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

2018-08-23王艳

东方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实践证明,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并觉得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下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设置悬念;直观演示;操作实践

一、激发兴趣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的萌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实践中不断地取得进步。

比如,在教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由于Windows98/2000系统的人机交互性非常强,因此,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改变桌面的背景或设置屏幕保护等等。教师发现后,如果就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大肆批评,甚至加以处罚,学生就会“扫兴而归”,学习兴趣就会陡然跌至低谷,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自己的教学进度受影响,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采用兴趣激励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这样,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设置悬念

所谓设置悬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們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到学习之中。比如,在教学文字处理系统Word2003时,可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比如制作运动会宣传报),让学生想办法去实现样稿中的模式,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述实现方法与步骤。又如在讲授电子表格Excel时,第一节课就让学生去处理实际问题:从最简单的“课程表”、到复杂的“成绩统计表”、……在编制“成绩表”时,学生学会了求平均分、算总分、筛选不同等次的学生成绩等技巧。解决了这一难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才能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究,从而更好得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三、形象比拟

形象比拟法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借用学生已感知的知识来映射新知识,从而使新知识更容易被理解的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就应当尽量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要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难懂的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比如,在讲Windows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来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用一棵“倒立树”的结构来比拟文件目录结构,学生就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这种形象比拟法教学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可能仅在某一方面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如易产生误导作用的,则宁可不用。

四、直观演示

直观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感性认识,就能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理性知识。另外,通过演示,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演示法要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边演示边讲授,但在讲授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语言要精练,富有感染力。这样即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一部分内容演示完以后,要让学生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习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巩固。

3.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对象的主要步骤过程上。要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培养他们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五、操作实践

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对某一问题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1.明确上机目的。上机前,教师必须事先布置好上机内容、说明目的和要求。学生应事先做好准备,以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提高上机效率;

2.精选上机内容。上机内容要根据上机目的、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上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注意培养创新意识;

3.加强指导。上机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指导,对于大部分学生不懂的问题,要由教师进行示范操作;

4.要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注意公共卫生和互相协作精神的教育。上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好机房、教师要做好机房安全检查工作。

总之,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在努力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补充教学内容, 并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生与时俱进的要求等都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制定出更灵活、更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进而为国家培育出更多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傅开国《追求有效教学扎实推进课改》

[2]王波《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初探》

[3]郭涛《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探讨》

作者简介:王艳(1979--),女,汉族,安徽省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专业基础学科的教学。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