指以社会情态与历史文化作为背景进行研究的,而在研究过程中,历史的演变则可以将其作为纵向轴为中心展开的审美形态变化,属于一种动态描述的过程,而且在不同时期也会存在不同的文化形态。而我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对西方油画进行学习与模仿,同时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进行不断的创新;如果从横向轴这一角度对中国油画审美形态进行研究的话,我们则需要对写实与意向不同类型以及风格来进行研究与分析,这都是从比较视域下对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进行研究的表现。

1.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演变

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研究之前,必然要先从这一角度来对我国油画演变历史进行总结和分析,这能为之后的教育研究奠定基础。就我国历史发展现状我们能够发现,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将利玛窦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活动作为中国油画艺术发展起始阶段,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思想也在不断的兴起,这个时候清政府留学生也开始了一系列的西画学习创作活动,这也是中国油画艺术真正的起始阶段[1]。由此可见,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演变与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油画历史发展重要构成,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油画审美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具体而言,我国油画审美形态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其一是在20世纪初,这一时期社会处在较为动荡时期,文化环境也相对宽松,而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则大多是以模仿为主;其二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时期因为受到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艺术风格以及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所影响,我国油画艺术审美形态教育则是以写实再现的艺术风格为主;其三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一场较为轰烈的反右斗争,我国油画艺术审美形态教育则是以革命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主;其四则是70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实施与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越发频繁,我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也变得越发的多元化。

2.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研究

2.1遵循写实传统教育理念,在传承的同时实现创新应用

我国油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写实主义属于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其不仅是对语言技法技术的再现意外,同时也是在观念层面上对现实主义再次运用的一个过程。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工作要想得到有效实施,可以积极有效的应用写实传统,并且还需要在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创作表现方式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创新,这样也就能够促使这种油画作品审美形态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以及复杂性[2]。具体而言,在对这一类审美特性进行应用的时候,创作人员大都会保留作品之中所存在能够和群众进行有效沟通的共性因素,之所以会如此,主要还是因为其能够促使作品审美形态更好地展示出文化含义以及社会生活的对应性,以董希文《开国大典》为例,其在创作过程中时间、地点、画面以及人物都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重现,而且为例能够进一步突出主题,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还创作出了一些和实际生活无法吻合的情节,像是在其中作者就有对天安门城楼的平台面积进行适当的拓宽处理,通过这一方式来更好地提高整个画面的艺术效果。由此可见,在有效应用写实传统的过程中,其并不代表要对客观现实进行绝对的复制,而是在保留基本视觉真实的前提下来进行创新创作,以此来更好地展示出中国油画审美形态。除此之外,写实传统这一审美形态在中国油画创作中也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应用,像常见的有农民、工农兵、领袖人物等等,以罗中立所创作的《父亲》为例,其在创作过程中就是以农民为素材来进行油画创作,而在这一幅作品之中我们能够发现整个画面展示就像是镜头特写,以此来淋漓尽致的展示出了父亲的面孔,通过这一种方式来更好地引发群众对于文化以及民族历史的反思。总之,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研究,首先可以加强古典写实传统的有效应用,通过这一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油画发展与进步;其次则可以在写实传统教育理念之下,对其进行创新应用,在传统写实观念的基础上适当加强表现主义绘画教学,这样才能在传承的同时有效的实现创新教育应用,促进我国中国油画发展与进步,进一步促使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工作得到进步。

2.2遵循传统意象油画创作理念,适当引入当代艺术

在艺术领域之中,意象是重要的构成指标,其主要指的是客观物象在经过创作之中的情感活动,亦或者是在创作之后所展示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表达本身就包含了意象这一方面,而对意象的有效应用也是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的具体表现。在进行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循传统意象油画创作理念来进行审美形态教育,多从美术最基本、最直观的艺术语言入手进行教育教学,就能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从这一审美形态来看,其所展示出来的中国油画特征主要体现在色彩、用笔等多方面,因为书写用笔习惯本身就会直接对整个画面形象、空间形态造成影响,而在书法领域这一方面,汉字所存在的象形结构则促使其展示出来了一种上下相承、左右相倚、内外相望的呼应效果,而在这一关系在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创作人员本身习惯以及审美心理产生影响。以油画家罗工柳所创作的《前赴后继》为例,其可以说是油画意象审美形态表现的重要体现,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画面之中站立的男性属于主要的人物形象,而其在站立过程中就像是汉字“上”字中的起笔一竖,这一种表现方式能够展示出画面中任务挺拔且不屈的人物特性,而画面之中另外两个正在哀哭的女性以及死者则像是海沧段不同的两横,这一种构图方式则能够展示出人物本身的坚毅之情。比较是与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能够通过意象的有效应用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虽然说相比较于西方油画艺术而言,我国油画艺术发展时间较短,可是这一艺术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较为重要的构成,所以从起今后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消费群体。除此之外,在遵循传统教育理念的情况下,还需要在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过程中适当引入当代艺术的审美理念,在重视审美形态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加强对基本功、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现当代艺术的引入来促使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总而言之,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研究,还应该从其主题以及形式进行分析,就目前来看我国油画艺术可以说是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以忻东旺所创作的《早点》我们就能够看出,其在创作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就是一幅市井生活,画中所存在的早点摊位、忙乱的人群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展示出来的则是一种十分乐观的生活意象[3]。为此,比较是与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研究还应该着重在意象有效应用这一方面。

3.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油画发展历程本身就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在进行中国油画审美形态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从比较视域下对其展开研究,就能更好发掘西方油画中所存在的优势,同时在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来暂开审美形态教育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芳芳. 中西方油画中“重复”作为艺术构建方式的比较研究[D]. 海南大学, 2016.

[2]郭争光. 民族视域下现当代中国油画美学意蕴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4):28-29.

[3]李倍雷, 赫云. 比较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2(2):120-124.

作者简介:廖文斌,男,1966.03,广西师范学院,学历: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美术教育,邮编:5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