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山粗陶碗
2018-08-22雷金息
雷金息
尧沙禹土塑千年,总为寻常百姓餐。
若使一朝空豆粟,翻来自可覆江川。
——《古粗陶碗》
一颗匠心,一方黏泥,在一双巧手的捏制下,它抟土而成,婉转而生;它在陶轮上旋转,翩跹起舞;它疯狂热恋,经历烈火的淬礼。随后,它走入寻常百姓家中,日子如流水,平缓地流淌。时而在冷水中沐浴,时而在蒸笼里桑拿;有时被捧在手心,有时被扔在水盆;它吃过素,茹过荤,五味杂陈,尝尽百般滋味。它,不是元青花,不是明斗彩,也不是清珐琅,只是——一只粗陶碗。
百年沧桑“古龙窑”
一座古龙窑,内壁残留着烧制留下的釉痕,见证了它的古老和沧桑,也保存了民间技艺的火种。
在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桐山村的一个小山坡上,一座历经百年的古龙窑的炉火仍在燃烧。它由9座单窑串联在一起,从下往上一字排开,窑与窑相通,如一条伏地盘踞的苍龙,故名“龙窑”。龙窑窑身用岩石、红砖和黄土垒砌而成,上方建有砖柱木结构长廊,瓦檐遮盖,以遮阳避雨。共有19个窑口和火眼,窑头在下方,窑尾居上,为排烟道。
建造龙窑的选址很有讲究,一般选在坡地上,窑体倾斜设置,产生烟囱效应,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空气流通更顺畅。窑体坡度约30°,坡面越陡,烧窑时火焰抽力越大,越节省燃料。古人利用自然山坡和火焰上升的原理建窑,显现匠人的非凡创造力。
远近闻名“桐山碗”
民谣云:五通甘蔗,仁和爆竿;东板草席,桐山粗碗。五通镇是原义宁县府所在地,是桂北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民间传统手工艺在这里代代相传。发源于越城岭余脉横岭界的义江,从五通古镇穿流而过,蜿蜒曲折,静静流淌。以前在义江流域各乡镇集市卖的陶碗、陶盆、坛坛罐罐多数都是桐山龙窑烧制的,桐山碗在当地更是远近闻名。
在义江流域有数百个村庄,烧制陶器的村庄甚少,为何桐山村独辟蹊径?据村里的老人介绍,桐山村烧制陶器的历史始于何年何月已无史料可考。当年贵州一位黄姓师傅因避乱到桐山村安家,以制陶手艺为业,并逐渐传授给村民,产业不断做大,至今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桐山村烧制的粗陶碗,当地人俗稱“粗碗”,以实惠、耐用、透气、耐蒸而出名,现在农村办酒席蒸扣肉,很多地方都还沿用桐山碗。
20世纪70年代初,是桐山村烧制粗陶器最鼎盛的时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村里有5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几十人出工,每天两三百人的劳动场面,热闹非凡,蔚为壮观。当时最多的时候有6座窑,每座窑一个月最多能烧制3窑,可见当时的产量是很大的。
烧制的产品有碗、钵、茶壶、水缸、米缸、酒坛、酸坛子等家中日用陶器。产品繁多,小到只能装两三斤东西的豆酱坛子,大到可装两三担水的大水缸。但当时的主要产品是豆腐乳坛子,供给桂林市豆腐乳厂,需求量很大。无论产品大小,全部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完成的,没有模型,更没有机器设备。
到80年代初农村分田到户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办红白喜事的菜品陆续增多,碗的需求量日渐增大,产品也根据市场需求,逐渐以碗为主。桐山村的龙窑也由生产队集体烧制转为各家各户独立烧制或者几个家庭联合烧制。
现在,只剩一座龙窑,产品也很单一,只烧制粗陶碗一种产品。
传统工艺拙朴之美
桐山粗陶制作一直沿用传统手工艺,延续百年。有炼土、制坯、晒坯、修坯、施釉、烧窑、出窑等工序。制作工具也十分简单,如陶轮(俗称“地车”)、碗模、泥弓等,都是师傅们亲手制作的。
炼土。就是从田间取土回来,按比例掺入一定的沙子,在水池中浸泡一两天,放干水后用牛或人在池中来回踩拌,使之均匀、细腻,更有韧性。然后将泥搬至作坊,反复揉搓,把泥中较粗的沙石颗粒剔除后方能制作坯件。“要烧出一个好碗,泥巴是很重要的,不是随便一坨泥巴都可以。”为了挖到好窑泥,经常要挖到2米以下才能找到,白蜡泥是制作粗陶器的最佳泥料,工匠们称之为“佳泥”。
制坯。将一团黏土放入模具中,一手转动陶轮,一手控制木闸,用木闸按压住模具中的黏泥,不到一分钟,一个碗坯子就成型了,然后切边、拉边、润水、光滑。润水时水放多了,碗易开裂;水放少了,碗很粗糙,放多少水全凭师傅的经验把握。制坯是最能体现制作水平高低的环节。制坯成型后将碗置于模具中晾晒,称为“晒坯”。然后将碗坯从模具中脱出,并继续让其自然风干后进行修坯,去除碗边的棱角和坯件上的瑕疵。
施釉(俗称“上釉”)。即在成型的坯体表面施以釉浆。通常采用荡釉、浸釉、吹釉、喷釉、淋釉等方法施釉,按坯体的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桐山碗用浸釉方式施釉。其使用的釉浆是用谷壳灰、石灰粉、红泥等天然的矿物质自制而成,俗称原矿釉。其中铅、铬、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微乎其微,属于生态环保型釉浆。红泥的含量决定烧制后碗的颜色,红泥含量多了,碗偏黑色;红泥含量少了,碗偏青色。
双手捧着十个一垛的碗坯,将其边缘至碗底约三分之二的部分浸在釉浆中均匀、迅速地转动一周,在碗的周围施釉。碗底不能施釉,如果碗底有釉,烧制出来的碗就会粘在一起,不能分开,成为废品。
烧窑。桐山龙窑采用茅草、松枝等柴草做燃料,温度在1100℃左右,需要连续烧火三天三夜才能停火,要烧掉一万多斤柴草。停火后要隔4天以上,待窑内自然降温到适当温度后方可出窑。烧窑全凭工匠的经验,像苏东东师傅这样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匠人,在烧窑时仍然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他经常把“一烧二釉三制坯”的行话挂在嘴边,“烧窑时火候掌握不好,拉坯塑形做得再好也是白忙活。”
80多岁的苏春弟老人,14岁开始学做碗。她说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现在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就是脚和腰没有力气
技艺传承路在何方
如今桐山村只有苏东东、唐尚成、苏玉连三个人在做碗了。“家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泥腿子活,从早到晚和泥巴打交道,又脏又累又挣不到大钱,宁可到外面打工或者干别的事业。”苏师傅如是说。看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濒临失传,苏师傅心里十分矛盾。他希望下一代能继续传承下去,但又不忍心看到他们像自己一样耗费一辈子。“那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三个人烧一座龙窑,一窑能烧约两万只碗,一只碗卖一块六七,每年最多只做得出两窑,一年下来每人就两万多元的收入。”苏师傅长叹一口气。
苏东东,67岁,憨厚、老实、勤恳,有近50年的制陶手艺,三个人当中他年纪最大,做碗时间最长,技术最为老练,是德高望重的老师傅。他开始做碗和坛子的时候都没有模具,只有一把尺子,其他全凭经验来把握。帮别人定制一米多高的大水缸也只能靠手工细捏慢做。几十年来,他掌握了过硬的传统制陶技艺,心灵手巧,身体硬朗。现在每天能做两三百只碗坯子,挑起一百来斤的担子,步履轻松自如。
唐尚成,64岁,制碗、碾米、当村干部、园林绿化样样干过,祖上几代人都是以“窑”谋生。他的母亲苏春弟14岁开始做学徒和帮工,挑泥、踩泥、做坛子,圩日还要挑坛子到五通圩上换米,10个碗换一筒米。从16岁开始就挑着坛子到桂林市解放桥一带卖给船上的老板,早上天还没亮就挑着坛子出发,带着晌午饭在路上吃,下午才能到桂林。卖了坛子后要在桂林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才返程回家。
现在86岁的苏春弟老人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她说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现在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就是脚和腰没有力气,应该是年轻的时候劳累过度造成的。
苏春弟老人的弟弟苏德超今年79岁,也是制陶的一把好手。父亲苏祖茂和叔叔苏祖先那时在当地都是小有名气的手艺人,父亲擅长做坛子,叔叔擅长做碗。
苏玉连,55岁,制碗30余年,祖辈都是制陶手艺人,爷爷苏祖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做坛子谋生。
粗陶传统制作工艺被誉为“泥与火的艺术”。由于工艺复杂、程序繁多、效率不高,年轻人都不愿学。同时,因生活条件改善,瓷、铁、玻璃、塑料等容器的冲击,粗陶制品市场萎缩,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正濒临失传。
《古粗陶碗》诗云:尧沙禹土塑千年,总为寻常百姓餐。若使一朝空豆粟,翻来自可覆江山。拙朴的粗陶碗相对于瓷碗而言,给人们直接的感觉是表面不光滑,比较粗糙,缺少如瓷器般的玉质美。陶碗的这种粗糙,是因为没有过多的加工,只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制造出来,使它更贴近与人的自然情感。陶碗的美在于自然的变化,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水质、不同的燃烧材料等诸多不同的因素就会产生不同的色泽;而不同的手工制造方式又会产生不同的肌理变化。
端一只粗陶碗,从嗅觉上实实在在地感受泥土的味道,这种朴素的美,往往会给我们安静祥和、返璞归真之感,更让人钟情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