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逝》中主人公爱情失败的原因
2018-08-22王凤霞
王凤霞
摘要:《伤逝》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从积极争取婚姻自主,建立新生活到最终爱情失败的故事。反映了“五四”时期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主人公;爱情失败;原因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是“五四”时期的知识青年,深受“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等新思想的影响,为了追求美满的爱情生活,他们冲破封建礼教而勇敢的生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幸福并不能超然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存在,最终以爱情破裂,酿成悲剧而结束,反映了“五四”时期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给人以深刻印象。
一、是现实的残酷
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涓生和子君知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一个“忠诚”的奴隶,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们是不能允许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出现叛逆者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对整个社会来说,传统的,守旧的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的思想被视为新潮,这种思想的实践者被认为是异端,是另类,他们往往要遭受到外界的歧视与非议,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使涓生与子君的爱情经历也不可避免地得不到整个社会的认可与祝福,就是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也都鄙薄他们.最后竟至于涓生工作的局里因为涓生与子君的结合而辞退了涓生,这样使得涓生与子君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被切断了,本来就已经清贫的的生活更是每况愈下了。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这样使得他们的爱情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一旦他们的爱情遭遇危机时,就得不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调解与疏通,只能靠他们自己在爱情的海洋里挣扎与沉浮,他们的爱情和他们的生活完全被排斥于整个社会之外了。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标榜“男女平等”的子君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独立谋生;就是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涓生,也没有想到过应该考虑让子君去做事,来分担自己的负荷。可见,在当时的环境下,女性独立自主的权利也只是一句空话。
二、他们自身的性格弱点
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彼此依偎着,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但是涓生他本身的弱点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也慢慢地流露出来了。
先前涓生以为完全了解了的子君,在两人朝夕相处的磨合中,渐渐地显出了与子君的不合拍,让他一方面觉察到了两人精神深处的隔膜,另一方面也让他感到郁闷。对先前挚爱的子君,涓生再也不能从子君身上挖掘出让他心动,心跳,心醉甚至新鲜的元素来。甜美的爱情需要呵护,更需要更新,然而由于文化水平,生活视野,精神追求甚至个人性情等各方面的缘由,单纯的子君实在是不能理解涓生的暗示与更进一步的需求,其实这时他们的爱情已经出现了危机,可是天真的子君还在懵懂之中辛劳地操持家务和与官太太为两家的小油鸡暗斗。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当经济困顿到到了百无聊赖的地步,当涓生明白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他在无意识中明显地对子君冷淡起来时,子君这时仍然没有对自身做出反思,反而以一个无知女人见习的定向思维去怀疑涓生是否有了外遇,这对于涓生是“当头一击”,这让涓生更清醒地意识到:子君和自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两人永远也不可能心意相通而相知相惜了。在这样的状况下,涓生提出了分手。
说到底,子君是一个从来就没有自我的女青年,她被动地接受浅薄的新思想,却并不深刻到骨子里去,在那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不彻底的接受新思想的女青年,被爱情遗弃的子君所有的归宿只有一条——死亡。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之路。
三、经济上的困顿
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解决生存问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但是,到最后他们在除了社会压迫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
总的来说,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失败是他们生活在那沉滞,腐朽的社会环境下,以及他们自身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和经济的困顿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
[2]《鲁迅研究百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出版
[3]《鲁迅回忆录》鲁迅博物馆编 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