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如何从行动中体会感恩
2018-08-23陈鑫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初步形成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然而,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却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脆弱,敏感,任性。本文旨在探讨在幼儿园大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施感恩教育的行动方法。
关键词:感恩教育;幼儿教育;感恩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现在的的独生子女,生活在家长温暖的怀抱里,受到几辈人的特别关爱。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大多数是知识学习、脑潜能开发,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却被忽视了。孩子从小只知道被爱,却很少去关心别人,试问一个连自己父母、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会去关爱别人、爱社会呢?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们幼儿园根据本园的物质条件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新《纲要》为重要依据,在幼儿园开设《幼儿“感恩”教育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的探索与研究。
二、感恩的缘起
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是在父母亲的百般呵护和悉心照料下,无忧无虑的成长。可对父母及爷爷奶奶的态度却是趾高气扬。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样样给予呵护迁就,他们接受了太多的爱,渐渐地,连他们自己也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习惯了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习惯了“说一不二”,即使父母再苦再累也必须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而他们却从不懂得去为父母亲做些什么,分担些什么。
我想原因很多,但有两个字却不得不提:感恩。现在许多孩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他人的帮助,甚至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这不能不说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悲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提醒孩子,引导孩子,继而唤起孩子们的善良本性与感恩之心。
三、感恩活动在大班地开展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另一片天地,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我们幼儿园就在园中实施了《幼儿“感恩”教育课程的行动研究》课题的探索与研究,让孩子们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用行动去体验。下面我就大班感恩活动的实施进行一下简单的探讨:
(一)感恩活动前
在进行感恩活动前,我们就感恩这一主题开展了大班组的教研会,对本学期大班感恩内容如何实施、大班哪些课程适合渗透感恩、幼儿如何通过行动体会感恩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与研究。
(二)实施感恩活动的内容及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大班每月进行两次感恩课程教育,通过课程的带入,使幼儿萌生感恩之心,慢慢融入到行动之中。例如:前不久给大班幼儿上了一节《小乌鸦爱妈妈》的感恩语言课程,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幼儿体会妈妈喂养幼儿的辛苦,及如何长大后孝敬自己的父母。课程中幼儿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并通过情景表演、角色扮演、图片引导等方式让幼儿深深的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并与幼儿通过谈话的方式说出了用怎样的方式报答自己的父母 。
第二阶段:我爱爸爸妈妈
每月并不是上完课之后感恩就结束了,相反这正是感恩的开始。在上完一节感恩课后,就会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就拿《小乌鸦爱妈妈》来说吧,课程中幼儿无法亲身体验如何用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亲子任务,回家后让幼儿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很多父母在交回任务表时,都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是一个心存感恩的好孩子。当然一次的活动不能代表一切,只有让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行动、操作,才能将感恩融进内心深处!
第三阶段:重阳节照顾爷爷奶奶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很多节日也跟感恩紧紧联系,我们幼儿园会在每一个与感恩节日相关的日子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如:十月恰逢重阳节,为了让幼儿充分的体会如何悉心照顾爷爷奶奶,即长辈。我们让大班的幼儿在放学的时候搀扶自己的爷爷奶奶,帮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东西,给爷爷奶奶端一杯茶等等,幼儿都完成的很开心,并从中明白如何用行動照顾长辈!
第四阶段:百米画卷庆双节
国庆与中秋恰巧在一起,我们幼儿园便组织大班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了百米长绢庆双节活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孩子与家长的亲密度,也使幼儿学会了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用自己手工的画笔将自己对祖国的美好祝愿都勾勒出来
五、实施“感恩”教育还应注意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时刻关心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关爱行为,应该不吝惜地说声“谢谢”……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六、感恩的延续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道的:“我们幼小时所受的影响,哪怕极小极小,小到无法觉察出来,但对日后都有极大深远的作用。”因此,感恩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01.05
[2]《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09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09
[4]《幼儿感恩教育研究》.2016.03
作者简介:陈鑫(1988二),女,汉族,籍贯:山东淄博,单位:淄博市青少年宫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