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的真相
2018-08-23李竹平
李竹平
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你唯一有把握的是成长》。的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自己有愿望并付出行动,总会收获成长。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中师毕业,关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我其实是非常盲目的。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而非数学教师,也纯属偶然———所在的村小缺哪个学科的教师,自然就教哪个学科了。让人惭愧的是,真正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自主认识和思考,并开始有意识地实践和反思,大概是参加工作十年之后了。但这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看清了自己的不足,有了教育的追求,也就开始了专业成长之旅。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和探索,从有了教学和研究的自觉到现在,我大概经历三个成长阶段。
一本语文书的教学探索
现在回想起来,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没有意识到我是一名应该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者,我只是每天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建议在课堂上作作搬运工而已。
觉醒来自偶然。那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在一个大礼堂里,被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的课震撼,如醍醐灌顶,如发现新世界———语文教学原来不是自己以前看到的和自己一直实践的样子!语文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一本薄薄的语文书里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多个角度去寻求,然后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窥见其本真的面貌。
首先,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承载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个学期语文教育的目标主要蕴含于一本语文书之中,蕴含于书中的一个个单元、一篇篇课文、一道道思考题里。教师只有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研读,厘清了每个学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才懂得从语文书中去发现相应的目标和内容是怎样体现在单元、课文和习题当中。若非如此,就不可能明白“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而不用“那个”例子;为什么“这个”例子用在此处,而没有用在彼处,这些,不仅无从知晓,甚至有无这样的“灵光一现”都是问题。第二,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要用心去发现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何以与他们的成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他们的需要,而非被强加的任务。教师要将单元主题、课文内容、任务目标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言语思维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研究,找到它们的连接点,让语文书真正鲜活起来。第三,作为教师,如何解读语文书,如何解读一个个文本,如何设计学习内容和活动,才是心中有标准,目中有学生,课中有“语文”,要做到了然于胸。下足了文本解读的功夫,才能明晰一篇篇课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否则就会盲目地使用教材,徒然浪费时间。
照搬名师大家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是没有用的,摹形容易得神难,这是我很快就悟出的道理。所以,我开始了文本解读的自我锤炼。首先,我从单篇的课文入手,进行文本解读的练习,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文本的特点,再从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角度,联系课标提炼文本的本体性学习价值,然后思考这些与学生言语发展、心灵发展的需要有怎样的关系,最后做出取舍,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这样一来,一篇篇课文的教和学再也不像以往一样千篇一律了,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和分享都是独一无二的,每节语文课都是新鲜的、值得师生共同期待的。有了单篇解读作为基础,我又尝试进行单元整体解读、同题材不同文本的对比解读等。这样,我对文本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了,课堂学习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文本解读的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课堂也越来越吸引学生。《例谈专题单元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大地的话,妈妈的话》《文本解读如何给力课堂》等多篇文本解读的文章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也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语文不是一本语文书
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是不允许读课外书的———那时候的农村,也没什么课外书可读。等到自己当了多年语文老师之后才发现,不读课外书,哪怕将一本本语文书都烂熟于心了,学生除了会考试,对于自己所身处的世界,基本上还是“睁眼瞎”。如果信奉“生活就是语文”的话,没有课外阅读生活之语文一定是视野狭隘、思维僵化、了无生趣的语文。甚至,因为阅读囿于一本语文书之内,孩子们极有可能会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之人”。当学校有了互联网,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也订阅了更多刊物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囿于一本语文书的语文学习是可怕的。我开始了突破语文书的语文教学探索。
十几年前的农村学校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十分有限,如果只是寄希望于去模仿已经走在前面的名师大家,新的探索和实践步伐不一定有迈开的机会———当然,如果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积极反思、实践和继续学习,缺乏成长的诉求,即使是学习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很多教师也还是心甘情愿地做一只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也只能成为“井底之蛙”。意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首先是从2001版的课程标准获得的启蒙,但将这一理解贯彻于行动之中,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起初,不过是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类的读物,高年级也局限于“四大名著”的推荐而已,因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没有亲自读过更多能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
我先自己补课。我一边学习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文章,努力获得免费参加相关研讨活动的机会,一边大量阅读各类儿童书籍,用心选择认为合适的书籍。终于,我启动了班级共读活动,精心选择共读书籍,认真设计共读方案,细致组织班级共读。这一尝试很快收到了回报,以前不知课外阅读为何物的孩子们发现了阅读的巨大乐趣,不再满足共读的节奏,纷纷走进了小镇的书店……从整本书阅读开始,我的语文课程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让孩子们喜爱了。以故事分享为主要方式的听读课慢慢成熟起来,孩子们在听读课上学习故事建构的策略,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发展了批判性思维。不久,《小学教学》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听读课案例《听读: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有效渠道》,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