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效率的构建
2018-08-22李念念
李念念
摘 要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概念,指出了目前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并针对性的给出了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250-01
一、识字写字教学概述
识字,即认识文字;写字,即书写文字。识字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使用汉字;写字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能够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汉字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同樣包含其中。
二、提升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效率的理论依据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生即将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建立起桥梁,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能转化为能。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面临困境时,能够延长坚持的时间,做出积极的努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可充分运用这一理论,顺应学生的自我效能期待,增加额外的学习动力。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责任,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为他们提供各种实用的学习资源,创造便利地获取知识的平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教师没有深刻领会识字写字教学的内涵要求,只注重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二,教师大多没有找到一套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重点突出的教学,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不理想,识字兴趣不高。
第三,在写字教学方面,教师将不少教材中规定的“会认字”,也按照“会写字”要求进行教学,导致了学生负担过重,打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第四,教师对于汉字的特殊功能,比如文化教育、审美功能、启智功能,重视不足、开发较少,浪费了汉字的人文价值。
四、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识字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1.确教学重点
识写分流,不将“会认字”按照“会写字”的要求进行教学。注重“会写字”的教学,将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相结合的同时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2.高识字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识字兴趣。如绘画识字,将“飞”字画成一只飞翔的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字义。表演识字,让学生把手放在眼睛上方,作出眺望前方的动作,“手”在“目”上就是“看”。猜谜识字,通过字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当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资源相结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3.炼识字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识字方法的引导,锻炼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而不只是一味的灌输。其次,注重课外识字,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另外,利用校内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形成一部识字活教材。
4.行多元化评价
教师需要注重评价目的的多元化,在兼顾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保障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丰富多变的鼓励性语言,配带肢体语言,让学生能直观地享受成就感。
(二)写字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1.养对汉字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形状,然后对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组成部件的种类及其所占比例,思考如何书写才能美观。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见解,培养自主观察能力。
2.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低年级的儿童善于模仿,且向师性较强,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一笔一划不可怠慢。在示范时,要做到热情洋溢、一丝不苟,给学生正向的感染,让学生把汉字的写法牢记于心。
3.导正确的练习方法
学生的随堂写字练习,需要每天都进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教师需要加强巡视,对坐姿、握笔姿势、笔顺、卷面整洁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照顾到每个学生。
(三)发掘汉字的育人功能
给学生传递汉字的文化精神。如,介绍某汉字的来历或相关典故,在汉字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识字兴趣。
五、结语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汉字识字与写字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和书写,还应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与启智功能。从上述可知,目前我国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虽获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效率,教师应明确教学重点,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掘汉字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领略汉字的魅力、传承汉字文化。
参考文献:
[1]董正春.汉字形义分析与识字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