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地区羔羊腹泻病的综合治疗

2018-08-22王维英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羔羊治疗

王维英

摘要:羔羊腹泻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常见、多发的流行性疫病。在我国西藏、青海等五大高原寒冷牧区病发和病死率极高。而羔羊腹泻疫病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却给地区农牧养殖场及农牧民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牧区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导致羔羊腹泻的病因多样复杂。如不及时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极易使大量羔羊死亡。因此,除了对已发病的羔羊开展科学的、针对性的、有效的施治外,还要更加重视“预防为先,防大于治”的理念。

关键词:高原地区;羔羊;细菌性腹泻:治疗

高原牧区3-5月为产羔、接羔季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此期为羔羊腹泻的主要流行期。羔羊腹泻病随着产羔工作的开始而发生。随产羔工作的结束而停止。一般表现为,初产母羊所产羔羊发病率基本100%。经产母羊所产羔羊发病率一般在80%-85%。经过牧区工作人员多年观察发现,羔羊腹泻一般在羔羊1-7日龄、60-90日龄或断奶后1周发病。死亡率13%左右。为此,及时准确地查明羔羊腹泻病因,并有效防治,是增加羔羊成活率的关键。

1发病机理

高原地区羔羊腹泻的发生主要在每年的2-3月份,此为接羔的高峰期,而此时地区气候变化大,又因近些年来自然条件的变化。加之草场沙化,牧草得不到生息,使得羊群秋季得不到充足的牧草而保膘。特别是大风雪后,圈舍寒冷,羔羊受冻,或因哺乳不当。羔羊饥饱不均等。都能诱发本病。

该病的病原菌大量存在于圈舍、用具、土壤及周围环境,羔羊出生数日内,当接触母羊污染的乳头或因接触饲养的用具和母羊的排泄物。进入羔羊消化道内。在外界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羔羊抵抗力减弱,病原菌在小肠,特别是在回肠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发本病。

2临床症状

2.1轻微型症状。羔羊在轻微症状下的临床表现为会出现腹痛症状。排出黄白色、稀软、伴有损臭味的粪便,粪便会同时黏住尾根部。在体温方面并不会出现太大变化。精神状态也不会表现萎靡。进食方面也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类患病羔羊在发现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会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恢复快、治疗成功率高。这类患病羔羊若是处理及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2.2肠炎脱水型。存在肠炎的羔羊临床表现为产生剧烈的腹泻,该类患病羔羊会出现失水、毛体粗乱、没有食欲等一系列问题,发病后会失去运动行为。最终脱水而亡,该类患病羔羊的粪便为黄绿的并伴随着恶臭。其中掺杂着血液以及少量黏液。此类羔羊在经过治疗会存在一部分后遗症,会导致发育迟缓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

2.3神经型。在新出生的幼年期羔羊中。发生腹泻会存在出现神经性症状。患病的幼年羔羊会出现走路不稳。在倒地后无法重新站立的表现,腹部明显扩大。嘴角处有白色沫状物,体温与正常幼年期羔羊相比较高出许多,这类患病羔羊发病快,细菌繁殖快,抵抗力低。死亡率高。

3发病原因

3.1微生物致病。微生物致病菌主要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B型魏氏梭菌、轮状病毒、消化道寄生虫、肝片吸虫为主。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出生几天的羔羊:大肠杆菌主要感染2-6月龄羔羊。发病羔羊死亡率很高;B型魏氏梭菌主要感染7月龄以内羔羊。以2~3月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3.2饲养管理因素。在日常羊饲养管理中,存在着越冬饲草料准备充足,但饲草搭配不当的现象。羔羊出生后,由于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高,越冬准备的饲草不能满足羔羊生长所需,容易发生营养缺乏症,使其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生腹泻。而如果饲料营养过高,也会致使羔羊因消化不良而引发腹泻。另外,圈舍阴暗、潮湿、空气质量差、保温差等不良环境因素都会引发羔羊发病。在饲养过程中。应激反应也是引发羔羊腹泻的原因。例如,环境温度的改变、突然断奶、饲草料突然改变等情况。都会引起羔羊消化不良或者机能紊乱,造成羔羊腹泻。

3.3母羊因素。越冬饲草准备多,但品种单一,满足不了妊娠母羊的营养需求。致使妊娠母羊吸收的营养不足,导致产奶量不足,羔羊所需营养跟不上,体质衰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羔羊腹泻。相反,如在妊娠母羊分娩前饲喂大量精料,就会使乳汁营养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羔羊消化不良,导致羔羊腹泻。如外界因素刺激母羊,影响其乳汁质量,也会引起羔羊腹泻病症的发生。

3.4羔羊自身因素。羔羊生理机制不健全、自身免疫力缺乏、体质弱都是引发腹泻的自身因素。初生羔羊消化道机能、体温调节能力和应急能力差。抵抗疾病的能力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初生羔羊因自身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发腹泻。

4防控措施

4.1加强对母羊孕期管理。饲料营养方面在母羊怀孕期间变得尤为重要,妊娠期前三个月内,期间需要满足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可以用优质的秸秆来代替部分干草,同时加人玉米等以及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在妊娠后两个月内,对蛋白质的消耗会提高,所以豆类是此期间必不可少的饲料原料,在饲料的选择上做到不克扣,只有母羊营养充足。这样生产下来的幼年羔羊才会体质健康。抵抗力高。不易患病。

4.2改良环境。母羊在怀孕期间,羊圈内的卫生条件尤为重要。因为潮湿、气温低、阴冷的环境会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因此在每天清除羊糞后使用石灰乳来进行消毒处理,尤其在冬天。由于温度低。容易导致腹泻等一系列并发症。需要做好保温措施,规定时间对羊棚进行维护维修。防止漏风漏雨等一系列问题。做好通风工作。保持棚内的干燥清洁。

4.3药物防治。在春秋季节母羊配种前进行注射快疫、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一系列药物,加强羔羊体内抗体。为繁育下一代做充足准备,使其产生免疫抗体。这是预防羔羊病变的先决准备,定时检查羔羊的健康状况。发现有患病羔羊时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处理。磺胺类药物对于羔羊的腹泻治疗有着很大效果,羔羊出生8h以内,用新霉素粉或硫酸黏杆菌粉每头0.25g,用棉棒或手指打湿后涂抹在羔羊舌中部和口腔内,由于新生羔羊在脱水后静注难度大,可以灌服蕾香正气水。再配合肌注恩诺沙星注射液,效果较好。用2.5%海达注射液0.2ml,一次肌内注射,每天两次,连续注射3-4次。对于消化不良的羔羊在饲料中添加胃蛋白酶。维生素等生物药品进行改善。如果幼年羔羊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就服50-100ml补盐液来进行一系列常规治疗,由于效率高。操作方便,可在养殖场内大范围的投入使用。对于患病较为严重的羔羊,可以进行输液处理,如果腹泻在3d内仍没有好转。可以采取抗感染治疗,在感染期间及时驱虫,防止病菌的传播。

5结语

腹泻是严重影响羔羊成活率的疾病。若不能引起重视。则会导致养殖业损失巨大,一且患病需要及时找到原因。以便做出正确的处理,这需要从卫生环境、饲料品质、药物方面多管齐下,因地制宜,在止泻的同时选对正确的疗法,结合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找到最方便快捷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减少损失。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羔羊治疗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高原地区与非高原地区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
31 例高原地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
羔羊腹泻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