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易费用、农户行为与土地规模经营研究进展与述评

2018-08-23徐俊丽翁贞林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契约费用交易

徐俊丽,翁贞林

(1.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现代农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1978年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其成功在于赋予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收益索取权和土地处置权,为40年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然而这种“集体所有、均田承包、家庭经营”所引致的土地使用细碎化、分散化的小农经营模式,难以适应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农户分化、农业分工发展的变化,引发了各地以代耕代种、反租倒包、托管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的规模经营。但是,近些年来,土地规模经营遭遇经营权流转不畅、地租不断上涨难题,进城农民“宁荒不租”,“地租侵蚀利润”导致规模经营者惨淡经营甚至亏损。为此,不少农经学者,将“交易费用”应用到农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上来,交易费用理论逐渐成为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理论支撑。鉴于此,本文从交易费用→农户行为选择→土地规模经营寻找合理逻辑,旨在为深化“三化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经营权流转研究提供思路。

1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产生于交易过程中[1],是由Coase提出并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1937年,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使用价格机制是具有代价的”,并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2]。之后其在《社会成本问题》中进一步对这一概念做出阐释,指出:“为了进行一项市场交易,和谁交易是有必要发现的,告诉人们自己交易的意愿及交易的条件,并且进行谈判、要价还价、拟定契约、实行监督来保障契约的条款可以按要求实施等”[3]。Coase虽然最早发现交易费用,却并未提出“交易费用”一词,之后Arrow在研究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时首次提出“交易费用”这一名词[4]。

自从Coase将交易费用引入经济学体系之后,交易费用学说得到巨大的发展和完善,并被广泛地应用到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之中。Williamson、North、Demsetz、张五常等诸多经济学家都对交易费用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将其作为一项分析工具来建立他们自己的理论。

1.1 交易费用的特征

Williamson对交易费用的研究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他的观点强调现实中的人是“契约人”,交易费用的产生正是源于交易过程中“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Williamson指出交易费用的特征为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3个方面。

资产的专用性,在不降低资产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能够将资产用在不同用处和由不同的使用者利用的程度。正是由于资产专用性,事后机会主义行为便具有了潜在的可能,资产专用性愈高,交易后被“敲诈”的几率就愈大,因此通过市场完成交易就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费用[5]。

交易频率指交易发生的次数。交易治理结构的成本取决于交易频率,经常交易相比单次交易而言,治理结构的成本较易于被对消[6]。因此,交易频率可作用于交易成本,进而影响交易方式的择取。

交易不确定性,指交易双方所要面对的环境和市场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以及交易双方行为出现变化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使人们的选择成为必要,由于交易不确定性的存在,人们在交易时就要做出相关的策略,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写进合同,这样必然要增加一定的交易成本。

1.2 交易费用的分类

1.2.1 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 Williamson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交易费用分为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事前交易费用是因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事先规定交易双方的义务、责任和权利等所需的费用;事后交易成本是交易发生后,为了消除交易本身所存有的问题,从改变契约条款到退出交易所消耗的费用。包括:(1)交易发生后,为了维系长久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需要花费的代价和成本。(2)发现交易前商定的交易契约有误,需要改变契约而花费的费用。(3)为解决交易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所付出的费用[7]。

1.2.2 市场型、管理型和政治型交易费用 Furubotn和Richter把交易费用分为市场型、管理型和政治型交易费用[1]。市场型交易费用包含信息、谈判的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包括:(1)建立、维持或改变一个组织机构设计的费用;(2)组织运行的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是为市场型和管理型交易费用界定的特定的政治背景下设立的,是集体行动提供公共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1)建立、维持、改变一个体制中的政治组织(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费用;(2)政体运行的费用:立法、国防、交通、教育和公正的管理方面的费用。

1.2.3 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 新兴古典经济学把交易费用分为外生和内生交易费用。现实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类不可能对决策所面临的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全部的备选方案。人类所储备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出尽可能科学的决策。外生交易费用即指因人的“有限理性”所需要付出以及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的支出。它是在交易达成决策前可以预计到的、在交易过程中现实发生的种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费用。

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出现了“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为机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机会主义行为带有一定的贬义,是指根据个人的目的,有针对性地筛选和扭曲信息,如坑蒙拐骗、违背承诺等。内生交易费用即指由于交易者之间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交易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益处,而因此损害他人应有的利益,导致资源的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8]。

2 农户行为:契约选择

农户行为一般指农户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可将农户行为归结为广义农户行为和狭义农户行为。广义的农户行为包括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农户在农村的经济活动和因生活所做出的所有选择[9]。狭义的农户行为指农户生产行为,包含农户经营投入、种植选择、资源利用以及技术应用行为。本文涉及到的农户行为为狭义的农户行为。

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生产经营的变化是其行为变化的体现。形式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舒尔茨,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首次提出“理性小农”理论,认为农户并非是慵懒、愚昧、没有理性的人,在进行农业生产投资和资源配置时,农户也是在权衡成本、收益和风险之后做出的选择,是精致的利己者和理性人[10]。组织与生产学派成员之一恰亚诺夫[11]认为,家庭是农场生产经营的基础,小农为满足自身消费需要而进行农业生产,农户行为的变化是家庭消费需求决定的结果。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且土地细碎化严重,为了在一定经济环境约束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因此对于规模农户来说,为了利益最大化或满足家庭消费需要,选择何种契约方式至关重要。

实现规模经营首先要进行农地流转,而农地流转本身是一个交易过程,同时也是契约达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交易费用过高,农户获得的收益很少,契约便无法达成。同时存在契约不完全造成交易费用增加的可能,交易双方会倾向选择交易费用最少的契约模式。但在现实中,完全契约是不存在的[12],因此交易费用不可避免。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农户在规模经营中的行为受不同程度交易成本的影响,因此对契约方式也有不同的选择。

每一种交易都是一种契约的达成,而在此过程中交易费用无法避免[13],包括预见成本、缔约成本、证实成本等。不同的契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费用[14]。理性小农的契约选择是为了节约预期交易费用,在已有条件下,促使某一有效投资水平的发生。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选择的土地流转契约类型,在形式上有书面契约和口头契约两种。书面契约是以文字为表现载体的约定类型,一般以合同方式表现。交易双方协议达成之后,通过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签订合同。口头契约也可称为口头协议,是买卖双方通过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达成一致的协议。较之于书面契约,口头契约的成本较低,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中普遍存在。

3 交易费用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交易费用的视角探究农户的行为选择。何坪华等[15]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为研究对象,对鄂、赣、苏、浙、皖5省24个村庄359户的农民市场交易费用进行了调查。将农户家庭经营市场交易费用分为3个类别:策划市场、执行市场和监督市场交易成本,并指出小规模家庭生产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源自于交易费用。因为小农户的交易规模不大,在信息的收集、物资的采购、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上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所以小农户必然要承受高昂的交易费用。

刘丽等[16]从交易费用理论出发,针对3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表1)。指出家庭农场相较于传统农户,在生产技术、资金能力、市场和产品意识以及适应市场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规模经营,家庭农场节省了外生交易费用;家庭农场相较于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其管理者也是生产者,较少有额外的管理支出,因此产生较少的内生交易费用。规模经营下的集中交易,使家庭农场节省了外生交易费用;并且由于家庭农场组织结构简单,产权和剩余索取权明晰,因此其内生交易费用处于天然的低水平状态。

表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

屈小博等[17]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和执行成本3个角度出发,对农户行为选择进行了研究。刘晓峰[18]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把农超对接模式下的交易成本分为投资、信息、谈判、执行4个方面成本,并分析了各成本对农户农超对接模式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行为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自身主观方面的认知和理解[19],牛亚丽等[20]以梨农为分析调查对象,研究了梨农的交易成本认知情况对农户参与“农超对接”行为的影响,发现提高梨农在交易各环节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梨农“农超对接”参与的积极性。

4 交易费用、农户行为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

规模经营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渠道,对于节省土地资源、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解决大市场中小农经营困境具有重大意义。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从现有专家学者的研究来看,交易费用、农户行为对农户规模经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4.1 制度框架的构建

何一鸣等[21]在论文《中国农地制度改革阐释:以所有权、产权为肯綮》中指出,农地流转制度改革问题的实质是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准则应是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因此,改革的重心应是如何建立实现交易费用最小化的运行机制。比如土地租赁市场和土地股份制在节约交易费用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根据不同的交易成本选择不同的农地组织形式和契约安排(图1)。

图1 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的经济分析逻辑流程

4.2 交易费用的认知

罗必良等[22]从交易费用认知角度分析农户土地流转的决策机理,将农户分为已发生土地转出行为和未发生土地转出行为两类,并从土地流转的流程、契约的安排、环境和第三方组织4个部分测量分析了农户对土地流转交易费用的认知情况,发现农户对契约形式维度的交易费用认知有助于其发生土地流转行为。

4.3 交易费用的大小

张五常[23]基于交易费用和租约对土地流转量进行相关分析,指出土地流转量会随着交易费用的增加而减少。由于市场机制处于发育之中,规模经营主体流入土地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搜寻和搜寻后的谈判成本以及土地不成片时的换地成本等,制约着土地流转与经营规模的扩大[24]。刘文勇等[25]根据构建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和地权稳定性的分析范式,实证检验转入和转出农户土地流转租约类型的影响因素,认为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不管是农地租入农户还是租出农户,均偏向于选择签订书面契约,且交易费用愈高,农户愈偏向于签订书面契约。

5 述评

交易费用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守门员的角色。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局限性、弱势,高成本、低收入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状态,加上农民自身知识储备相对低下,小农经营、土地零碎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的生产发展。通过对有关交易费用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已有诸多学者关注到了交易费用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并基于交易费用的角度探究其对农户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综上所述,关于交易费用的研究,从对象上看,从宏观层面逐渐走向微观农户个体分析;从方法上看,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研究问题逐渐从理论层面的逻辑阐述到农户的实际行为研究。然而,同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努力:(1)有关土地流转交易费用的测量,现有文献中的测量标准不一,缺乏对交易费用的规范研究。虽然大量学者已做出努力,但对测量交易费用的指标和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2)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不一,缺乏对农户行为的规范化定义,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偏差。(3)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其现状和必要性的研究,仅有为数不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了交易费用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农户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如何引导农户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是一个难点问题,从交易费用、农户行为视角出发寻找促进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途径,政府应发挥宏观引导作用,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以期达到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但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仍有3~4亿人生活在农村,小农户与规模经营并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因此,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之外,通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服务规模经营也是未来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

猜你喜欢

契约费用交易
DRG病例分组错误与费用结算申诉探讨
“生前契约”话语研究 “生前契约”消费之多声对话——北京6位老年签约者访谈分析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大宗交易榜中榜
大宗交易榜中榜
英国养老费用贵过伊顿公学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
大宗交易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