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音乐

2018-08-23风云

幸福·健康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郭先生金属棒指挥棒

风云

我一直不懂音乐,就连柴可夫斯基、肖邦、莫扎特、贺绿汀、杜鸣心、刘雪庵等伟大的名字及其代表作也知之甚少。我从来都这样认为,音乐以一座座山峰的款式,对低能如吾者既有诱惑力,又有排斥力,后者大于前者。

有一次,我被一位朋友拉进一家大剧院,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完全被波澜起伏的音乐所吸引了。至今,我还在思考音乐本身,以及音乐之外的问题,当然,仅限于浅层次的问题。

先说指挥。

无论管弦的首席、次席、末席,都得遵照指挥的指挥事乐,而指挥作为音乐的总调度,不止是演奏者要听众于他,更重要的是,让演奏者尽情地发挥自己以及手执的乐器的优势,充分表达乐谱所承载的情绪。演奏者面对观众,而指挥给观众的是一个背影,还有挥动的指挥棒,指挥的背影与他手中的指挥棒却是表情丰富,美轮美奂。

指挥的地位与他手中的那支金属棒有关。那支金属棒有魅力。他的背影艺术化了,也有魅力。他对乐谱的独特理解通过诗一般的手势传达给演奏者,再由演奏者与观众“面对面”沟通,就这么复杂,也就这么简单。

艾涅斯库的《第一罗马尼亚狂想曲》可称世界经典名曲,其内涵的深厚得益于指挥的把握,以及演奏者的传播。不然,观众就难以在生动活泼的节奏中,感受到炽热充沛的情感、绚丽夺目的色彩,以及浓郁的罗马尼亚气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指挥不仅在引导演奏者,而且引导着观众的感受走向。当一曲终了,观众将热烈的掌声献给指挥时,指挥一边向观众频频点头致意,一边向演奏者微笑致谢。倘若没有演奏者的鼎力合作,或没有观众的共鸣,指挥的境地就不言而喻了。

次说演奏者。

一个乐团有提琴、钢琴、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小号,还有打击乐器等等,其乐手各司其职,或低吟,或高亢;或壮板,或广板;或纤细,或激烈;或沉重,或明朗……互补,才可以相得益彰。

乐手听众指挥是天职,“乱弹琴”甚至跑调为大忌,但也不可过于囿于那支金属棒。在指挥或舒缓或急促的指挥中,应有自己淋漓盡致的表现,以及对乐谱的感悟。不过,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该表现时就要张扬自己,不该表现时就收敛自己,静下心来,让别人来表现。无论是论资排辈,还是以技取人,当首席演奏者独奏时,都得让他独领风骚,这是为了艺术,也为了观众。淡泊名利是一种人生的修养。如果这个功夫没练到家,何谈技能的高与下。

诚然,古代就有“滥竽充数”之典源。不可绝对地说,现今的乐团“南郭先生”绝迹了,即便有,“南郭先生”也会日夜惶恐,说不准哪天指挥明察秋毫,叫他“下岗”。

末说观众。

对于音乐会,观众必须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音乐会营造了高雅的艺术氛围,绚丽多彩的音符从琴弦或管孔里如浪喷出来,碰撞着观众的心灵。它拒绝用化妆品掩饰皱纹的伪美女,也拒绝穿名牌服装却嗑瓜子的观众。如果这样的观众进入剧院,此起彼伏的乐谱就会反复提醒:你串错门了,你应该到你该去的地方。同时,音乐会以强大的震撼力,冲击着尔虞我诈的心。如果你的大脑里盛满欲望,看看指挥流水一样的手势,演奏者积极演奏的神情,你是坐不住的。

可以说,太看重物的人或太在乎利的人,或养了情人的人,是不敢面对音乐会的。就是进了剧院,这样的人也辱没了音乐。

所以,应该在洗净一身尘垢之后,带着美好的灵魂,去观赏音乐会。

猜你喜欢

南郭先生金属棒指挥棒
“双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分类剖析
唉,真是报应啊
滥竽充数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
为什么必须忽略所有电阻
——对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压轴题的已知条件的深入分析
再论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