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情商的重要性
2018-08-23赵青印
赵青印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它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关键词:情商;语文教学 ;知情意统一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趋势-----情商的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培养学生的情商,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爱学到乐学、到好学。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1)学会与人沟通
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的教诲和爱护。学生如果和老师关系相处融洽,会促进教学的进展,如果学生和老师有情感的代沟,那么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趣,尤其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面对很多科目,长长的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情趣,而是直接的知识灌输,其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与孩子更多的爱,让他们感到你就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对于年纪大的老师,更不要以长辈自居,要赋予情爱,要做他们最親密的朋友,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抚慰他们那颗幼小的心灵,尤其是初二过度年段,正是心理、生理变化阶段,叛逆心非常强,这时,他们的学习也会出现两极分化,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来温暖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从而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统一。
这样,师生的关系贴近了,对新的知识也就容易接受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讲解一个音节,一个知识点,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对发音错误的学生不要给与批评,要给与鼓励,要对他们给与更多的爱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要营造和谐的气氛
愉快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需要和动机的前提。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下去参与学习过程,其效果与传统式的灌输是截然不同的。师生关系融洽了,关系也拉近了,这样就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学生就能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地自主学习,这样就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所以让学生在快乐中达到乐学---好学。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多使用多媒体,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新颖活泼的形式,有趣且有意义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 另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演讲比赛,口头训练,歌咏比赛等等,同时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运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针对一些优等生,教师要给与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从情感上去关心他们,往往这样的学生抗挫能力没有差生强,教师在给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给他们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承受挫折。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战胜自己的缺点,使他们达到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而对于那些问题生,教师更要关系他们,爱护他们,给他们以简单的知识,让他们来接受,从而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常言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我们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旧思想,心理只有那些尖子生,而忽略那些差生或问题生,要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4)利用教材,渗透情感,培养情商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交际运用材料,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生活的实际息息相关,体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教师应挖掘教材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因素,有目的地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把教材的积极情感与学生的激活情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情感的教育,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情商培养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与学生多交流
一个教师若采用死守住三尺讲台的呆板式教学方法,那学生连与你交流的机会都没有。而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多鼓励,少挖苦,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育学生应该要多鼓励,少挖苦,这样学生才愿接近你,才会愿意听你讲课,才能成为鞭策差生的动力。
(3)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管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与否,都视而不见,这样,长期以往, 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因为,初中生正是爱表现自己的年龄段,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因此,教师要善于摸清孩子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总之,要想教学取得成功,就必须重视情商的培养,因为它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这正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德领先的理念。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下,深入挖掘情感的因素,积极探索和实施情感教育,多手段多方面多渠道的培养情商,以达到知、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曾选.中学英语教学法[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