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散改集”业务范畴拓展的思考
2018-08-23瞿国星归雁倪坚李琛
瞿国星 归雁 倪坚 李琛
随着集装箱箱型的不断丰复以及装箱工艺的持续进步,适箱货物的概念越来越宽泛。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高效、安全、换装便捷、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粮食、矿产、水泥、原木等传统大宗散货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比例逐步提高。“散改集”运输最初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确保按时交货和发展绿色航运。在航运物流企业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意愿日趋强烈以及大型货代企业“门到门”运输服务能力迅速提升的背景下,“散改集”业务范畴呈现进一步拓展之势。
1 “散改集”运输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及运输实践
1.1 “散改集”运输产生的主要原因
(1)“散改集”运输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在空箱调运的情况下,为获取一定的运费收益,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有时会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运价接载大宗散货,使得大宗散货的集装箱运输费用有可能低于租船运输费用,进而促使托运人选择“散改集”运输。
(2)“散改集”运输能够确保按时交货。在租船运输有可能延误交货的情况下,托运人往往会选择“散改集”运输,但前提是延误交货造成的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远远大于“散改集”增加的运费。
(3)“散改集”运输有利于发展绿色航运。在受载货物的运输路径上,政府管理部门有长期或临时性的特殊环保要求,例如对扬尘、散落、泄漏等实施严格控制,导致集装箱运输方式从备选方案升级为必选方案。
1.2 “散改集”运输发展的主要原因
(1)内陆港的兴起和建设为“散改集”运输市场扩容创造有利条件。随着我国内陆港的兴起和建设,“散改集”货物可以在内陆保税物流园区报关、报检,实施区内装箱,从而实现全程集装箱运输。与散货运输方式相比,内陆港集装箱运输方式能够减少运输和装卸环节,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货损,并降低物流成本。在我国内陆港数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散改集”运输市场也不断扩容。
(2)“散改集”运输符合绿色港口的发展需求。“散改集”运输不仅能够促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而且有利于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符合绿色港口的发展需求;因此,“散改集”运输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杭州港为例,作为我国内河大港,杭州港致力于推广“散改集”运输模式,既提高了散货运输质量和效率,又为旅游名城杭州减轻了环境负担。[1]
(3)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散改集”运输。许多地方政府逐步认识到“散改集”运输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保护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作用,将“散改集”工作与“五年规划”甚至“一带一路”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在泊位改造、航道养建、税收扶持和陆港联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散改集”工作得到政府层面的配套政策支持。
1.3 “散改集”运输实践
大多数“散改集”运输项目以全程集装箱运输为特点。当然,全程集装箱运输不一定对所有运输项目而言都是最佳运输方案。例如,常熟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内贸运输部针对津市至佛山的食盐“散改集”运输项目,采取以下运输方案:首先采用散货运输方式将津市的食盐运至岳阳,然后经岳阳转驳至常熟新泰码头,在新泰码头装箱后驳运至太仓,最后直航黄埔港并中转佛山港。该方案不仅运输时间最短,而且运输成本最低,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
2 航运物流企业和大型货代企业开展“散改集”业务的出发点
2.1 航运物流企业开展“散改集”业务的出发点
(1)增加货载。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营已进入微利时代。为争取更多的货载,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不得不将营销阵地从沿海、沿江地区向内陆腹地转移,并为内陆客户就近提供箱源,从而客观上为“散改集”业务发展带来便利。此外,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越来越重视直接客户占比,而“散改集”客户往往是出货量较大的直接客户;因此,为满足这一客户群体的需求,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通常会对标散货租船运价来制定优惠的集装箱运价,以吸引客户选择“散改集”运输。
(2)维持货流平衡。内陆港和内河港的经济腹地往往是“散改集”运输重要的货源地。一方面,這些地区的收发货人对“散改集”运输的接受度越高,对集装箱驳船运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越有利;但另一方面,由于沿江、沿河和内陆地区用箱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加之进出货流往往难以平衡,导致集装箱驳船运输企业的箱管成本增加。为降低存箱和调箱的运营成本,集装箱驳船运输企业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集中揽取大量货源,并以低运价换取货流平衡。
2.2 大型货代企业开展“散改集”业务的出发点
(1)增加可供选择的运输方案。适箱货物和非适箱货物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原木截短或裁成板材后就可变成适箱货物;超长、超宽、超高的大型设备经过简单解体也许就能装入集装箱。常熟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箱运部为出口栅栏板设计了两套运输方案:当出货量较大时,采用散货租船运输方式;当出货量较小且频次较高时,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
(2)提供整合运输优化方案。大型货代企业大多已形成网络化布局,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通过自有和控制等多种方式整合仓储、运输、清关、配送等资源。网络化和资源化建设使得大型货代企业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整合运输的优化方案。这一优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初始方案优于其他竞争者提供的运输方案;二是通过运输方案的不断优化实现物流链的降本增效。
(3)开展“门到门”运输。大型货代企业拥有人才、资源和网络等优势,其“门到门”运输能力远大于中小型货代企业,尤其在“散改集”运输领域,大型货代企业“门到门”运输优势更为突出。例如,武汉某钢铁生产企业从瑞典采购了一批铁矿石,当时欧洲往中国的散货租船运价不断跳涨,很快突破买卖双方的预期。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下属某兄弟单位抓住某集装箱班轮公司急于将一批空箱从鹿特丹港调运至上海港的商机,为客户设计了“瑞典矿场取货—鹿特丹港装箱—集装箱海运至上海港—换装驳船运抵武汉港”的“门到门”运输方案。得益于中间段“散改集”海运的低运价,该运输方案最终使得收货人在规定时限内顺利收货,并且整体物流费用低于同期租船运输费用。
3 “散改集”运输发展前景展望
(1)船舶大型化趋势推动适箱货物范围持续扩大。在船舶大型化趋势下,中小型船舶不断投入沿江、沿河运输和支线运输,航运物流企业货载营销竞争也逐渐转移阵地,使得受载货物种类大大丰富,推动适箱货物范围持续扩大,从而为“散改集”运输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运输载体全封闭将成大势所趋。当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大力整治公路超限超载运输。2017年第四季度,由于公路运输货载在短时间内大量转向水路和铁路运输方式,我国水路和铁路集装箱运输需求一度出现“井喷”现象。预计未来政府管理部门将持续整治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并且将越来越严格,使得运输载体全封闭成为大势所趋,从而为“散改集”运输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港口企业主动对接将助推“散改集”运输发展。港口企业应积极争取大宗散货贸易商采用“散改集”运输模式和交易模式,大力开拓和培育市场,切实提高市场对“散改集”运输模式的认可度和满意度。[2]具体而言,港口企业可通过改建码头、研发“散改集”装拆箱设施、提高现场作业组织能力等措施主动对接,大力助推“散改集”运输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玉清.杭州散货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水运,2015,15(2):45-46.
[2]孙家庆.绿色物流理念下煤炭“散改集”运输的若干思考[J].中国煤炭,2013,39(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