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解读
2018-08-22徐状琦沈碧莹
徐状琦 沈碧莹
摘要: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其产生的影响出发,对《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传达的教育哲学思想、教育本质等方面做出自己的理解,探讨杜威民主主义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论及的许多教育问题具有普遍性,如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经验与课程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思维与教学的关系、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教育与道德的关系、儿童与教师的关系等。这些问题过去存在,今天存在,而且将继续成为教育家探讨、争论的主题。当然,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他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糟粕,我们要批判继承其中有益的东西。
关键词: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思想;教育问题;当代启示
1.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集中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就像杜威自己说的那样,教育应该是“属于经验的、操诸经验的和为着经验的”。杜威在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解释教育时,首先重视学生这一环节。他宣扬以“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取代“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当彻底改变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2.《民主主义与教育》现实意义
(1)对《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部分思想的肯定
对比中国教育问题,教学首要考虑的应是学生:首先,杜威的教育思想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论述符合现今的学生观。通过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并改善如今中国的教育问题:教师绝对权威,忽视学生需求的现状还大量存在,学生若做出了不同于其他人或教師期望的选择,很多时候会被认为是“另类”“不听话”等,然后一些教师会强行让学生改变自己的选择,做出符合自己老师期望的选择;大部分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案上课,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往往只顾自己的“教”,并未真正考虑学生的“学”,可以说,教师“绝对权威”的现象一直存在。针对这些教育问题,杜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杜威提出的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告诉我们,教师首先要适应学生生活。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体验式教学,教师协助:其次,灌输式教学法,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仍普遍存在。成绩考核制度使教师追求灌输式的高速度教学,但其实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都是与生活实际脱离的。杜威的“从做中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应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提供给学生发挥自主性的空间。教师尽量在活动中指导而不是操控。把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努力使学生真正感兴趣并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亲自体验,独立表达。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勇气和精神,学生的探索、质疑才能成就其富有个性的活动和思考。
教学环境,尽力“民主”:再次,杜威的教育是建立在其民主环境设想的基础上的。我认为教育应该是在尽量民主的环境下,师生之间构建民主的关系,教师应该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制定规则或作出某些决定时主动询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和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和意义。
(2)对《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部分思想的批判继承
首先,杜威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生长并不是发展,严格来说,生长是量变,发展才是质变,生长和发展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生长来自外界,而发展由内而生,生长依赖外在的刺激,发展依赖内在的变化。因此,发展是自然之事,而生长才和培养、教育有关。
其次,民主社会是杜威的理想国,要实现民主必须扫除现实社会中各种障碍,杜威试图通过民主的教育来达到民主的社会。但杜威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在不取消经济阶层的划分、种族的划分以及宗教信仰的划分的前提下,教育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阶层与阶层的联合。所以民主理想很可能像柏拉图的“理念”那样,虽然在本质上是永恒的,但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完全实现过,也永远不可能实现。
杜威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之中,但生长与民主的性质是一致的,而民主至今还未达到。那么这个目的只是潜在于过程之中。实际上,生长和民主还未达到,目的就不在过程之中。简而言之,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论断,错在将民主理想误认为民主事实。
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目的,认为凡是生长的就是好的,凡抑制生长的就是坏的。但生长有好坏优劣之别,生长有不同的方向和方式,不能笼统地认为生长就是良善的,应该为生长加上一个正当的社会标准。
知识必须有实际用处,而且只有通过经验才能获得知识,这是不完善的。杜威强调“人们最初的认识,最根深蒂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由此得出“活动”在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否所有的知识都能通过主动作业获得呢?这与一个问题相联系,人的思维能否超越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若不能,那么所有知识必须通过主动作业才能获得。若能,就可以用眼睛看,求助于书本,而不必通过主动作业来获得某些知识。而且间接经验同样重要,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直接经验。
3.结语
总之,杜威的教育思想还是能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许多可借鉴之处,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们应从当下的现实条件出发,从自身出发,继承《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优秀的符合现实和自身需求的内容,对其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批判地继承。
参考文献:
[1]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M].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式颖等.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